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特色產業激發城市活力

牙克石:特色产业激发城市活力

牙克石:特色产业激发城市活力
牙克石:特色产业激发城市活力牙克石:特色产业激发城市活力

夏日的林都大地,特色產業園如彩練妝點山間,基地裡的蔬菜蒼翠欲滴,處處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回顧上半年,牙克石市上下激情創業,熱情幹事,馬鈴薯、水飛薊等農牧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實現新的跨越。

牙克石:特色产业激发城市活力

農牧業生產形勢良好

今年牙市完成農作物播種面積237萬畝。其中小麥播種127萬畝,油菜55萬畝,大麥10萬畝,馬鈴薯26萬畝,其他農作物19萬畝。農作物長勢良好。牙市被評為“全國第二批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過程機械化示範縣”,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二家、也是呼倫貝爾市第一家。

牙市有畜禽養殖專業戶達2500餘戶,年出欄生豬5000口以上的大型生豬養殖場1個,年出欄生豬500頭以上的中小型豬場29個。基礎母羊存欄在300只以上的肉羊場22個。年存欄5000羽以上的規模養雞場9個,其中年孵化禽雛30萬羽以上的孵化場1個。有呼倫貝爾羊種羊場7個,種豬養殖場6個。全市共有改良站35個,取得從業資格證書的畜禽改良技術員45人。截至6月末,全市有牲畜80萬頭(匹只) 。鮮奶產量8萬噸,肉類產量1.4萬噸。

今年共落實養殖水面4100畝。上半年開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兩次,共投放魚苗304萬尾。

建立和發展規模化農產品生產基地,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戰略重點。由內蒙古興佳薯業有限責任公司和牙克石市森峰薯業有限責任公司共同建設的馬鈴薯科技產業園區建設項目,截至目前,已建成馬鈴薯儲藏庫8座。

薯都建設穩步推進

近年來,牙市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新進展,尤其是馬鈴薯的區域化、標準化、外向化、產業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牙市是內蒙古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今年,馬鈴薯播種面積增長到26萬畝,佔總播面積的11%。種植品種由原來的單一品種擴大到目前的20餘個,馬鈴薯倉儲面積24萬平方米,產值達7億元左右。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得天時地利之便,牙市加大馬鈴薯產業扶持力度,推進馬鈴薯產業快速生長,打出品牌,形成產業,致力於將牙克石打造成最具影響力的“中國薯都”,力爭到2020年實現馬鈴薯種植面積50萬畝以上,優質脫毒種薯普及率達到85%以上。牙市致力於打造成為呼倫貝爾最大的標準化馬鈴薯基地、呼倫貝爾最具影響力的良種繁育基地、呼倫貝爾最活躍的馬鈴薯交易市場、呼倫貝爾最具規模的馬鈴薯倉儲中心、呼倫貝爾最暢的馬鈴薯物流通道,建成全區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馬鈴薯產業發展核心區。

上半年,建立“牙克石馬鈴薯公共服務平臺”,提高種植服務質量,拓展銷售渠道。成功舉辦打造“中國薯都”推進會,申請農業部“牙克石馬鈴薯”地理標識產品認證,爭取馬鈴薯產品入駐知名網絡平臺銷售。

創新旅遊業發展

一月一特色的“嶺上林都”旅遊品牌新形象正在形成。上半年全市旅遊總人數43.69萬人次,增長1.49%;旅遊總收入5.79億元,增長2.97%。

牙市緊緊圍繞全域旅遊、四季旅遊、“旅遊+”戰略,開拓創新,加大宣傳營銷,提升服務品質,旅遊工作目標和各項工作任務有條不紊地開展。

發揮節慶效應,提升城市影響力。成功舉辦2018國際雪聯夏季越野滑雪積分賽,在承辦了三屆呼倫貝爾油菜花旅遊節的基礎上,借鑑全國其他地區經驗,舉辦內蒙古呼倫貝爾(牙克石)第四屆油菜花旅遊季。

旅遊基礎設施及項目建設工作有力推進。興安嶺旅遊驛站項目穩步推進,已完成立項、選址、土地預審、環評、能評等前期工作,即將開展項目招投標。

牙市將繼續圍繞加快發展旅遊經濟目標,進一步整合旅遊資源,狠抓旅遊項目推進,打造特色旅遊品牌,努力做大做強旅遊產業,促進旅遊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

百花齊放的特色產業,讓林都牙克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