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稱讚過並且最嚮往的地方,只可惜沒機會前往了

文章開始之前,讓我們先來看一張圖片。
李白稱讚過並且最嚮往的地方,只可惜沒機會前往了


大家可能不認識,那麼就由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黃金臺,亦稱招賢臺。其遺址在今河北省保定市定興縣北章村。黃金臺是戰國時期燕昭王為了招賢納士而修建的。幾千年來,為歷代名士所稱頌,許多文人更是對其仰之萬分,紛紛作文來借黃金臺的典故來抒發自己的感情。
李白稱讚過並且最嚮往的地方,只可惜沒機會前往了

就連“詩仙”李白也借用黃金臺的典故​來抒發自己的感情。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仔細欣賞品味一下,李白這首作品吧。

《古風五十九首(其十五)》唐 李白

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臺。

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

奈何青雲上,棄我如塵埃。

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

方知黃鵠舉,千里獨徘徊。

看完這首詩文,大家是否理解了其中的深意呢?如果沒有,那麼接下來,請大家來看看,小編給的解釋。
李白稱讚過並且最嚮往的地方,只可惜沒機會前往了

此詩借燕昭王築黃金臺延郭隗、樂毅、劇辛、鄒衍之典故感嘆當時“步入青雲”的官僚們,把“我”棄入塵埃之中。同時鞭撻了統治者用珠玉去買笑歌,用糟糠去養賢士的歷史現實。自己在這種現實生活中終於醒悟了:禮賢下士、招賢納才的風尚像飛去的黃鵠無影無蹤了。作為有遠大抱負的詩人,唯有徘徊嘆息了。
李白稱讚過並且最嚮往的地方,只可惜沒機會前往了

看來,李白之所以寫這首詩也正是因為自己的這種情感極想借物來抒發吧。而且,我們也可以看出來,李白是多麼嚮往黃金臺,又多麼渴望能有一個像燕昭王那樣求賢若渴的君主來賞識他。可惜的是李白生不逢時,他到不了黃金臺,也沒有燕昭王能賞識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