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行業典型事故及相關防範要點——危化品

點擊上方“雲浮安監”關注我們

十六大行業典型事故

及相關防範要點

危化品安全事故防範要點(一)

十六大行业典型事故及相关防范要点——危化品

典型案例

2018年7月12日18時50分左右,宜賓市江安縣陽春工業園區一科技有限公司發生一起爆燃事故,造成1 9人死亡、1 2人受傷。據瞭解,該公司主要生產化工產品,事發時正值工人換班時間。

化工企業如何預防爆炸事故?

控制與消除火源

1明火

(1)工業生產中的明火主要指生產過程中的加熱用火、維修用火及其他火源。

(2)加熱易燃物質時,應儘量避免採用明火而採用蒸汽或其他載熱體。如果必須採用明火,設備應嚴格密閉,燃燒室應與設備分開或妥善隔離。

(3)在有火災、爆炸危險的車間內,儘量避免焊接作業,進行焊接作業的地點要和易燃易爆的生產設備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如需對生產、盛裝易燃物料的設備和管道進行動火作業時,應嚴格執行有關規定,確保動火作業的安全。

(4)煙囪飛火和汽車、拖拉機的排氣管噴火,都能引起可燃物的燃燒、爆炸。因此,爐膛內燃燒要充分,煙囪要有足夠的高度;汽車、拖接機的排氣管上要安火星熄滅器等。

2摩擦與撞擊

機器軸承等轉動部位的摩擦、鐵器相互撞擊或鐵製工具敲打混凝土地坪等都可能產生火花,當管道或容器破裂後物料噴出時也可能因摩擦而起火。因此要採取以下措施:

(1)軸承要及時注油,保持良好的潤滑,並經常清除附著的可燃汙垢。

(2)安裝在易燃易爆場所的易產生撞擊火花的部件,如鼓風機上的葉輪等,應採用鋁銅合金、鈹銅錫或鈹鎳合金;撞擊工具用鈹銅或鍍銅的鋼製成;使用特種金屬製造的設備應採用惰性氣體保護等。

(3)為防止金屬零件隨物料進入設備內發生撞擊起火,可在粉碎機等設備上安設磁鐵分離器清除物料中的鐵器。

(4)搬運盛有可燃氣體或易燃液體的容器、氣瓶時要輕拿輕放,嚴禁拋擲,防止相互撞擊。不準穿帶釘子的鞋進入易燃易爆車間。特別危險的場所內,地面應採用不發生火花的軟質材料鋪設。

3電器火花

電火花是引起火災爆炸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根據爆炸和火災危險場所的區域等級和爆炸物質的性質,對車間內的電氣動力設備、儀器儀表、照明裝置和配線等,分別採用防爆、封閉、隔離等措施。防爆電氣設備的選型等要遵照有關標準執行。

4其他火源

要防止靜電、雷電引起的災害:要防止易燃物料與高溫的設備、管道表面相接觸;高溫表面要有隔熱保溫措施。

危險物品的處理

1

首先應儘量改進工藝,以火災爆炸危險性小的物質替代危險性大的物質。

2

對於物質本身具有自燃能力的油脂,遇空氣能自燃的物質以及遇水能燃燒爆炸的物質,應採取隔絕空氣、防水、防潮或採取通風、散熱、降溫等措施,以防止物質自燃和爆炸。

3

相互接觸會引起爆炸的兩類物質不能混合存放,遇酸、鹼有可能發生分解爆炸的物質應防止與酸鹼接觸,對機械作用較為敏感的物質要輕拿輕放。

4

根據物質的沸點、飽和蒸汽壓,確定適宜的容器耐壓強度、貯存溫度及保溫降溫措施。

5

對於不穩定物質,在貯存中應添加穩定劑。例如,含有水分的氰化氫長期貯存時會引起聚合,而聚合熱又會使蒸汽壓上升導致爆炸,故通常加入濃度為0.01%~0.05%的硫酸等酸性物質做穩定劑。丙烯腈在貯存中易發生聚合,為此必須添加穩定劑對苯二酚。

6

液體具有流動性,因此要考慮到容器破裂後液體流散的問題。

工藝參數的安全控制

工業生產中,嚴格控制各種工藝參數,防止超溫、超壓和物料洩漏是防止爆炸的基本措施,對可能發生反應失控的場合尤為重要。

1溫度控制

不同的化學反應均有其最適宜的反應溫度,正確控制反應溫度不但對於保證產品質量、降低消耗有重要意義,而且也是防火防爆所必須的。

溫度過高,可能引起劇烈反應而發生衝料或爆炸,也可能引起反應物分解著火。溫度過低,有時會使反應停滯,而一旦反應恢復正常時,則往往會由於未反應物料過多而發生劇烈反應甚至爆炸。

2壓力控制

壓力升高常常導致一些爆炸事故發生。壓力升高時常伴隨著溫度升高,它可能是一些異常反應和故障的徵兆,因此在控制適當壓力的同時要及時分析造成壓力波動的原因,儘早地排除壓力升高或降低的故障,消除事故隱患。

此外,也要注意採取嚴格措施,防止高壓氣體竄入低壓系統。為了避免設備超壓,安全裝置也是必不可少的,並應加強檢查與管理,保證配備的安全裝置動作可靠。

3投料控制

(1)投料速度

對於放熱反應過程,加料速度不能超過設備的承受能力,否則會使溫度急劇升高並可能引發一些副反應。

(2)物料配比

反應物料的配比要嚴格控制,要準確地分析、計量反應物的濃度、含量及流量等。

(3)加料順序

按照一定的順序加料不僅是工藝的需要,而且也往往出於對安全的考慮。

(4)原料純度

有許多化學反應,往往由於反應物料中的雜質而造成副反應,導致火災爆炸。因此,生產原料及中間產品等均應有嚴格的質量檢驗制度,保證原料的純度。

4防止跑、冒、滴、漏

(1)生產過程中物料的跑、冒、滴、漏往往導致易燃易爆物料擴散到空間,從而引起火災爆炸,因此要注意防止設備內外的跑、冒、滴、漏。

(2)閥門內漏、誤操作是造成設備內漏的主要原因,除了加強操作人員的責任心、提高操作水平之外,還可設置兩個串連的閥門以提高其密封的可靠性。

(3)注意設備外部的洩漏包括管道之間及管道與管件之間連接處的靜密封的洩漏,閥門、攪拌及機泵等動密封處的洩漏,以及因操作不當、反應失控等原因引起的槽滿溢料、衝料等。

(4)為了防止誤操作,對各種物料管線要塗以不同的顏色以便區別,採用帶有開關標誌的閥門,對重要閥門採取掛牌、加鎖等措施。

5緊急情況停車處理

(1)當突然發生停電、停水、停氣時,裝置需要緊急停車。

(2)在自動化程度不夠高的情況下,緊急停車處理主要靠現場操作人員,因此要求操作人員沉著、冷靜,正確判斷和排除故障。

(3)要進行事故演習,提高應付突發事故的本領。

(4)要預先制定突然停電、停水、停汽時的應急處理方案。

系統密閉與惰化

1系統密閉

(1)為了防止易燃氣體、液體和可燃粉塵自裝置中外洩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應該使設備密閉。

(2)對於在負壓下操作的裝置,為了避免空氣吸入,同樣需要密裝化作業。

(3)為了保證良好的密閉性能,系統內應儘量減少法蘭連接,儘量縮短管道長度,危險物料的輸送管道應採用無縫鋼管。

(4)在負壓操作的系統中,當打開閥門或進行其他操作時,要防止外界空氣進入系統而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打開閥門之前,採用惰性氣體保護的方法,可以避免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惰化

可燃氣體或粉塵發生爆炸的三個必要條件是:可燃物體、氧氣和火源。上述三個條件中只要缺少一個,就不可能發生爆炸。用惰性氣體取代空氣中的氧,從而達到防止爆炸的目的,這個過程稱之為惰化。

通入惰性氣體時,要使裝置裡的氣體充分混合均勻。在生產過程中要對惰性氣體的流量、壓力或氧濃度進行檢測。

通風

1

通風時,如空氣中含有易燃易爆氣體,則不應循環使用。

2

在有可燃氣體的廠房內,排風設備和送風設備應有獨立分開的通風機室。

3

排放可燃氣體和粉塵時,應避免排風系統和除塵系統產生火花。

4

通風管道不應穿過防火牆等防火分隔物,以免發生火災時,火勢順管道通過防火分隔物而蔓延。

化工企業如何預防閃爆事故?

閃爆,就是當易燃氣體在一個空氣不流通的空間裡,聚集到一定濃度後,一旦遇到明火或電火花就會立刻燃燒膨脹發生爆炸。閃爆突發性強,火災危害性大,事發之前常無明顯徵兆,從發生到結束的整個反應過程甚至不到0.1秒,根本不給人們反應的時間。

預防閃爆事故,要在控制引爆源上下功夫,主要有六點:

1

清除著火源.

2

切斷危險電源。

3

關閉所有現場人員的通訊工具。

4

控制好管道內及裝車時的流速,防止產生靜電。

5

控制好工藝指標及溫度,利用好廢氣回收系統,減少無組織排放的氣體。

6

做好設備、塔器及裝車車輛的靜電接地。

(二)

十六大行业典型事故及相关防范要点——危化品

典型案例

2017年6月28日,寧波一公司生產主管胡某看到車間地面有較多油汙,於是安排員工用噴槍水清潔劑打掃地面,結果打掃過程中真空鍍膜車間突然發生爆燃,7名員工均被不同程度燒傷。

有機溶劑使用中的常見隱患

1

有機溶劑易揮發,使用有機溶劑清洗機器設備時,遇到靜電、火花容易引發火災甚至爆炸事故。

2

有機溶劑過量儲存或儲存不當。根據規定,生產場所存量不應超一晝夜使用量,而儲存不當,也容易導致事故發生及環境汙染。

3

通風排氣系統不符合要求。在密閉或半密閉的空間內使用有機溶劑,沒有設置符合規範要求的通風排風設備,會導致可燃氣體聚集,引發事故。

4

使用非防爆電氣設備。比如,非防爆電氣開關在打開或閉合時容易產生電火花,這就為清潔劑揮發氣體爆燃提供了火源,為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

5

使用有機溶劑造成人員中毒。有機溶劑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麻醉作用。接觸人員若不採取有效防護措施,容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

有機溶劑安全使用措施

1

對有機溶劑的儲存容器應儘可能做好密閉工作,儘量避免敞口操作,杜絕滴漏跑冒,減少有機溶劑揮發氣體散發,同時也要防止外部空氣進入設備容器內部形成爆炸性氣體混合物。

2

生產或使用有機溶劑時,車間與倉庫需設置消除靜電設施,並使用防爆燈具、電氣開關。

3

加強環境通風換氣,對車間實行全面通風,合理設置排風設備,有效降低環境內稀釋溶劑濃度。

4

有機溶劑必須存放在專門的倉庫內,避免日光直射和高溫環境,遠離火源和氧化劑。

5

儘量使用低毒(無毒)溶劑替代高毒(低毒)溶劑,對使用易燃易爆物崗位設立應急報警裝置和應急救援設施。

(三)

十六大行业典型事故及相关防范要点——危化品

加油站有哪些安全隱患?

1

高溫天氣,加油站內油氣蒸發加劇,空氣中油蒸氣濃度較高,此時管溝內的油氣分子在明火下極易引發火災和爆炸事故。

2

持續高溫,加之用電負荷過大,可能導致線路老化,引起線路起火,導致火災。

3

持續乾旱時期,大電網拉閘限電,加油站發電室連續發電造成高溫,極易引起線路起火,引發火災。

4

持續乾旱,地表乾硬,此時如遇暴雨,極易引起山洪暴發,小則油站油罐漂浮,管線拉斷,油品跑冒,大則油站被淹或被沖毀,造成巨大損失。

如何預防這些隱患變成安全事故?

1

加強安全教育。引導員工正確認識災害天氣的危害,加強員工應急消防演練,使廣大員工都能熟練掌握和運用消防器材,瞭解應急處置措施。

2

車輛進站加油時,員工要嚴格執行加油規程,特別提醒熄火加油,嚴禁吸菸、站內接打手機等危險動作,嚴禁敲打鐵器,嚴禁直接向塑料壺加油,嚴禁在強雷電時進行加油和卸油工作,嚴禁隨意挪動消防器材等,確保操作動作規範化。

3

加強對電氣設備的全面安全檢查。重點檢查設備線路絕緣情況、有無接地線、開關插座等是否超負荷、使用是否符合規範等,還要經常對卸油靜電接地觸點除鏽,確保接點導電性能良好。

4

配備充足的防洪物資,如鐵鍁、沙袋、雨衣、雨鞋等,並組織員工對本站的排水渠道進行清理、疏通;對排水設施設備進行維護保養,確保在發生汛情時能夠正常使用。

5

做好對不安全因素的排查。加強對設備、設施的檢查,特別是加油站高空附屬物和室外懸掛物。

6

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加強對加油站的檢查,按照技術規範對油罐進行噴淋降溫,加強夜間巡查頻次;避免在高溫時段向大容積的敞口容器內加註汽油,減少油氣揮發。卸油操作時必須連接好靜電接地裝置,避免引發事故。

(四)

十六大行业典型事故及相关防范要点——危化品

典型案例

2018年6月28日凌晨2時許,安徽境內S102線潁上縣境內100KM+700M處發生一起兩貨車追尾相撞事故,其中一輛油罐車汽油洩漏起火引燃車輛及路邊民房,造成現場2人、民房內6人共8人死亡,4人受傷。

油罐車安全運輸6大注意事項

控制可燃物

1

必須杜絕油罐車儲油容器溢油。對在油罐車裝卸油品操作中發生的跑、冒、滴、漏、溢油,應及時清除處理。

2

油罐車卸載貨物後嚴禁將油汙、油泥、廢油等倒入下水道排放,應收集放於指定的地點妥善處理。

3

油罐、庫房、泵房、髮油間以及油品調和車間等建築物附近,要清除一切易燃物。

4

油罐車保養和維護用過的沾油棉紗、油抹布、油手套、油紙等物,應置於工作間外有蓋的鐵桶內,並及時清除。

斷絕火源

1

嚴禁攜帶火柴、打火機或其他火種進入油庫和油品儲存區、油品收發作業區。嚴格控制火源流動和明火作業。

2

油庫內嚴禁煙火,修理作業必須使用明火時,一定要申報有關部門審查批准,並採取安全防範措施後,方可動火。

3

汽車、拖拉機入庫前,必須在排氣管口加戴防火罩,停車後立即熄滅發動機,並嚴禁在庫內檢修車輛,也不準在作業過程中啟動發動機。

4

鐵路機車入庫時,要加掛隔離車,關閉灰箱擋板,並不得在庫區清爐和在非作業區停留。

5

油輪停靠碼頭時,嚴禁使用明火。禁止攜帶火源登船。

防止電火花引起燃燒和爆炸

1

油庫及一切作業場所使用的各種電器設備,都必須是防爆型的,安裝要合乎安全要求,電線不可有破皮、露線及發生短路的現象。

2

油庫上空,嚴禁高壓電線跨越。儲油區和桶裝輕質油庫房與電線的距離,必須大於電杆長度的1.5倍以上。

3

通入油庫的鐵軌,必須在入庫口前安裝絕緣隔板,以防止外部電源由鐵軌流入油庫內發生電火花。

防止金屬摩擦產生火花引起燃燒和爆炸

1

嚴格執行出入庫和作業區的有關規定。禁止穿釘子鞋或掌鐵的鞋進入油庫,更不能攀登油罐、油輪、油槽車、油罐汽車和踏上油桶,並禁止騾馬和鐵輪進入庫區。

2

不準用鐵質工具去敲打出容器的蓋;開啟大桶蓋和槽車蓋時,應使用銅扳手或碰撞時不會發生火花的合金扳手。

3

在庫房內應避免金屬容器相互碰撞,更不能在水泥地面上滾動無墊圈的油桶。

4

油罐車油品在接卸作業中,要避免接卸鶴管在插入和拔出槽車口或油輪艙口時碰撞。凡是有油氣存在的地方,都不能碰擊鐵質金屬。

防止油蒸汽積聚引起燃燒和爆炸

1

未經洗刷的油桶、油罐、油箱以及其他儲存容器,嚴禁修焊。洗刷後的容器在備焊前要打開蓋口通風,必要時先進行視爆。

2

庫房內儲存的桶裝輕質油品,要經常檢查,發現滲漏及時換裝。桶裝輕質油的庫房、貨棚和收發間應保持空氣流動。

3

地下、山洞油罐區,嚴防油品滲漏,要安裝通風設備,保持通風良好,避免油氣積聚。

運輸防撞防洩漏

1

儘量將罐體的外接口安排在簡體兩端的封頭部位,因為這個部位不容易受到撞擊。

2

閥門應儘量採用內置式,以減少閥門伸出簡體的部分,減輕或免受撞擊。

3

槽罐車閥門伸出簡體部分要有足夠強度的護欄加以保護避免閥門受到撞擊。

4

對盛裝高度和極度危害毒性介質的罐車,在進出閥門較集中部位安裝洩漏報警器。

5

對盛裝高度和極度危害毒性介質的罐車,應增設緊急堵漏裝置,萬一有毒介質洩漏也能採取緊急堵漏措施。

(五)

十六大行业典型事故及相关防范要点——危化品

危化品使用注意事項

1

工廠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定期組織職業病體檢。

2

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3

如果長期接觸正己烷,在工作時要使用防護設備,建議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化學安全防護眼鏡、橡膠耐油手套和穿防靜電工作服。

4

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蒸氣洩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接觸。

5

灌裝時應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裝置,防止靜電積聚。

6

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洩漏應急處理設備,注意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7

如果不幸被感染,皮膚感染處用大量流動清水清洗,眼部可用溫水沖洗。

8

如果不小心口服,量不大者不一定要洗胃,可口服活性炭,必要時可用瀉鹽。

夏季危化品安全儲存注意事項

1

要有合格的危化品倉庫。危化品倉庫應選用不導熱的耐火材料,屋簷要適當加長,以阻止陽光射入倉庫;庫牆要適當加厚,常開窗,採用間接通風洞,設置雙層門,雙層屋頂;窗玻璃漆成藍色或選用磨砂玻璃。

2

危險化學品要分類存放。嚴禁把各種性質互相牴觸、滅火方法不同、容易引起自燃的物品混放在一處。

3

要嚴格控制溫度。可為倉庫設貯水屋面或在倉庫屋面上設置冷卻水管,以及在倉庫屋頂鋪石麻袋。根據物品性質和包裝情況,可在倉庫地面上澆井水、放冰塊,有條件的還可安裝空調進行降溫。

4

對露天堆場和貯罐採取降溫措施。桶裝的易燃液體,應放在建築物內,以防太陽直接照射。在特殊情況下需要臨時露天存放的,應採用不燃材料搭建遮陽棚。貯罐項部應設置降溫裝置,需要時開啟冷卻水泵進行噴淋降溫。貯罐也不能裝得太滿,需留出5%~10%的容積空間。

5

應有防雷設施。危化品倉庫一般與周圍的其它建築物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倉庫周圍就形成了空曠地帶,容易遭受雷擊,因此要安裝避雷裝置,以防止雷擊而引起火災事故。

6

加強安全管理。管理危化品倉庫的人員必須經過消防安全培訓並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庫管人員要定時對倉庫進行巡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