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谷歌、微軟,誰能成爲下一個萬億市值巨頭?

當地時間8月2日,蘋果公司股價開盤後持續攀升,11時49分,首次突破了關鍵的207.05美元,這標誌著蘋果公司的市值達到了一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也成為全球首個市值突破萬億的科技企業。


亞馬遜、谷歌、微軟,誰能成為下一個萬億市值巨頭?

至此,華爾街大亨們日常關注的問題也有了答案——在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中,率先突破了萬億市值的,是蘋果。那麼在蘋果之後,誰又會是下一個市值過萬億的巨頭呢?

截止到發稿,除蘋果外,全球範圍內市值超過8000億美元的科技企業還有三家,分別是亞馬遜8947億美元、谷歌8530億美元、微軟8265億美元。這些企業無一例外都是坐擁億萬級用戶量的巨頭,而且都在向萬億美元的市值發起最後衝刺。

亞馬遜、谷歌、微軟,誰能成為下一個萬億市值巨頭?

先來說說亞馬遜,最初靠賣書起家,在創始人傑夫貝索斯的掌舵下,如今的亞馬遜已經成為富可敵國的電商霸主。

一直以來亞馬遜的業務模式都十分被資本市場看好,即便在其多年不盈利的情況下,依然被給予了較高估值。今年以來,亞馬遜股價累計上漲超過50%,過去5年,其股價更是翻了6倍。市值從5年前的1000多億美元,上升至如今的近9000億美元。

亞馬遜的AWS雲計算服務平臺,是目前亞馬遜內部最賺錢的業務,隨著其未來業務的進一步擴張,有望獲得更可觀的收入和利潤。而想讓市值攀升至萬億大關,亞馬遜不僅要穩固線上電商領域的主導地位,還要進一步擴展至線下領域,收購全食超市、推出Amazon Go無人超市,便是亞馬遜為實施這一計劃的具體動作。

亞馬遜、谷歌、微軟,誰能成為下一個萬億市值巨頭?

自從2015年宣佈成立母公司Alphabet,將架構重新梳理重組後,谷歌的業績保持持續增長,市場份額不斷擴大,成本得到嚴格控制。因此,近年來谷歌的股價走勢堅實而穩定,深受資本市場青睞。

除了繼續擴大搜索引擎、Chrome瀏覽器、地圖以及郵箱等重要業務的優勢,谷歌還在人工智能領域全面押注,開始了對下一個增長點的探索。

谷歌首席財務官Ruth Porat表示,谷歌目前的研發費用和資本支出的增長,很大程度上與人工智能的投入相關,但這筆投入“非常值得”。谷歌在人工智能領域正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子公司Deep Mind已經領跑其他競爭對手,這將是谷歌搶佔人工智能下一個制高點的重要因素。

亞馬遜、谷歌、微軟,誰能成為下一個萬億市值巨頭?

儘管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徹底輸給了谷歌的Android和蘋果的iOS,但微軟在雲服務方面卻做得風生水起,更何況家大業大的微軟仍然有著全球範圍內超過10億的Windows用戶。

去年以來,微軟股價已累計上漲超過30%,目前8000多億美元的市值距離1萬億美元僅一步之遙。

如同很多科技公司一樣,微軟也十分看好人工智能的發展前景,並希望人工智能能成為其背後業務的主要推動力。憑藉微軟研究院在該領域數十年的深耕,以及近年來運用於具體產品應用方面的經驗,微軟同樣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今年5月,有分析師認為,微軟的Azure雲服務、Office 365以及併購完成的Linkedin將助推微軟業績增長,其市值有望在一年內突破萬億美元大關。

縱觀亞馬遜、谷歌和微軟近十年來的發展,用“強者恆強”來形容它們的表現再合適不過。目前,它們的市值都在8000億-9000億美元之間,而且各自仍在不斷地開拓自家業務的廣度和深度,因此誰都有可能成為第二個市值達到萬億美元的科技公司,相信無論結果是誰,這一結果都不會令人感到驚訝,關鍵在於它們未來的增長,能否支撐起讓萬億美元成為一個新的起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