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三大苦命羣體,沒有人身自由,定期上繳女人,被軍隊強制徵用

古代三大苦命群體,沒有人身自由,定期上繳女人,被軍隊強制徵用

作者/長河

在歷史上,有一特別的制度,叫作“世襲制”。一般情況下我們知道“世襲制”都產生在王侯將相、王公貴族之間。但是在民間也流傳著一種“世襲制度”,叫作“職業世襲制度”。

這種制度在中國古代長盛不衰,因為職業的特徵特殊,所以被朝廷特別劃分出來,要求這些人必須世世代代幹這一本行,不能隨意轉換職業。比如說,古代閹割太監的“刀子匠”、記錄史書的太史令、唱戲的戲子、當兵的軍戶等等。

古代三大苦命群體,沒有人身自由,定期上繳女人,被軍隊強制徵用

但是,在這龐大人群數量中,有三個群體活的最心酸,他們沒有任何的選擇權,國家要求做什麼,他們就必須堅決執行不能違背,這也讓這一制度表現的過於殘酷,毫無人性。

第一大群體,軍戶。眾所周知,軍戶就是當兵的家庭。在古代,如果你是軍戶,那麼就意味著你的後代們,以後都只能走當兵打仗的道路,那麼有人要問了,如果生女兒怎麼辦?

古代三大苦命群體,沒有人身自由,定期上繳女人,被軍隊強制徵用

告訴你,生了女兒也沒用,女兒要強制嫁給其他軍戶。是不是有一種上了“賊船”就下不來的感覺。因為古代人口稀少,再加上戰爭不斷,一個國家要想長治久安,後備軍必須充足,所以有了軍戶制度。

這種制度始於三國時期,因為軍人在那個時代太寶貴,所以朝廷劃分出這一群體。他們的功能就是打仗,沒有戰事期間,努力生孩子,戰鬥一起就奔往前線。所以,這些人根本沒有自由可言,生來就是戰爭機器。

古代三大苦命群體,沒有人身自由,定期上繳女人,被軍隊強制徵用

第二大群體,女戶。女戶的作用肯定跟女人有關,相信許多人應該都猜出大概了吧。女戶指的就是一些家庭要向皇宮裡提供女婢,這樣可以免除賦稅,這些家庭沒有別的事情,就是生女孩,然後上繳女孩。

可能有人要問了,如果這一家只生男孩怎麼辦?那也沒辦法,生不出女兒,那就去買一個然後繳納。如果拒繳,那就是抗旨犯法,是要被問罪的。只能說這些家庭的女孩命苦,從一生下來就被決定了前半生,她們不能反抗,也不能為自己抉擇,只能充當社會的一個螺絲釘,在自己的位置上牢牢釘死。

古代三大苦命群體,沒有人身自由,定期上繳女人,被軍隊強制徵用

第三大群體,寡婦。這一群體不像前面兩大群體,他們都是集中在一個區域之內,比如軍戶就要在邊防處,女戶就要在皇宮周邊,而寡婦這一群體相對比較擴散,全國各地每年都會出現大量的喪夫女人。

雖然古代有“貞節牌坊”,意思是女人在喪夫之後要潔身自好,堅持一生不再嫁,有的甚至會去殉葬。但是在一些特殊時期,寡婦可是沒有什麼選擇權的,立不立牌坊這可由不得她自己。

古代三大苦命群體,沒有人身自由,定期上繳女人,被軍隊強制徵用

在戰爭頻發的三國時期,魏國當時為了保證軍戶的繁衍,他們曾經在全國蒐集寡婦,然後將她們送入軍營之中,集中管理,多數情況將他們分給軍戶做老婆,而後生兒育女,為國家的後備軍做貢獻。這一群體沒有生育自由,只要有生育能力,就必須多生,可見當時女人地位的低下。

不管是軍戶、女戶還是寡婦,都顯示出來當時底層社會的人沒有什麼人權,他們生而為國,是戰爭機器、生育機器。不管對於過去還是現在,這些人的命是真的苦,他們並沒有選擇權,只能一代一代的接受盤剝與壓迫。

古代三大苦命群體,沒有人身自由,定期上繳女人,被軍隊強制徵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