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饞!爲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你的生命中,是不是也曾出現過這樣的一個男人,他每天都會風雨無阻地出現在你家樓下,給你打電話,溫柔地問:

“你在嗎?我到樓下了。”

“還沒下來嗎,我等你好久!”

“你去哪兒了?一整天都沒見到你......”

......

他還記得你的口味和喜好,甚至見過你沒洗頭、沒化妝的樣子。

是的,他,就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個男人——外賣小哥

習慣了都市生活的你,是不是多少有點離不開外賣了呢?

好饞!為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的確,不僅餐飲業經久不衰,如今,與之相關的餐飲科技/互聯網公司也越來越興盛,其火爆程度甚至超過了傳統餐營業,而且它們的創新點也往往很有趣。

好饞!為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好饞!為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比如Crowd Cow,做的是高品質牛肉團購平臺,牧場直銷牛肉,配送到用戶家中。在其App裡,集合了一些獨立的小牧場,上線了針對牧場的介紹短片,用戶可以瞭解牛的生長環境,再做選擇。Crowd Cow對每一份肉產品都做了詳細說明,用戶也能選擇想要的牛肉部位。

牛肉間的口感差異很大,品種、吃飼料還是吃草、飼養方式,細微的不同都會影響品質。專業餐廳不在市場上採買,而是直接從牧場獲取高品質牛肉;食客們也會像品紅酒那樣品牛肉,產地、牧場、部位都有講究。

好饞!為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但個人消費者往往難以直接從農場購買心儀牛肉,農場也不願處理這些單價過小的訂單。大部分美國人是從市場上買牛肉,這些肉多半來自大型公司經營的“工廠”型農場。此外,2015 年,美國草飼牛肉的銷售量增長了近 40%,飼料牛肉則增長 6.5%,消費者對於高品質草飼牛肉的需求越來越高。Crowd Cow 針對的就是這一痛點。

好饞!為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目前,這一服務已經擴大到雞肉和豬肉,每月營收超過100萬美元,同比增長了十倍。

好饞!為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再比如來自舊金山的“Imperfect Produce”(不完美蔬果),從農場收集那些超市丟棄但依然安全可食用的蔬果,重新包裝後送到訂購的用戶手中。相比普通超市,Imperfect Produce的售價要便宜 30% - 50%,既好吃又便宜,還避免了食物浪費。

我不完美,但我便宜啊。我醜,但我好吃啊

好饞!為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當然,還有在中國人人都熟悉的“餓了麼”,是2008年創立於上海的生活平臺,主營在線外賣、新零售、即時配送和餐飲供應鏈等業務,廣受群眾歡迎。

這些餐飲科技,是不是確實讓你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滋有味了呢?

其實不僅普通百姓喜歡它們,風投公司也很喜歡。

2018年起到目前為止,風投公司在全球範圍內已經花了超過20億美元投資在了20家“最具投資價值的餐飲科技公司”,包括 DoorDash、Instacart以及最近剛剛完成融資的Imperfect Produce。中國有三家公司上榜,分別是:餓了麼、本來生活和豆果網。

為什麼餐飲科技初創業成了香餑餑?

好饞!為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說到餐飲初創,最受歡迎的種類非外賣平臺莫屬,皆因其為生活帶來的便利深深地讓人折服,尤其是對於年輕人。瑞銀集團6月發表了一篇名為《廚房已死?》的調查報告指出,千禧世代使用網上平臺或外賣app的下單次數比他們父母一輩多3倍,外賣app更是成為全球主要市場中最受歡迎的40個手機app之一。報告稱:“由專業人士製作菜餚,再直接送餐上門,加上時間的節省,總體而言會比自己在家做飯的成本低。”

好饞!為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另外,目前興盛的另一股飲食風潮是健康與可持續,這一點早也就引起了投資人與創業者的注意。比如,“素食漢堡”的製造者Impossible Foods,該公司成立於2015年,創始人為心臟病學家Uma Valeti,幹細胞研究員Nicholas Genovese,以及組織工程師Will Clem。和近三年興起的其他在實驗室“種肉”的創企一樣,Memphis Meats也嘗試減少全世界對肉類的以來,維護環境的可持續性。

另外從投資者的角度,餐飲科技生意有著不少優勢:

好饞!為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盈利高

資本是餐飲生意發展的基礎,而盈利則影響著餐飲生意的成長空間。無論怎麼取代,餐飲生意依舊有很快的發展速度和上升的潛力。由此很容易成為投資者通過篩選的主要因素之一。

可複製性強

餐飲生意的規模化和連鎖化決定了它具有較強的可複製性,從操作流程、品控把握到服務模式,都能夠實現複製。簡單來說,就是讓顧客可以在不同的門店體驗到一樣的菜品和服務。

受眾市場大

做大眾的生意最容易成功,只有這樣才能夠有發展、複製、擴展的動力。以口碑最為宣傳的有力渠道,以消費者的人數作為力量的支持。

投資餐飲科技,最重要的是什麼?

好饞!為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科技與餐飲的融合,打好科技牌固然重要,但最終還是要以顧客為導向

科技與餐飲業的關係,一方面是融合,科技給行業帶來了愉快的氣氛和看似美好的前景;另一方面則是入侵——它在行業裡所到之處無不哀鴻遍野。科技與餐飲業的關係,上到餐廳高層,下到服務員廚師無不被它代入。

但在顧客看來,科技僅僅是一個工具,唯一和顧客有關聯意義的就是餐廳用了科技後酷不酷、好玩不好玩、消費貴不貴、好吃不好吃等問題,這才是投資餐飲科技時需要最先關注的要點。

好饞!為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根據2018年餐飲業大數據報告顯示,來自於住宅區的外賣點餐交易額佔比達到50%。而外賣的消費場景也在從住宅、大學校園、寫字樓等拓展到酒店、商鋪、醫療單位、娛樂場所等,多元化趨勢明顯。來自於酒店的訂單量佔比已經高達8%。隨著用戶外賣習慣的養成,異地差旅人士成為外賣不容忽視的重要人群。

使用深層次的分析,儘可能為繪製出顧客畫像,把顧客的飲食喜好和用餐習慣幫你分析清楚,比如,顧客喜歡什麼口味?他們通常什麼時間用餐,為什麼這個時間用餐,以及哪些同類餐品最可能是他們所喜歡的類型呢?比較高端的技術甚至可以確定到顧客對某個單品的喜好和習慣。

好饞!為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根據顧客購買的餐品,購買的頻率,購買的時段,偏好和個人信息來定製向顧客發送的營銷信息。這種有針對性的方法,既能提升營銷的成功率,也能提升顧客的滿意度,畢竟你推薦的都是合他心意的。

中國企業啟示錄

好饞!為什麼說一大波熱錢正在砸向餐桌?

目前我國餐飲科技呈現3大特徵:一是行業競爭加劇,大量新興品牌不斷湧現;二是餐飲玩法日趨多樣,新型餐飲服務商不斷出現,極大豐富了餐飲消費生態;三是“互聯網+”餐飲時代下的新技術運用和消費群體改變為行業帶來新機遇,如80、90一代互聯網移民及原住民成為餐飲市場的消費主體,O2O外賣&餐飲平臺的運營數據分析助力和改善餐飲經營。

對資本而言,餐飲業市場龐大、增長率高、行業利潤相對穩定、連鎖化運作擴張迅速都成為業內吸引風險投資目光的重要因素。業內專家表示,發達國家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更加凸顯中國餐飲業良好的抗風險性,餐飲業很自然地成為私募股權、風險投資的青睞對象,相信不久的將來會培養出一批像肯德基、麥當勞那樣的國際餐飲品牌。

更多前沿精彩國際商業智慧,請繼續關注香港城市大學EMBA。

城大EMBA——助力“中國夢”的國際化蛻變,揮灑中西智慧,弄潮商業前沿。

香港城市大學EMBA2019春季班招生大幕已經拉開,be part of the exciteme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