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選擇!

兩種選擇!

拯救日本航空

2009年,正當他潛心佛學、安度晚年之際,日本航空公司負債1.5235萬億日元(約1220億元人民幣)宣告破產。日本航空公司不僅是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更是日本的“翅膀”。“必須拯救這家公司”,時任首相的鳩山由紀夫登門邀請稻盛和夫出山擔任這家破產公司的董事長,幾乎所有人都為後者捏了一把汗,怕他“晚節不保”。但是,沒有想到,稻盛和夫欣然應允。
  在他的領導下,日本航空公司接受了日本政府企業再生支援機構3500億日元的資金援助。同時,各交易銀行也最終同意放棄5215億日元的債權。日本航空公司在實施一系列“重建計劃”後,在宣告破產重建的第二年,就實現了扭虧為盈。2011年,公司不僅繼續保持了黑字經營,而且純利潤高達1866億日元。2012年9月,日本航空公司在東京證券交易所再次上市,宣告:我回來了!
  1962年以來,日本政府的企業再生支援機構協助破產企業重建數,總共有138家,其中有將近半數的59家企業在重建過程中最終消亡,而重新獲得上市的企業只有9家,而且從著手重建到上市的最短時間,也花了7年多。對比而言,日本航空公司的復活,的確是個奇蹟。

  是什麼讓日本航空在短短的時間裡鳳凰涅槃獲得重生?公司上市後的第二個月,筆者有幸當面聆聽了稻盛和夫的親述。
  稻盛和夫說,如果一定要說到秘密的話,這秘密有5個。
  第一,是零工資的奉獻給了全體員工很大的精神鼓勵。“我接受政府的邀請出任公司董事長時,已是快80歲的老人,在許多的員工眼裡,我是他(她)們的爺爺、父親或叔叔,我一生與日本航空公司沒有什麼關係,卻願意不領一分錢的工資為日本航空公司的重建奉獻最後的力量,給了全體員工一個很好的榜樣。”
  第二,按照政府再生支援機構的重建要求,日本航空要裁一部分員工,但是,同時也要保護更多的員工能夠繼續留在公司裡工作。“我之所以答應政府的邀請到日本航空公司來擔任董事長,是認識到不能讓它倒閉,不能讓它影響日本經濟,儘可能地保住更多人的工作機會。”
  第三,擔任董事長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明確日本航空公司的經營目標,並將這一目標反覆向全體員工傳達,讓每一位員工時刻牢記自己要做什麼,公司要做到什麼。“這一做法,與我創建和經營京瓷公司、KDDI公司一樣。我覺得,只有把員工的幸福放在第一位,大家團結一心,經營者與員工的心靈產生共鳴,企業才能走出困境,才能獲得健康發展。”

  第四,在日本航空公司,用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人生觀,對企業進行改革,尤其是對“官僚體制”進行了徹底的改革。“我首先對企業的經營服務意識進行了改革。制定了40個項目的服務內容,讓員工和我一起擁有共同的價值觀,擁有共同的經營理念,做到"物心兩面"一致,形成了日本航空公司新的企業理念。”
  第五,對於公司內部經營體制實施了改革,實行了航線單獨核算制度,並確定了各航線的經營責任人。“統計工作實施速報制,各個部門的數據做到即有即報,公司詳盡的經營報告做到了一個月內完成,以便讓經營班子隨時掌握公司的經營實況。”

兩種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