《捉妖記》:路漫漫其修遠,國產動畫真的還有好長好長的路要走

不知道大家可還記得不久前的一個新聞。一對90後的未婚爸媽,標價5萬出售自己剛出生才半個月的女兒。至於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孩子,還沒玩夠,也沒有經驗和能力撫養孩子,所以只能把孩子賣給可以照顧她的人……當然,最後他們的行為被勸止了。但這則新聞無疑提醒我們,如今的90後之中未婚先孕,未婚爸媽已經越來越多了。而電影《捉妖記》,反映正是這個社會問題。

在電影裡,井柏然和白百何顯然就是一對未婚爸媽了。無論他們兩個誰都沒做好要撫養孩子的準備,但就在這時,井柏然所懷的小妖王“胡巴”卻出世了。雖然“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它畢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更何況井柏然心地善良,所以更不忍心拋棄這個自己的孩子。為了撫養胡巴,井柏然不惜讓它吸自己的血補充體力,不由得讓人感慨可憐天下父母心。

尤其是在小胡巴生病發燒時,井柏然和白百何的表現完全是父母照顧孩子的真實寫照——為了給小胡巴治病,他倆折騰一宿物理降溫。也正因如此,他們和小胡巴之間的感情也突飛猛進。更為後來賣掉小胡巴時的自責、反省埋下了伏筆。而現實中,孩子生病也著實最讓父母們頭疼——孩子小,不會說,生了病你也不知道病根,大多數時候只能乾著急沒辦法。所以對於有孩子的家長,給小胡巴治病這段絕對特有共鳴……

而電影的第一個隱喻也就在這裡,那就是小孩都像胡巴一樣——雖然呆萌可愛,但各個都是深藏不露的小妖王。兩三個小時就要吃奶,而且一餓了就大哭大鬧,有時還沒來由的哭鬧不止,相信無數的爸媽都度過了無數個這樣的不眠之夜吧。

到電影的結尾,井柏然和小胡巴終究還是分了,未婚爸媽到底沒和孩子在一起。當井柏然阻止胡巴親近自己時,才想起來當初父親為什麼用同樣的方式阻止自己——冥冥之中,昨日重演,被拋棄的孩子又拋棄了自己的孩子。在那一刻,井柏然也許原諒了父親,也許更恨了自己。而導演通過這樣的設置無疑表達了“未婚爸媽不靠譜,要生孩子需謹慎”的深刻主題。

不想有孩子的井柏然和白百何有了孩子,想要孩子的閆妮卻怎麼也懷不上孩子,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奇異和不公平。另外,電影裡還有許誠毅導演對女性的理解和尊重,比如讓井柏然懷孕的橋段,何嘗不是想讓男人承受一次女人懷胎十月之苦呢?而讓男人懷孕、痛經、戴胸罩、來大姨媽,應該是每個女人都想讓男人嘗試一遍來理解自己的吧!從這一點來說,許誠毅的這部《捉妖記》那是灰常討好女性觀眾滴喲。

作為怪物史萊克的導演之一,許誠毅在動畫設計上就更沒的說了。且不說胡巴有奪麼招人稀罕,其他的那些野蠻妖怪也都毫無“惡感”。各個給人都是蠢萌賤萌呆萌無敵萌的趕腳。當看到姜武經歷一場惡戰把大怪獸的牙打碎了一地倉皇逃跑時,現場的觀眾也都跟著笑掉了大牙。這些無不體現了許誠毅為代表的好萊塢動畫對於生活細節的精準拿捏。這是國產動畫最欠缺的。所以,看到了這部《捉妖記》只能說:路漫漫其修遠,國產動畫真的還有好長好長的路要走呢!

《捉妖記》:路漫漫其修遠,國產動畫真的還有好長好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