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2014年後退休的比14年前退休的工資要少幾百?

用戶21477557087


為什麼2014年後退休的比2014年前退休的工資要少幾百?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回答。

第一方面,2014年10月1日我國推行了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改革之日為節點,之前巳經退休的人員稱為"老人"; 之前巳經參加工作,卻要在以後達到法定的退休年齡才陸續退休的人員稱為“中人"; 之後才參加工作的人員稱為“新人",並在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上實行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新人新辦法。

所謂老人老辦法,就是退休前的基本工資+獎勵工資+各種津補貼,然後根據工齡的長短按照一定的比例在財政領退休工資,比如工齡40年以上的按90%計發退休工資;

所謂中人中辦法,就是結束在財政領退休工資的歷史,像企業職工一樣通過參加社會保險並繳納養老保險費,根據自己的繳費年限、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等數據來領取基本養老金,其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組成,另外還有一筆職業年金。

然而,由於中人養老金在視同繳費指數、工資增長率、過渡性養老金、數據釆集等諸多方面的複雜性,致使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自改革以前歷經幾年,各地中人養老金的正式方案卻一直難以出臺,也使得各地自2014年10月以後陸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中人一直統一按2014年9月以前的工資標準發放預發養老金,或叫臨時性生活費。由於正式養老金得不到落實,2014年以後退休中人的預發養老金與2014年以前退休的老人發放的退休工資相比,肯定會少許多。

第二方面,2014年以前退休的老人不但領取的是按標準計發的足額退休工資,還參加了2015年退休人員10%增長幅度基本養老金的上調,人平養老金增加額在300元左右。

綜上所述,一方面發放的養老金是臨時生活費,另一方面又少了10%的基本養老金上調,兩項相加,2014年後退休中人與2014年前退休老人相比,退休待遇不少數百元才怪呢,甚至都不止數百元!


葉公來幫忙


這個問題應當是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問題。

2014年事業單位退休制度改革後,國家要出臺新辦法,改變過去那種事業單位與工齡工資掛鉤的待遇計發機制。破除雙軌制,推動事業單位與企業退休制度統一。

為了形成有效過渡,2014年10月之後,退休的人員要按照新舊老辦法進行,待遇計發。新辦法待遇高的,2014年,每過一年增發新辦法增加待遇的10%,到2024年就可以發放百分之百。

改革的原則是保證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不降低。可是有一部分地區,用新辦法之後的待遇降低了。

國家又明確,待遇不降低的標準是跟2014年9月之前的老待遇標準計算的退休待遇。而不是十月份之後進行工資套改了的新待遇標準。

為什麼說用新標準待遇降低了,在退休制度改革的時候,原先事業單位人員是不用交納個人養老金的,為了防止扣完個人養老金之後職工待遇降低,事業單位的人員工資往上普調了一塊兒。

調整後,如果再繼續用老辦法,計發退休待遇,待遇會明顯降低。

但是,由於一部分人員不理解,新辦法遲遲沒有出臺。

導致現在退休的人員沒有新辦法的話,只能按照老辦法計發待遇。

2014年之前退休的人員,已經經歷了15、16、17,3年的退休工資調整,肯定待遇漲了很大一部分,所以就會出現新退休人員,比之前退休人員待遇低的情況。

目前,貴州省已經出臺了新辦法。各地也在陸續出臺中。


新辦法跟企業退休待遇計算公式幾乎一致。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國家推動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制度並軌的決心是堅決的,雖然時間比較漫長,可能需要幾十年時間。

但是未來一定會形成一個人人平等的待遇計發公式。


暖心人社


有很多在2018年事業單位的中人退休金比2014年9月31日之前退休金少很多,其主要原因有兩點:

第一點是因為2018年事業單位中人退休也是按2014年9月份工資標準計算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中人過度法直接影響2018年退休時候的退休金,這種情況到2024年10月份後就會結束,到時候退休的新人都是按系辦法計算退休金,

第二點原因是2014年9月份之前辦理退休的“老人”使用的是老辦法計算的退休金,並且每年都在上調退休金,2015年是10%上調人均基本養老金,2016年是6.5%比例上調基本養老金,2017年按5.5%比例上調基本養老金,到2018年從1月1日開始上調退休金,7月份調整完畢,雖然上調比例還沒有公佈,但是不會低於5.0%比例;

通過每年上調退休金的比例來看,2014年退休的“老人”肯定要比2018年的“中人”要多一些,

但是國家在這方面也有補償,就是中人們等待已久的補發退休金;雖然4年多沒有補發到位,但是2018年也許會有所改變,所以我們應該做的就是保證身體健康;

最後總結:

有一位教師跟我說他在職的時候每個月領取5900元在職工資,等到退休後每個月才領取3000退休金;比他早退休兩年的朋友,現在退休金已經相差500元之多,究其原因就是上述說的兩點,但是不要灰心;等到2024年後或者等到補發的退休金之後,這樣就會平衡一些,所以大家最重要的就是保證身體健康,才能領取更多退休金;

大家對中人過度法還有那些不同的看法那?歡迎在下面評論留言;


舉一反三


樓主你說的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很片面的問題。因為養老金退休,他是要考慮多方面條件和因素的。並不是單單一個說是2014年之前的工資就高2014年之後的工資就低,不是這樣子的。

可能樓主遇到的人群當中,2014年以後退休的這個職工交費基數比較高,這是一方面,然後就是他的工齡比較長,這可能也是一個方面,然後再加上他個人賬戶當中的餘額也比較多,這又是一個方面,等等,這些因素加在一起,可能是比2014年之前退休的職工。這些條件都要好一些,所以就造成了樓主今天提問的這個問題,2014年之後退休的人比2014年前退休的人,工資要高好幾百的因素。

因為咱們國家的養老保險講究一個,多繳多得的一個因素。所以一定會是這個樣子的,所以請樓主也放心這事。國家對每一個人的養老保險都是平等政策的這個樣子,所以也請樓主放心,只要你交的多,那麼你一定會拿的多。


社保達人工作在電力


這個問題應該說的準確點是同類型人員晚退休比早退休的待遇確實吃虧,少拿養老金,只有同類型才有可比性,並不是晚退休多領退休金,很不公平。同類型是指繳費比例一樣計算社平工資依據來源一樣,視同繳費年限相仿,實際繳費後退休的比先退休的還要多些。原因是,先退休人員每年(特別是2014年以前)的增加養老金幅度大於後退休人員養老金幅度,人社局職工社保養老金計算公式有缺陷,這個公式未考慮已退休人員養老金每年增長幅度對後面退休人員的負面的不公平的影響。

人社部門應該對2014年至2018年企業已辦理退休的人員工資重新核算微調,將各省市同類型人員後退休養老金低於先退休養老金的差額補齊或略高,調整幅度依據為2014年前已退休人員每年增長退休金都在百分之十以上,而後面退休人員的計算公式所算退休金沒有先前退休養老金增幅大,形成後退不如先退工資高的不公平現象,對鼓勵晚退休長繳費產生消極影響。尤其是在同一單位的職工互相認識類型一樣,本以為晚退能多拿點養老金結果事與願違,有情緒有看法也是正常的。我們有些專家學者就公式講公式看似很有道理,但與實際脫節,應該到基層把同一單位先後退休職工的養老金、繳費基數、繳費年限對比一下也就清楚了。

只有實事求是,才能公平公正。


寧靜致遠230395660





以上兩張圖表只是給大家提供了一點兒參考,具體到各省市還是要以當地的有關文件和規定為準。不同的地區計算辦法和相關內容略有不同,所參考的數據也不一樣,因此相同年齡、相同職業、相同工作時間、相同繳納費用的兩個人,所在省份不同,養老金的計髮結果也有所不同,甚至差距很大。


具體到一個省份的養老金計算,因為年度社平工資基數不同,相對個人的養老金計算,儘管內容和數據可能相同,但最終計算出的發放結果也會不同。因此,如果遇有這方面的疑問,還是請到當地社保機構諮詢並請有關人員給予詳細解釋和說明。


雲鋒相隨


為什麼2014年10月1日後退休的人員比2014年10月1目前退休的工資要少幾百元?

這是工資改革並軌政策的原因。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人員算老人,2014年10月1日後退休的人員算中人。按照政策上說的老人老辦法,中人中辦法。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人員是按新辦法計算退休金的,2014年10月1日後退休的人員算過渡期的人員,人社部還沒有對這些中人出臺新的養老金政策。現在養老金暫時還是按照2014年10月1日前的老辦法核算的。

所以2014年10月1日後退休的人員比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人員退休金要少幾百元。

據說人社部正在加緊做2014年10月1日後退休人員(中人)養老金政策的出臺工作,有可能2018年就會完成。

如果本對你有幫助諸點擊“關注”和“點贊”就是對我的支持。謝謝。


霜葉紅


中人的工資比老人的工資少幾百元,一是計算方法不同,二是領取的臨時性工資,職業年金還沒有發放。。同樣是中人,先退的,比後退的也要多。因為先退的參加了養老金的上調。養老金上調的金額大於星級工資。後退的,多工齡,多星級,也在這個差額中少了。


1143160127


所謂老人,就是2014年9月30日(含9月30日)以前退休的工作人員,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發放養老金,同時執行養老金調整辦法。

所謂新人,就是2014年10月1日(含10月1日)以後退休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按照新標準執行。你可以在百度上搜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文件關於退休的計算方法。新人在退休前不僅每月扣發工資(職務工資、薪級工資、工作性津貼、生活性津貼四項總和)8%的養老保險,每月還按工資4%扣發職業年金,退休以後按月領取養老保險金。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收到職業年金待遇如何發放的文件。


如果你和那個2014年10月份以前退休的人進行工資比較,得首先比較工作年限、職務、參加工作時間、學歷(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和在職教育有差別)、出生日期,這些決定了工資的差別。如果退休前工資一樣,退休後有差別,首先你得去核實退休審批表裡面的基礎信息對不對,退休前職務、參加工作時間、出生日期、工作年限(工作年限=退休年-參加工作年+1。在這裡特別注意的是得“+1”,否則你就虧了一年的工齡和相應產生的工資;有的人檔案裡的出生日期和身份證、戶口本不符,參加工作時間和出生日期以你檔案的實際時間為準)。
所有人的工資都在工資軟件計算,計算都是以個人基礎信息計算的。如果基礎信息都對,你就沒什麼擔心的了,相關政策出臺以後,單位對你們這部分新人差的工資都會進行補發。


千面2018


不請自答。你也沒有說清楚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暫認為是企業退休人員吧!


結合一些地區曾經出現得類似問題,我認為可能2014年前養老保險是市級統籌,而2014年後實現全省統籌造成的!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是參考上一年度的本地區企業社會平均工資來進行測算的!


如果你是在省城或工業化程度高的城市工作並退休,那麼社會平均工資要高於全省得社會平均工資。

比如四川省,成都的社會平均工資要高於四川省的社會平均工資,成都市的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如果是市籌,那麼養老金就高些,如果實現省籌那麼退休養老金就低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