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亮點解碼上半年內蒙古國企國資改革發展「成績單」

8月29日上午,自治區國資委召開新聞發佈會,通報2018年上半年自治區國企國資改革發展情況。記者在會上了解到,上半年,自治區持續鞏固國有經濟運行良好態勢,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國資監管體制機制改革,各項工作呈現出諸多亮點。自治區國資委相關負責人稱,將努力完成今年總體盈利20億元以上的目標任務,力爭開創自治區國企國資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十大亮點解碼上半年內蒙古國企國資改革發展“成績單”

亮點一:

出資監管企業質量效益持續提高

1-7月,自治區國資委出資監管企業完成營業收入920億元,同比增長12.1%;實現利潤13.3億元,增盈14億元,各主要指標均好於近年同期,創近年來最好水平,14戶出資監管企業10戶實現盈利。

亮點二:

重點骨幹企業企穩向好

1-7月,包鋼集團完成營業收入440億元,同比增長20.3%;實現利潤8.1億元,增盈7.5億元。

亮點三:

重點項目建設穩步推進

上半年,自治區國資委出資監管企業完成投資48.6億元。其中,內蒙古電力公司主配網工程完成投資28.3億元,內蒙古能建積極籌備建設上海廟至山東特高壓輸電通道配套電源2×100萬千瓦煤電項目。

亮點四

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

認真貫徹中央“1+N”改革頂層設計,緊密結合自治區實際,完善並形成了自治區國企改革“1+37”政策體系。自治區國資委出資監管企業全部完成了公司制改革,其中10戶建立了董事會,6戶建立了專門委員會,董事會職權得到進一步落實。

亮點五:

穩步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會同發改委指導包鋼集團做好國家第三批混改試點工作,目前,包鋼集團混合所有制資產已佔到企業總資產的66%。加快推動華宸信託公司、蒙能新能源公司等企業通過股權轉讓、增資擴股等方式,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初步確定3家員工持股試點子企業,正在制定方案和進行混改準備工作。

亮點六:

風險管控得到有效加強

制定債務風控指標體系,將3戶高負債企業降負債任務列入2018年度考核目標,要求企業多措並舉降槓桿減負債。 1-7月,出資監管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72%,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

亮點七:

加快推進“殭屍企業”和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工作,加快推進剝離企業辦社會職能工作

目前自治區國資委出資監管企業中有24戶“殭屍企業”已基本完成處置方案制定工作,上半年各出資監管企業公開處置低效無效資產9.38億元。全區89.3%的國有企業已簽訂“三供一業”框架移交協議,其中區屬企業達到94%。

亮點八:

加快改革試點拓展深化

9項改革試點有5項已按期完成,改組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落實董事會職權等4項改革試點正在加快推進;選取5戶區屬企業參加了國務院國資委組織的全國國有企業綜合改革“雙百行動”。

亮點九:

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取得新進展

全力推進首批26戶區屬企業的脫鉤改革工作,目前已有4戶企業完成了脫鉤改革,納入了集中統一監管體系;17戶企業完成了委託監管協議簽訂,正在進行出資人工商變更。

亮點十:

有效維護國有股權權益,確保國有資本保值增值,1-7月,國資運營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34.2%。積極推進包鋼、蒙能集團改組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工作。

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李卓

校對:馬駿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