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譯的同學,因得罪人多年沒有戲拍,45歲憑兩個反派角色走紅

世上沒有不彎的路,人間沒有不謝的花,平凡的生活尚有百折千撓,更何況錯綜複雜的演藝圈。無論美好還是遺憾,我們都始終堅信:所有的挫折都是收穫,所有的傷痛都是成長,所有的努力只為成為更好的自己。尤其是對於演員來說,沒有誰的成功屬於理所當然,那些實力派的演技不是一蹴而就的,得有歲月的沉澱和生活的歷練。

張嘉譯的同學,因得罪人多年沒有戲拍,45歲憑兩個反派角色走紅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光環,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精彩。正所謂:真正的好演員不一定名氣大,但一定屬於藝不壓身的實力派。人氣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失殆盡,但是演技卻會在歲月的見證下愈發精湛。今天我們說的這一位,他是魅力大叔張嘉譯的同學,因得罪人多年沒有戲拍,45歲憑兩個反派角色走紅,他就是演員劉奕君。

張嘉譯的同學,因得罪人多年沒有戲拍,45歲憑兩個反派角色走紅

人生是一場選擇走好選擇的路,而不是選好走的路,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出更美好的未來。熟悉劉奕君的朋友都知道,他不僅和萌叔張嘉譯師出同門,而是兩人還是陝西老鄉。在北京電影學院求學期間,無論文化課還是專業課,劉奕君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而且劉奕君因為成績突出,他還得到了已故導演白沉的青睞,曾邀請他主演電影《落山風》。但是由於涉世不深,劉奕君在無形之中得罪了人,因此在電影開機之際便被踢出局。而且此後的多年時間裡,劉奕君一直沒有戲拍,不得已回到了家鄉。

張嘉譯的同學,因得罪人多年沒有戲拍,45歲憑兩個反派角色走紅

劉奕君在返回老家之後,一直活躍在西影演員劇團,多年時間的沉澱磨練,促使他練就了寵辱不驚的心態。而劉奕君的身影出現在熒屏,還是應追溯到九十年代末期,從默默無聞的小龍套,一步步回到了觀眾的視線。在斯琴高娃主演的歷史傳記劇《成吉思汗》裡,劉奕君扮演了一生被成吉思汗誤解,最後憂鬱而客死異鄉的長子“朮赤”。為了演好這個角色,劉奕君曾瘋狂的增肥,從16歲到44歲的跨度,他將朮赤刻畫的形神兼備。

張嘉譯的同學,因得罪人多年沒有戲拍,45歲憑兩個反派角色走紅

不知道有沒有人看過侯勇和孫儷主演的年代商戰劇《大染坊》,劉奕君在劇中扮演了趙家老三“趙東初”,他的演技在這部劇中得到了完美的釋放。還有合作已故演員傅彪主演的古裝劇《大清官》,劉奕君刻畫了一個不折不扣的陰險之人“納善”,他的演技也得到了傅彪的讚美。以及還有搭檔李晨和王斑主演的警匪劇《絕密押運》,他又飾演了外形俊朗,眉宇間閃露著睿智的“項洛陽”。無論是正面人物還是反面角色,劉奕君都演出了自己的風格。

張嘉譯的同學,因得罪人多年沒有戲拍,45歲憑兩個反派角色走紅

2012年,劉奕君參演了王文傑執導的年代戰爭劇《大金脈》,他在劇中扮演了正氣凜然為情所困的“吳福來”,最終遭人利用而被害。還有在郭濤和梅婷主演的家庭情感大戲《父母愛情》裡,飾演了曾意氣風發也曾懷才不遇,經歷過低谷也在磨難中磨去了稜角的“歐陽懿”,他將這個小人物跌宕起伏的一生詮釋的淋漓盡致。憑藉這個角色,劉奕君開始被更多的觀眾熟知,他也用藝德詮釋著: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

張嘉譯的同學,因得罪人多年沒有戲拍,45歲憑兩個反派角色走紅

張嘉譯的同學,因得罪人多年沒有戲拍,45歲憑兩個反派角色走紅

其實作為演員,劉奕君真正嚐到走紅的滋味,還是因為兩個反面角色。在胡歌、靳東和王凱三兄弟主演的諜戰劇《偽裝者》,劉奕君在劇中飾演了心狠手辣、生性多疑的軍統特工兼教官“王天風”;還有此後幾人再度合體主演的大型古裝傳奇劇《琅琊榜》,他又是位高權重、老謀深算的謝府侯爺“謝玉”等。憑藉這兩個反派角色,劉奕君終於大器晚成走紅,那一年他45歲。

張嘉譯的同學,因得罪人多年沒有戲拍,45歲憑兩個反派角色走紅

成名之後,劉奕君又參演了多部熱播劇,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名氣。在靳東和白百何主演的《外科風雲》,他飾演了仁合醫院副院長“楊帆”,再度以亦正亦邪的性格交織征服觀眾。還有在劉詩詩和陳偉霆主演的古裝奇幻權謀劇《醉玲瓏》,他又是心機深沉、獨斷專行,對待子女異常嚴苛的“天帝”;以及首次合作老同學張嘉譯主演的警匪劇《臥底歸來》,他仍然是位具有雙重性格的矛盾之人,最終選擇迴歸正義而遭遇不測的“連忠”等。

張嘉譯的同學,因得罪人多年沒有戲拍,45歲憑兩個反派角色走紅

出道二十多年的時間,劉奕君雖然多是配角的形象,但他卻對此毫不在意。就像他自己說的一樣:“不管是不是配角,這場戲只要我出現了,那我就是主角!”與那些空有虛名的藝人相比,更欣賞劉奕君身上的執著和踏實,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找準了自己的位置。祝福劉奕君,期待未來帶給我們更多精彩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