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大會成親子游熱點

机器人大会成亲子游热点

上週末,世界機器人大會迎來大量參觀者。機器人樂隊表演時,觀眾裡三層外三層爭相圍觀。

昨天,2018世界機器人大會落幕,意向簽約金額89億元,現場參會參展客流累計達28.2萬人次,其中很多都是拖家帶口的“親子游”群體。由於恰逢暑期,孩子成為大會上名副其實的主角,人工智能的種子也在未來機器人工程師們的心頭悄然播下。

最驚豔

仿生狐蝠展翅

銀白色的仿生狐蝠扇動翅膀,在技術人員的助力下飛了起來,在孩子們的頭頂上盤旋了一圈再次回到技術人員的手裡。“哇,真的飛起來了!”“像真的狐蝠一樣!”孩子們連聲驚歎,家長們則紛紛舉起手機不停拍攝。

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種類,兩翼展開長達90釐米以上,由於頭型似狐狸口吻伸出而得名。

讓仿生狐蝠飛起來沒那麼容易。與去年的仿生水母機器人一樣,狐蝠機器人也來自於德國FESTO公司。FESTO公司技術人員介紹,這隻仿生狐蝠體長0.87米,翼展達到了2.28米,而重量只有580克。如此輕的機器人是由皮膚膜組成,表面是蜂窩結構,有大約45000個焊接點,無論狐蝠有多大動作都不用擔心變形,且穩定的幾何結構使面料受到輕微損傷時,裂縫也不會變大並能保持繼續飛行。

更神奇的是,仿生狐蝠上有集成機載電子板和外置運動追蹤系統,兩個裝置相互配合,能讓它在特定空間內進行半自主飛行,即使遇到障礙物也能夠躲避、選擇新的飛行路線。

最期盼

給孩子種下機器人的夢

相比眾多機器人的嬌小身軀,2.5米高的“擎天柱”在會場格外吸引人。“在時間開始之前我們就已經存在!”抬起頭望向天空,緊握的雙手也伸出一根手指指向天空,擎天柱機器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動作都會引得身邊的小朋友驚呼。

這是該展區內最高的機器人,體重更是達到了300公斤,全身由400多個組件和10000多個零件有機組成。不僅如此,這也是國內最高重量、最大功率的伺服控制與人工關節系統,技術水平在國內同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技術人員介紹,擎天柱機器人全身擁有22個自由度,手臂末端可以輸出50千克外力,可以輕鬆舉起30千克的重物。同樣,它的每根手指有3個聯動關節,由一根鋼絲拉動,每根鋼絲可以輸出15千克拉力。

“它的每根手指都跟我們一樣可以活動。與人一樣,它的‘大腦’控制一舉一動……”在擎天柱面前,市民陳女士仔細聽著技術人員講解技術原理,然後蹲下來,把生澀的技術語言翻譯成孩子能聽得懂的話。她說,帶孩子來機器人大會不是來玩的,是想讓孩子受啟發,意識到機器人也可以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分子。

與家長一樣,很多機器人的研發製造企業都並不想把機器人當成孩子的普通玩具。“就像80後、90後伴隨著計算機成長起來,新一代青少年將伴隨著人工智能成長起來,機器人將是他們未來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擎天柱機器人的生產商森漢科技CEO蘇國行認為,現在研發的機器人產品都更側重與孩子的互動,讓孩子通過簡單的編程來操作機器人,這對孩子的影響遠勝於機器人在一旁唱唱歌、跳跳舞。“別小看今天來會場的這些孩子,他們裡面就藏著下一代的機器人工程師。”他說。

最動人

5分鐘體驗北京產業變遷

一個筆記本大小的迷宮玩具,卻讓年近五旬的劉先生遲遲不肯放下。

迷宮玩具是由安川首鋼公司生產的工業機器人通過3D打印技術製成。“安川首鋼”是由中國首鋼總公司和日本株式會社安川電機共同投資的工業機器人公司,而劉先生恰恰是首鋼的老職工。

“真沒想到現在的工業生產還能這樣完成,我得體驗一把!”他戴上VR眼鏡,拖動手柄,在眼前的虛擬屏幕中定製了自己喜歡的迷宮模型,上面還能刻上自己的名字。

下單後,機器人自動生產線就開動起來。這裡面,僅激光焊接就有3個機器人同時操作,之後的浮動打磨、裝配等環節,都是靠機器人協作完成,無需人工參與。整個加工過程,只有5分鐘。而對劉先生而言,這5分鐘足以感受到北京工業技術的升級變遷。

經過連續四年的成功舉辦,世界機器人大會已經成為機器人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國際化、專業化、大眾化的平臺。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屆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參會參展人數28.2萬人次,在線觀看直播人數達到1470餘萬人次。大會期間,簽約合作意向總金額達到89億元,創下歷屆大會之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