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與張儀齊名,憑藉一張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春秋時期的一百多個國家,發展到戰國時期,一些小國家經過強國的不斷兼併,逐漸變為齊、楚、燕、韓、趙、魏、秦這七大國家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戰國七雄”。

亂世之中出英雄,在戰國時期,無論是政治、軍事,還是科技、文化,都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快速發展。在學術方面,出現了我們常說的百家爭鳴,許多有志之士勤勞苦讀只為得到明君的青睞,而有些君王則拋下身份去邀謀士並且重用,這也是為了得到忠心的輔佐,終能統一天下。

這個人與張儀齊名,憑藉一張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在眾多謀士之中,現傳世聞名的有以雄辯為名的張儀,他以一張巧嘴敵退千軍萬馬,輔佐於秦惠文王。而有一人是與他齊名,一樣是憑著自己的一張嘴和機敏的應變能力成為在這亂世之中的關鍵人物,與之不同的是,那人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身份——間諜,這個人便是蘇秦。

蘇秦師從鬼谷子,學成之後,在列國遊歷卻一無所獲。接觸不到君王,自己學的知識也用不到,也因為這些年出門在外,無力照顧父母和妻子。蘇秦深感自己無用,於是,閉門不出,在室內苦讀書籍,用心鑽研太公陰符,困了想睡的時候便用錐子扎自己的大腿。

這個人與張儀齊名,憑藉一張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在這期間,他又寫出了兩部書,一部為《揣》,一部為《摩》。在這之後,便又動身去了當時最弱的燕國。這時候的燕國剛受到了重創,事情源於燕昭王的父親將王位禪讓給相國之子,以便讓燕國強大起來。

當相國之子繼承王位後,便將舊臣全部斬殺,提拔自己的親信為重臣,還將原來的太子驅逐出國,自此,燕國大亂。身為鄰國的齊國看到了,以平亂的理由帶兵征伐燕國,燕國的大半領土都被侵略,差些亡國。

這個人與張儀齊名,憑藉一張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這一場戰亂讓燕國損失慘重,雖然說是一個國家,但是,確實是名存實亡。相國之子葬身於這場戰爭之中,然皇位無人,於是,剩下的臣子將原本被驅逐的太子接回,也就是現在的燕昭王。燕昭王身上揹負著滅國之恨,心中自然十分惱怒,一心想要讓國家富強,於是廣納人才。

這個時候,蘇秦就出現在了燕王的視野之中。

這個人與張儀齊名,憑藉一張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蘇秦原本就擅長揣摩心思,又能言善辯,看著燕昭王並沒有對他求賢若渴,便微微一笑。他明白燕昭王對齊國的仇恨之心,於是,便說:“我本是一個平民百姓,聽聞昭王正在招募賢臣志士,所以,我便大著膽子過來了。”

見燕昭王並不為之所動,於是,接著說:“我知道昭王賢明,所以,百姓中多是讚美之詞。但是,又因為昭王賢明,也能聽得了批評的詞,所以,我在這裡就要說一句大王不喜歡的話,不知大王聽不聽。”

這個人與張儀齊名,憑藉一張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蘇秦既然誇了燕昭王是明君,把燕昭王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不聽便與那賢君不同,所以,燕昭王點了點頭示意他講。蘇秦接著說:“大王有一個十分仇恨的國家,但是,因為那個國家強大,所以,一直不敢輕舉妄動。”

燕昭王內心十分高興,但又恐蘇秦是齊國派來的人,於是,表面依舊未動聲色。蘇秦胸有成竹:“我願意為您效勞,但是,報仇現在還不行,需要一步步籌劃。眼下蘇秦能為您做的,便是將那十座城池讓齊國歸還。”

這個人與張儀齊名,憑藉一張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燕昭王只當他是誇大其詞,齊國眼下是與秦國一樣強大的國家,而燕國只是一個十分弱小的國家,怎麼可能能讓齊國將十座城池乖乖歸還呢。但是,見蘇秦從始至終一直能言善辯,便許他一試,若是真的能辦成,回來時自然會重用。

蘇秦見到了齊王,便道:“恭喜齊王”。隨即鞠了一躬,又道:“哀哉齊王。”齊王疑惑,問道:“為何這樣說。”蘇秦說到:“我在家時聽說過一個故事,有一種植物有毒,大家飢餓難忍,但是,大家寧願餓著,也不願意吃它。因為即使吃了它充飢,也會被毒死。”

齊王點頭說:“確實有理”。蘇秦繼續言說:“那齊王將十座城池歸於自己國家,燕國是秦國的女婿,若得罪了秦國,秦國和燕國一起來攻打齊國怎麼辦,這不是同樣的道理嗎?若現在歸還城池,既能討好秦國,也不和燕國結仇,豈不是皆大歡喜。”

這個人與張儀齊名,憑藉一張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齊王瞭然,隨即把十座城池歸還給燕王。蘇秦回到燕國,立刻受到了重用。

蘇秦對燕王說到:“想要真正的報仇,蘇秦願意為燕王所用,潛入齊國,為燕王謀劃。”之後數十年間,蘇秦一直為燕王所用,但是,卻身在齊國,一直深受齊王信任。而齊國在蘇秦的指揮下,和秦、趙兩國交惡,國力大大衰減,燕國也在此時間慢慢恢復國力。

但是,蘇秦至死也沒有看到燕國大勝齊國,因為,他早早的被人行刺了,不過,他的一生確是為之奮鬥的一生,活的圓滿。

這個人與張儀齊名,憑藉一張嘴,竟然要回了十座城池

蘇秦相六國的說法由來已久,據《史記》所述,蘇秦聯盟諸侯,並佩六國相印,但後世亦有不少人對此持懷疑態度,錢穆則根據蘇秦遊說辭中的某些失實之處完全否定了蘇秦合縱。現存蘇秦墓有六七處之多,分佈在洛陽、鞏義、淄博等地,確切的位置仍需新的考古資料予以佐證。

『《史記·蘇秦列傳》、《戰國縱橫家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