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的檢修方法(3)--電流法

四、電流法

電流法是通過測量電路中電流的大小來判斷電路是否有故障的方法。 在使用電流法測量時, 一定要先將被測電路斷開, 然後將萬用表串接在被測電路中, 串接時要注意紅表筆接斷開點的高電位處, 黑表筆接斷開點的低電位處。

電子產品的檢修方法(3)--電流法

電流檢查法主要用來檢查一些“疑難雜症”。

1、檢查原理

電子電路中直流工作電流的大小直接關係到對信號的放大情況。所以,電流檢查法主要是通過測量電路中流過某一測試點的直流電流的有無、大小,來判斷交流電路的工作情況,從而找出故障原因。

下面舉兩個例子來說明電流法的應用。

2、電流法應用舉例一

下圖所示的電子產品由 3 個電路組成, 各電路在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分別是 2mA、3mA 和5mA, 電路總工作電流應為10mA。現在這臺電子產品出現了故障, 檢查時首先測量電子產品的總電流是否正常, 斷開電源開關S, 將萬用表的紅表筆接開關的下端(高電位處) , 黑表筆接開關的上端(低電位處) , 這樣電流就不會經過開關, 而是流經萬用表給3個電路提供電流。 測得總電流為30mA, 明顯偏大, 說明3個電路中有電路出現故障導致工作電流偏大。 為了進一步確定具體是哪個電路電流不正常, 可以依次斷開A、 B、 C 3 處來測量各電路的工作電流, 結果發現電路1、 電路2 的工作電流基本正常, 而斷開A處測得電路3的工作電流高達25mA, 遠大於正常工作電流, 這說明電路3存在故障, 再用電阻法來檢查電路3中的各個元器件, 就可以比較容易地找出損壞的元器件。

在下圖所示的電路中, 除了可以斷開A處測電路3的電流外, 還可以通過測出電阻R上的電壓U, 再根據I=U/R的方法求出電路3的電流, 這樣做不需要斷開電路, 比較方便。

電子產品的檢修方法(3)--電流法

3、電流法應用舉例二

下圖所示電路是一個常見的放大電路, 為判斷該電路是否正常, 可測VT1的Ic, 正常時Ic應為5mA。 測量時, 在A點處將電路割開, 將萬用表紅表筆接A點的上端, 黑表筆接A點的下端, 測量出來的Ic會有3種情況: Ic>5mA(正常) 、 Ic=0mA、 Ic<5mA, 下面來分析這3種情況產生的原因。

電子產品的檢修方法(3)--電流法

(1) Ic=0mA

根據電路分析Ic=0mA有兩種可能:

一是電流Ic迴路出現開路;

二是電流Ib迴路出現開路, 使Ib=0mA, 導致Ic=0mA。電流Ic途徑(即Ic電流的迴路) : +3V→R3→VT1的集電極→VT1的發射極→R4→地。

故Ic=0mA的原因之一可能是R3開路、 VT1的集-射極之間開路或R4開路。電流Ib途徑: +3V→R1→VT1的基極→VT1的發射極→R4→地, 該途徑開路會使

Ib=0mA, 從而使Ic=0mA。 故Ic=0mA的原因之二是R1開路、 VT1的發射結開路、 R4開路。

另外R2短路會使VT1的基極電壓Ub1=0V, VT1的發射結無法導通, Ib=0mA, 導致

Ic=0mA。

綜上所述, 該電路的Ic=0mA的故障原因有R1、 R3、 R4開路, R2短路, VT1開路, 至

於到底是哪個元器件損壞, 可以用電阻法逐個檢查以上元器件, 找出損壞的元器件。

電子產品的檢修方法(3)--電流法

(2) Ic>5mA

根據電路分析Ic>5mA可能是電流Ib迴路電阻變小引起Ib增大, 從而導致Ic增大。

電流Ib迴路電阻變小的原因可能是R1、 R4阻值變小, 使Ib增大, Ic增大; 另外, R2阻值增大會使VT1的基極電壓Ub1上升, Ib增大, Ic也增大; 此外, 三極管VT1的集-射極之間漏電也會使Ic增大。

綜上所述, Ic>5mA的可能原因是R1、 R4阻值變小, R2阻值變大, VT1的集-射極之間

漏電。

(3) Ic<5mA

Ic<5mA與Ic>5mA正好相反, 可能是電流Ib迴路電阻變大引起Ib減小, 從而導致Ic也減小。

電流Ib迴路電阻變大的原因可能是R1、 R4阻值變大, 使Ib減小, Ic減小; 另外, R2阻值變小會使VT1的基極電壓下降, Ib減小, Ic也減小。

綜上所述, Ic<5mA的可能原因是R1、 R4阻值變大, R2阻值變小

4、電流法的實施方法

電子產品的檢修方法(3)--電流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