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光起:創業公司如何利用「馬太效應」快速成長

史光起:創業公司如何利用“馬太效應”快速成長

史光起:創業公司如何利用“馬太效應”快速成長

在《聖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國王給了三個僕人每人10個金幣,約定一個月後看誰手裡的金幣更多,結果第一個僕人賺了100個金幣回來,國王認為他很能幹,就又賞賜了他100個金幣並委以重任,第二個僕人賺了50個金幣回來,國王就又賞賜了他50個金幣,最後一個僕人害怕金幣減少,把金幣埋了起來,回來時還是那10個金幣,國王覺得他沒有才能,收回了他的金幣,還把他趕走了。

史光起:創業公司如何利用“馬太效應”快速成長

這是一個幾千年前的寓言,卻真實地存在於我們今天的現實世界裡。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把這種現象定義為“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可以歸結為兩種狀態——一種是良性循環狀態,一種是惡性循環狀態。很多人想置身事外,不參與其中,殊不知,不管你願不願意,參不參與,都已經被迫處於“馬太效應”的良性循環或惡性循環之中。踏上良性循環的軌道,就會藉助“馬太效應”的勢能助推你發展的更快,如果落入了惡性循環的軌道,會讓你本來擁有的力量都無法發揮出來,步伐越來越慢,慢慢會和“馬太效應”中另一端的差距越拉越大。這個道理想必大家都懂,可是,如何步入上升的良性循環軌道呢?

史光起:創業公司如何利用“馬太效應”快速成長

我認為,首先應該在最初階段集中資源與力量,力爭領先,這是馬太效應的關鍵環節,也是良性循環的啟動鍵!在市場競爭中,一個行業內初期能夠領先的公司很容易獲得資本的青睞,進而一騎絕塵,把其他競爭者遠遠的甩在後面,而後面的競爭者則從最初的難分伯仲,快速淪為生存都很艱難的邊緣公司。所以,往往每個行業中的第1名,市場份額都是第2——5名的總合,而前5名的市場份額加起來又會佔到整個行業的80%以上。在互聯網與新興行業裡,這種強者恆強的情況更加嚴重,往往一個領域裡只有一家獨大。“馬太效應”在這些領域裡的特性更加明顯。認清早期優勢的重要性後,我們就該集中資源,在初期階段快速發展。在這個階段,承擔一定風險,比中後期承擔風險更有意義和效果。

史光起:創業公司如何利用“馬太效應”快速成長

當然,就算知道了要早期形成先發優勢,但是,如果客觀條件與自身能力限制,大部分公司還是有沒能力領先的。這時候就要通過細分需求來找到自己的優勢所在,創造一個能夠領先的環境。例如,手機行業競爭激烈,在三星、蘋果的壓力下,國產手機很難獲得領先優勢,於是,國產手機通過細分市場需求,找到了“拍照效果最好的手機”“待機時間最長的手機”“音樂手機”等自己能擁有優勢的細分市場,而後在這個細分領域保持絕對領先,一樣獲得了“馬太效應”的助益。

史光起:創業公司如何利用“馬太效應”快速成長

如果在現有市場中找不到領先優勢的話,甚至可以創造一個新品類,使其成為自己的優勢戰場。比如UBER就是在出租車牢牢把控著短途出行市場的情況下,開創出了網約車新行業,並形成了遙遙領先的市場格局,在中國出行領域,滴滴也是一路領先,成為了行業獨角獸。

新行業的開創並不能僅僅看自己擅長什麼、能做什麼,更要看市場需要什麼,只有“需求”和“能力”相匹配後,這才是一個成立的新市場。切忌閉門造車,自娛自樂,也要避免不自量力,開創了市場,卻為別人做了嫁衣,這在市場中都是非常常見的情況。

史光起:創業公司如何利用“馬太效應”快速成長

總結:搭上“馬太效應”順風車的關鍵有三點:1、讓自己在初期階段儘可能創造領先優勢;2、如果不能領先,就找一個自己有優勢,能領先的細分市場,甚至是創造一個新市場;3、細分或創造市場的依據是消費者的需求。

作者簡介:美國Tutti Frutti餐飲連鎖中國區CEO、清華大學EMBA總裁班特聘講師。連續創業者。

更多相關資訊請新浪微博搜索:史光起,或點擊上方關注,與作者互動交流。

關注微信(shiguangqi66)後點擊菜單“學習資料”,送26G企業家、高管創業、職場、營銷、管理類電子書及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