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國內汽車引進的技術不是國外高端的技術呢?

有些車友會問,為什麼國內汽車引進的技術不是國外高端的技術呢?比方說全新的雅閣,引進的是備受爭議的1.5T,而不是國外的2.0T加10AT 呢?很多車友都問,為什麼國內的車廠會這樣做呢?其實熊叔想說,車廠這樣做,是有原因的。

1.交通的狀況

國外和中國的交通狀況是存在差異的。國外的城鎮化密集程度其實比中國的要小,就拿美國來說吧,除了紐約洛杉磯拿幾個大城市之外,其實剩下的城市中心城區的面積並不是很大;而中國,不只是北上廣深,還有成都,南京,天津等等。除了這個外,人口密度的大小也是造成交通是否擁堵的原因;美國人口密集程度肯定比中國的要小,堵車程度比起中國那真是小巫見大巫。.換句話說,在大多數中國消費者的日常的使用工況中,更大排量的發動機的優點無用武之地,缺點卻會被放大。

為什麼國內汽車引進的技術不是國外高端的技術呢?

2.駕駛習慣差異:

在美國開車,其實比國內要“野得多”了。不信,各位車友可以腦子裡過一下自己的次數,熊叔覺得很多人都是天天上路,一年下來,都踩不了一次。但是在美國就不是這樣。在中國,一是交通狀況不允許地板油的存在,二是經濟實力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開車仍然是成本相對較高的行為,大多數人還是要考慮一下相對較高的油價的。

為什麼國內汽車引進的技術不是國外高端的技術呢?

3.汽車市場競爭的差異: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情況下,中國一直都是一個大市場。 就拿緊湊型轎車來說,在美國也就25款車型。反觀中國,則遠不止於此,光大眾一家,就有桑塔納、捷達、高爾夫、凌渡、朗逸、寶來、速騰這就七種了,還沒算朗境、朗行這種衍生車。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慘烈程度可見一斑。

而且從下圖來看,很多品牌都想在中國市場分一杯羹,相比於國外,其實是不常見的。比如在美國市場很少看到法系車,日本也很少看到美系車,可在中國市場,卻可以看到各種品牌,真正做到海納百川。

為什麼國內汽車引進的技術不是國外高端的技術呢?

4.買車的想法

高性能,高配在很多懂車的人眼中,才是技術的代表,才能享受到駕駛樂趣的。不過在很多車主買車的想法,都是家用型的比較多點,對有很多人對性能車、跑車的定義還停留在外形上。

為什麼國內汽車引進的技術不是國外高端的技術呢?

5.改裝市場潛力大

發動機+變速箱,什麼,要貴十萬塊。 我還不如去改裝店,是的,與其要加這麼多錢買高配、高性能版本,很多人覺得不如花幾萬去改裝一套。是的,與其要加這麼多錢買高配、高性能版本,很多人覺得不如花幾萬去改裝一套。除此之外,甚至去某寶,下來也就幾百幾千塊而已。

為什麼國內汽車引進的技術不是國外高端的技術呢?

所以,熊叔覺得國內的汽車不引進國外高端的技術,是有很多原因,但熊叔覺得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我們的消費者的追求,並不那些高性能很是追捧。喜歡熊叔的朋友可以關注下我的公號:8090車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