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欲望照進現實,本性便顯現出來

當慾望照進現實,本性便顯現出來

領讀人|淺墨 ·主播 | 李斌

當慾望照進現實,本性便顯現出來

當慾望照進現實,本性便顯現出來

親愛的共讀書友,今天邀請大家一起共讀《雕題國的寶藏》最後一部分(長股國的奇技)。

鹽是人每天食用的生活必需品。長汀地方雖小,鹽價卻高得離譜,賣到六十文一斤,足足是成本價的六倍之多。不少百姓都吃不起官鹽,只能偷偷去買私鹽,甚至因為當眾搶鹽而被處刑。

這天,宋慈找鹽商賈倫來商量一下如何降低鹽價,可誰知賈倫將宋慈請去看戲,絕不開口提鹽價的事。再不然就是推三阻四,說送鹽費用高,實在是不能降價。

就在氣氛僵持之時,門外突然有人報案,報案人盧勝的女兒小翠於今日中午失蹤,街坊四鄰都說看見來了一頂二人抬的小轎子停在盧勝家門口,把小翠接走了。

經過調查,此事是流氓胡二想要賺些錢,於是迷暈了小翠,將她放進轎子裡抬進賈倫府中賣給夫人賈王氏當丫鬟。誰知小翠抵死不從,眾人只得將小翠暫時關到小樓上。誰曾想,送飯的婆子再次打開房門的時候,發現小翠已經死了。

原來管家宋義因為賈倫搶走了自己的青梅竹馬宋瓊,還強娶為妻,不禁怒火叢燒,心生一計。他夜裡潛入房中將小翠殺死,並且將小翠的屍體推下二樓,偽造了小翠意外墜亡的現場。按理說,出了這種事應該向縣衙報備複查,但賈倫剛剛因為鹽價的事情與宋慈鬧得不愉快,他怕宋慈此時故意找自己麻煩。

宋義趁機為賈倫出主意,不如將小翠的屍體用石頭綁上沉入江中,神不知鬼不覺,以後慢慢再作打算。而宋義沉屍的時候,故意將繩子綁松,好讓屍體儘快浮上來,這樣屍體被發現,賈倫絕對脫不了干係。這樣,宋義就達到他奪回愛人,搶走家產的目的。

當慾望照進現實,本性便顯現出來

當慾望照進現實,本性便顯現出來

遇到這樣的事,宋慈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為官的權利,認定賈倫是殺害小翠的兇手,然後藉機好好“敲詐”他一番,強迫他降低鹽價最終也為百姓做了好事。可如果宋慈真的如此辦事,就對不起後世對他的讚譽了。

古人講究做人要“以德律己者聖,以德律人者賊。”宋慈既沒有在賈員外得勢的時候阿諛奉承,反而為了長汀百姓敢於說真話;也沒有在賈倫疑似殺人兇手的情況下,因為之前自己與賈倫有不愉快,就直接輕率決定,反而力排眾議,不斷尋找證據,不冤枉一個好人。

經過反覆查驗現場後,宋慈可以確定小翠不是從樓上摔死的,而是有人殺死她後故意將她推下二樓。當日的驗屍格目(一種類似於檢驗報告的輔助文件)上有記錄:小翠腦後傷口之內皮肉翻卷,深淺不一,最深處超過五分可見白骨,摔在平平的石板上不可能形成這樣的傷口。

所以,她一定是因鈍器擊打才死亡的。樓上出入口有兩個,大門被鎖住,只有賈倫有鑰匙,兇手無法從大門進入,只好在窗戶上想辦法。宋慈發現小樓草叢中有個深一寸,直徑一寸的土坑。這土坑正是兇手踩高蹺留下的痕跡。而當時在場的婆子,管家宋義,賈倫三人。

經過調查,宋慈發現宋義原本不是本地人,他是長股國的後人。長股國的人都擅長高蹺,《山海經》中有“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的記載。故而最後可以斷定宋義才是真正的幕後黑手。

當慾望照進現實,本性便顯現出來

當慾望照進現實,本性便顯現出來

眾所周知,想要判斷一個人是好是壞,善惡與否,不是看他平時如何帶上面具,扮演著社會中一個完美的角色,而是要看他在意料之外的處境下,會做出什麼來。當慾望照進現實,你曾經默默希望的事終於“夢想成真”,人的本性,便從日常中的影子下走出來,就像是往日裡藏在心海里的蓮花,終有一天會從水面上升起。而宋慈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公平正義,毫不偏私。

大儒張載有名的橫渠四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本來是針對社會現象發出的呼籲,但對於後世的我們為人處世上也是有異曲同工之妙。人這一生,就像這世間山海相接,巍巍高山,負重前行。無論身處何地,做任何事,不求能達到像張載提出的如此大志願之境界,也要做到問心無愧,坦蕩地活在這天地間。

羅曼•羅蘭談書說:每個人不是讀書,是在讀他們自己。《雕題國的寶藏》告一段落,希望你看完這些文章,可以有所收穫。只要有些許感悟,於我,於本書而言,便沒有白白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