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見聞—浙江(慈谿鳴鶴古鎮)


鳴鶴古鎮位於寧波市慈溪市觀海衛鎮南部,鳴鶴是一個千年古鎮,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是慈溪市目前唯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鎮。

古鎮依山成街、因河成鎮、鎮邊有寺,漁耕人家枕河而居。鳴鶴其名字的由來是與唐初時當地虞氏望族有關。唐代大書法家虞世南的孫子虞九皋,字鳴鶴,青少年時文才為人們所推重。

在唐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虞九皋中進士,可惜及第不久,在長安英年早逝,家鄉人為紀念他,就用的"鳴鶴"字來命名這裡。鳴鶴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山水風光秀美。素有"鶴皋風景賽姑蘇"的美譽。

和國內其他古鎮依河而建不同,鳴鶴古鎮依白洋湖而建,並緊臨五磊山風景區,是名副其實的山水古鎮,古鎮內的古建築多為豪宅,為鳴鶴葉氏經營國藥業發家制富後所建。

古鎮有許多建築精美的古橋樑,構成江南特有的"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境。



古鎮主要有三條長街組成,分別為上街,中街,下街,以中街最盛,它曾是鳴鶴的精華,承載了千年來古鎮的所有輝煌,長約1500米,是昔日三北歷史上的商肆繁華之地。



長街廊棚相連,河中舟楫泛泛,兩岸商鋪鱗次櫛比,粉牆黛瓦舉目可見。



坐落於鳴鶴古鎮白洋湖畔的金仙寺,素有"以山而兼湖之勝"的美譽。金仙寺背靠禹王山,南臨白洋湖。初建於南朝梁大同年間(535年~545年),至今已有 1400餘年歷史。

金仙寺內景。

1942年,浙東抗日武裝在金仙寺成立了第三戰區三北遊擊司令部,寺院成為抗日活動的重要場所。

寺內天王殿、大殿、玉佛殿等建築巍巍壯麗,寺前有七座石塔立於湖水之中,別具風致。

它雖經歷一千多年的風雨滄桑,但總體格局依然清晰,古樸雅緻,風韻猶存。展現了“鶴皋山水賽姑蘇”的特色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