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進黨眼裡大陸幹啥都是「統戰」 這次還恐嚇上孩子了!

臺灣包袱鋪,作妖攔不住!我是一天不看臺灣新聞就鬧心的大侃子~自從以蔡英文為首的民進黨執政臺灣以來,三五不時就能看見各種的“大陸統戰說”,胡攪蠻纏也就罷了,連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都能生往上扯,最可惡的是,民進黨除了“嘴上功夫了得”,私下其實慫得只敢背地裡搞“小動作”,近來更是開始頻頻向單純無辜的孩子們下手了!

在民進黨眼裡大陸幹啥都是“統戰” 這次還恐嚇上孩子了!

今年海峽論壇期間,廈門海滄區向臺青招手,一口氣招聘了35名臺青任“社區主任助理(以下簡稱:社助)”,還開出了試用期1萬人民幣(約4萬6千元新臺幣)的高薪,轉任正職後,年薪更將逼近70萬(新臺幣,下同)。條件如此優渥,自然引得不少臺青躍躍欲試。

原本這是好事一樁,但可惜此事不只引來大陸“統戰說”,更讓蔡當局又有機會出來作妖了……臺灣《旺報》評論文章指出,在民進黨當局莫名的心態下,這成了一杯“走味的咖啡”。

在民進黨眼裡大陸幹啥都是“統戰” 這次還恐嚇上孩子了!

據悉,廈門海滄區此舉近日“驚動”了臺“內政部”,引來其特表“關切”:以“一般公務機密”函件發函給各臺青,要求受聘者填寫調查表說明工作情況以認定有無“違法”;若真坐實“違法”行為,這些臺青會被處10萬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儘管“內政部”稱,調查表只是為了釐清擔任大陸社助的臺青是否“違法”,“如不願填寫本表或作任何說明,亦請簽名回覆”;但《旺報》卻指出,“公文主旨已載明‘疑似涉有違法’”!

要想釐清孰是孰非,咱就來看看這份“調查表”裡到底“調查”了啥?

臺媒相關報道中指出,調查表問題包括:擔任社區主任助理的時間、如何得知此工作、應聘流程、聘任機構、有無聘書或契約、是否領有薪酬、有無升遷管道、是否享有身份保障或權利、是否隸屬社區居民委員會並受其指揮監督、有無涉及從事“公權力”事項、是否有與臺灣工作相關之部分及對相關規定是否有所瞭解等。

在民進黨眼裡大陸幹啥都是“統戰” 這次還恐嚇上孩子了!

在民進黨眼裡大陸幹啥都是“統戰” 這次還恐嚇上孩子了!

接到此函件的臺青抱怨,社助工作的訊息都是公開的,臺當局早就能輕易掌握,卻遲遲不認定該工作“合法”,並用發函的方式有意讓臺青知難而退,這隻會徒增臺青的不安。

一位資深臺胞社助27日受訪時也表示,他近日有聽聞部分新進社助接到“內政部”的函文,有幾位收到公文的新進社助確實有點緊張。他直言,當初廈門海滄在招聘此職務時就知道有些程序細節“會被臺灣作文章”,因此原本要在臺灣舉辦的面試才會改成視訊面試。

對於臺當局此次的“關切”他則指出,小區的基層工作一定或多或少會與大陸地方政府打交道或合作,但要以此認為是“統戰”就“太過了”。

在民進黨眼裡大陸幹啥都是“統戰” 這次還恐嚇上孩子了!

另一位入職將滿三個月的社助也表示,社區營造工作主要是人與人的互動,這份工作更多的是讓臺灣人去影響大陸村民,何來“統戰”之說?“只有人文的情懷,沒有一點政治!”

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也指出,臺灣在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上本就具有豐富的經驗,此次臺青能夠在大陸各界展露頭角,代表臺灣青年具有一定競爭力,這是好事,執政黨不應該擴大解釋,不斷把臺青趕走,直言臺當局如此反應“反而是沒有自信的展現”。

在民進黨眼裡大陸幹啥都是“統戰” 這次還恐嚇上孩子了!

龐建國更強調,身為執政黨的民進黨當局動輒以“統戰”之說,指涉大陸對臺採取具吸引力與正面的措施,不斷濫用“統戰”一詞,反而造成臺灣民眾對“統戰”兩字的反應越來越不敏感

,“因為民眾會開始去做理性判斷”。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劉國深也批評臺當局“不應該恐嚇臺青,這是沒有自信的表現”。他表示,臺青赴陸擔任社助其實是讓兩岸各自優點、強項能夠有相互學習的好機會,但臺當局出臺的相關舉措只會讓臺灣青年尋求發展的機會受到限制,讓臺青視野變窄。

臺灣《旺報》更在評論文章中強調,蔡當局“統戰說法”實屬“杯弓蛇影”、“看到影就先開槍”!文章指出,從工作內容來看,社助的工作主要負責村居規劃、環境改造等,如同臺灣一般社區發展協會從事的社區營造工作,“如此內容硬要扯上‘統戰’,簡直滑天下之大稽”!

在民進黨眼裡大陸幹啥都是“統戰” 這次還恐嚇上孩子了!

文章認為,臺當局對此本該抱持樂觀其成態度,但在不必要之心態的驅使下,民進黨當局卻是反其道而行;更諷刺民進黨當局面對大陸招聘臺青,不思考端出“政策牛肉”來拉住臺青西進的腳步,反而祭出各種“技術性”手段阻擾臺青西進,此種做法不只令人匪夷所思,更會平添臺青反感,加速西進腳步!

在民進黨眼裡大陸幹啥都是“統戰” 這次還恐嚇上孩子了!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