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流失200萬玩家,留給《絕地求生》的時間只有四個月了

週日的PGI《絕地求生》國際邀請賽上,中國俱樂部OMG在FPP(第一人稱視角)模式中以3425分的總積分奪得冠軍,掀起了一波玩家高潮。

但面對高速的玩家流失,《絕地求生》的生命週期或許已經看到盡頭。

半年流失200萬玩家,留給《絕地求生》的時間只有四個月了

電競很續命,但遊戲真的快堅持不住了

根據steamcharts數據統計,截止今年7月份,《絕地求生》端遊巔峰在線玩家連續六個月減少直逼200萬,從巔峰時期323萬人減少到133萬人,降低幅度達59%;日均在線玩家(DAU)從巔峰時期158萬人減少至68萬人。而受其影響,Steam活躍賬號下降300萬,圈哥猜測其中因外掛封禁的賬號佔多數。

半年流失200萬玩家,留給《絕地求生》的時間只有四個月了

絕地求生在2018年一月份達到同時在線峰值達到323.6萬人,DAU達到最高值158萬,然而在隨後的六個月中,《絕地求生》玩家數迅速下滑,平均每月DAU降低比例超過12%。

按照目前每月15萬人左右的流失速度,如果《絕地求生》仍無法用國服過審漲一波關注,按照這個流失速度《絕地求生》將在四個月後迎來生死大考。

賽事運營跑不贏遊戲降溫,下一個《守望先鋒》?

官方電競比賽跑不過遊戲涼涼的速度,是近來幾款重度競技遊戲的特點之一,電競投資的巨大經歷和成本或拖慢電競比賽上限的速度,比較典型的就是《守望先鋒》。在電競品類遊戲更迭頻繁的背景下,如果電競賽事等周邊衍生產品間隔太久,普遍低忠誠度使得普通玩家很難留存。

《絕地求生》迅速降溫的原因有很多,無外乎幾個原因:外掛、玩法的厭倦、競品的入局。

《絕地求生》可能是近年來在“外掛”中話題熱度最大、玩家吐槽最多的遊戲,曾一度被炒熱的全外掛“神仙局”雖然娛樂性極佳,但在無形中也加深了玩家對於《絕地求生》“每局必掛”的印象,可以說外掛對《絕地求生》遊戲降溫影響極大。

半年流失200萬玩家,留給《絕地求生》的時間只有四個月了

圈哥臥底的外掛群今天仍在更新

其次,《絕地求生》本身玩法的慢頻率更新,也是玩家開始對其厭倦的原因之一,半年時間僅更新兩張地圖,其它玩法更新頻率和新鮮度也很低。隨著熱度的逐漸降低,《絕地求生》的付費圈錢項也由付費開箱,進化成了銷售付費通行證、薩諾克地圖,此舉也引起了更多玩家的對於遊戲持續運營的失望。

同時,“吃雞”類型的流行,也帶動了同類競品的扎堆上線。從剛開始小遊戲廠商產品盜版美術、遊戲名稱上架的群魔練舞,到大廠競品“吃雞”手遊參展,《絕地求生》在國內吸引的大批玩家被導入手遊,本身的端遊玩家逐漸轉戰手遊或模擬器,成為了視頻直播網站的“吃雞”雲玩家。

半年流失200萬玩家,留給《絕地求生》的時間只有四個月了

大環境下,《絕地求生》不僅要在國際市場面對《堡壘之夜》在端遊手游上的競爭,在國內還要面對《荒野行動》、《刺激戰場》等手遊對用戶的爭奪。從國外數據推算,《堡壘之夜》端手遊在與《絕地求生》的競爭形勢一片大好,PUBG已經開始用起訴手段拒絕《堡壘之夜》進入韓國,並在中國開設公司來防守市場。

而相對以上原因,《堡壘之夜》國服的開測,對PUBG來說或許已經成為壓死駱駝的前半根稻草,想想已經涼透的《H1Z1》吧。

半年流失200萬玩家,留給《絕地求生》的時間只有四個月了

在Steam上,《絕地求生》已經開始用降價來刺激銷量,6月份銷量雖然到了470萬套,但在近期已經漸漸失去了Steam銷量周榜榜首競爭的優勢,近期國產遊戲《靈魂籌碼》、《武俠乂》等遊戲也開始逐漸拿走直播平臺熱度。

四個月後,玩家手中游戲、口中熱議的,或許已經是別的遊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