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系平台背後的思想:法家、墨家、名家

阿里系平臺背後的思想:法家、墨家、名家

各位農創的朋友,大家好,我是板磚大餘。過去我一直是在回答大家的提問。今天我想講一個話題,是我對自己的提問。

我最近在讀些書,其中有一本書是清華的教授寫的叫《戰略節奏》。他在這本書中提到我們現在整個的戰略分成了三個市場:資本市場、要素市場、產品市場。

同時我也在讀諸子百家。中國有一名非常著名的哲學家馮友蘭,有一本書叫《中國哲學史講》,他在裡面評論了中國的諸子百家。

這兩本書的聯合給了我非常大的一個啟發,我們要做起來一個平臺,尤其在農業中間做起一個平臺,必須要藉助於資本市場的一個輔助。沒有資本,你很難建立起來你的產品的市場,也就是說你的平臺為你的客戶在提供什麼樣的服務。這是產品市場。

而要素市場是指你要吸引什麼樣的用戶,你的客戶是誰,你有哪些協同方。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個資源的整合,你要整合什麼資源,來為這個平臺服務,來建立起一個生態。這是從《戰略節奏》這本書中得出的一些基本東西。

這兩本書為什麼給了我這麼大啟發?我突然腦子裡冒出一個問題:平臺的建設如果和諸子百家的思想來對應,那它要應用哪些諸子百家的思想?這些思想如何能夠促進我們的平臺更加的成功,或者反過來說哪些思想不適用於來做平臺的建設?這是我給自己拋出的一個問題,我淺顯的做一個分享,也算是對我自己思考的一個記錄。

實際上一個平臺的建立,就是這個產品的建立,我們拋卻西方的定位等戰略模型。我想講,一個平臺的建立,它首先契合的是諸子百家中的法家的思想,因為一個平臺中間的流程和規則首先就得是剛性的,它必須在平臺的內部實施法制,這是我在很多年前就觀察到的一個問題和現象。

為什麼淘寶在建立的過程中間,每隔半年一年就有很多人在淘寶的門口來靜坐,是因為淘寶改變了規則。而淘寶從來沒有屈服,所以它今天成為了偉大的平臺,這是強勢的法家思想。

而整個阿里系在做這個事情的過程中間,它有一點做的非常好。它對整個要素市場的整合、對合作夥伴的整合、對資源的整合,它是一個非常開放的態度,同時它非常好的考慮到了對方的利益。他們既尚賢又能夠交換利益,化管理為交易,這是一個典型的墨家思想。

與此同時,整個阿里系每個模塊的創始人、每個產品的負責人,他們都有非常好的宣講能力、戰略能力、講故事的能力。他們在一些形而上學的概念上和一些形而下的概念上,名實之爭是做的非常好的。

我們開句玩笑來講,他們口吐蓮花,這又體現了一種名家的思想,名家是在諸子百家中非常偏門的一個諸子的思想。他們能從很多的東西中抽離出規律,就像名家的大家惠施一樣,他把很多分散的東西能夠找到內在的規律。反過來,他們能把一個整體切割成若干個小的項目再實施。所以整個阿里系在平臺的打造上,他們具有典型的名家特徵。

最後我們歸結來看,打造一個平臺,他需要的是法家的思想、墨家的思想和名家的思想。是這樣的三個思想,而這和我們中國社會的主流儒釋道為主導的思想發生了一個非常大的衝突。儒家的思想不管講王道、還是講義、講道德在平臺的打造上都是不適合的。

道家講有無,有無相生,這種出世隱世的思想也不適合平臺的打造。在平臺的架構中間,我們需要利益交換、需要強權、需要法治。這也是為什麼在中國很多的學識很高、道德標準很高、實操能力並不強、學術理論水平比較強的人,反而很難成為很好的平臺創建者的原因

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問題,也是引發我思考的一個問題。所以回到我在做的農業上來,我在農業中更深的體會是在農業的整個經營中一定要法治,一定要擁有力量和資本。所以平臺的經營和農業中的經營,兩者就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共性。所以隨著中國大量的平臺崛起,我相信會帶來我們農業的振興和發達。

我自己也在深深的體會和感悟這個過程,農業會隨著平臺的崛起而崛起。我今天自問自答一個問題,貽笑大方,請大家姑且聽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