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廳:助力深度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

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融媒體記者 劉曉君) 內蒙古自治區綜合考慮各貧困旗縣實際情況,確定呼倫貝爾市鄂倫春旗、興安盟科右前旗等15個國貧旗縣為全區深度貧困旗縣,明確要求資金項目安排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日前出臺《關於推進深度貧困地區民政領域脫貧攻堅工作的實施意見》,助力深度貧困地區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

《實施意見》明確,要通過加強農村牧區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加大臨時救助、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力度、落實殘疾人福利保障政策、做好農村牧區留守兒童婦女和老年人關愛保護工作、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等多項舉措,推進深度貧困地區民政領域脫貧攻堅。

《實施意見》強調,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無法依靠產業扶持和就業幫助脫貧的家庭納入農村牧區低保範圍;對於生活困難、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成年無業重度殘疾人,經個人申請,可按照單人戶納入低保範圍。對低保家庭中未成年人、老年人、重度殘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人群,可按照不超過當地低保標準30%的比例提高救助水平。同時,加快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農村牧區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建設和設施改造,用3年時間確保每個深度貧困縣新建或改擴建1~2所敬老院。

此外,要發揮全國困境兒童和留守兒童信息管理系統作用,實施數據動態管理,加大力度支持深度貧困地區“兒童之家”的建設。積極整合各級政府扶貧資金,加大內蒙古自治區福彩公益金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強農村牧區互助養老幸福院和農村牧區養老服務站建設,切實解決農村牧區貧困老人、留守老人養老服務需求,提高全區農村牧區養老服務覆蓋率。動員各級各類社會組織與貧困旗縣、貧困嘎查村、貧困戶對接,通過實施扶貧項目、捐贈款物、智力扶貧、技術扶貧、精神扶貧等措施,幫助貧困嘎查村或貧困戶脫貧致富。支持符合條件的縣有序改市。通過必要的行政區劃調整,為轉移就業脫貧拓展空間,為易地扶貧搬遷脫貧提供載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