塗在面部的化妝品,皮膚能「吸收」多少?

塗在面部的化妝品,皮膚能“吸收”多少?

消費者在評價一款護膚品時,吸收能力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不過,大部分小夥伴對吸收的理解都有偏差,消費者所說的“吸收”難道真的被皮膚吸收了嗎?化妝品是不是隻有被皮膚吸收才可以發揮作用?甄垚今天就聊聊這個話題。

塗在面部的化妝品,皮膚能“吸收”多少?

“吸收”和吸收感

這裡的“吸收”,是指化妝品中的成分通過滲透作用,穿過皮膚角質層,進入皮膚內部的過程。“吸收感”是消費者塗抹化妝品後,感覺到產品被皮膚吸收利用。通常情況下,消費者感覺到產品被皮膚吸收,只是一種錯覺,這種錯覺通常有一些幾種情況。

水分蒸發

大部分化妝品中,含量最大的成分是水。消費者在塗抹、輕拍化妝品後,絕大多數水分迅速蒸發、流失,消費者在面部感覺不到水分的存在,造成被吸收的錯覺。這種情況以爽膚水最為明顯。有些小夥伴認為皮膚乾燥、缺水,就拼命拍爽膚水補水。他可能不知道,拍在面部的水基本上都蒸發掉了,能夠進入皮膚內部的非常少。皮膚的水分基本上要靠喝進去的水補充。皮膚乾燥、缺水,要做好保溼,而不是用爽膚水和麵膜補水。

塗在面部的化妝品,皮膚能“吸收”多少?

油脂性質

在塗抹乳液或面霜時,有的清爽、順滑,有的油膩厚重。前者通常被認為吸收比較快,後者被認為吸收慢。實際上,消費者這些感受和吸收關係不大,只是配方師根據目標群體的喜好,有針對性的使用不同油脂的結果,

消費者塗抹後膚感輕柔,感覺很快吸收,只是配方師使用了一些輕質、乾性的油脂,在配合一些固體脂類或者蠟。這種配方構成,水分蒸發比較快,剩下的輕質、乾性油脂和固態脂,很快就按摩不動,讓使用者感覺護膚品已經被皮膚吸收,實際尚這種“吸收感”和皮膚真正的吸收關係不大,是消費者的一種錯覺。

反之,如何使用了一些厚重的油脂成分,剪貼應變力比較大,消費者在面部按摩很長時間都不會幹,消費者會感覺不好吸收,膏體比較厚重,但是滋潤度會比較高。

增稠劑

在消費者的認知中,普遍認為產品有一定的粘稠度,會感覺營養成分含量大,效果好。消費者很難接受像水一樣的精華液,會感覺裡面沒有東西。為了滿足消費者對粘稠度的要求,配方師會在產品中加入適當的增稠劑。當然,粘稠劑的作用不僅僅是增加產品的粘度,水溶性增稠劑也可以吸附住大量的水分,保持產品的穩定性。

各種“聚合物”是重要的增稠劑,如果增稠劑添加量比較大,產品會比較粘膩一些,水分蒸發的比較慢,感覺吸收比較慢。如果增稠劑添加量比較少,或者吸收的能力差一些,水分蒸發比較快,產品比較乾爽、水潤,會感覺吸收比較快。

塗在面部的化妝品,皮膚能“吸收”多少?

皮膚的滲透和吸收作用

皮膚作為人體最重要的器官,屏障功能是她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皮膚把人體內部器官和外界隔離開,是外界的異物、細菌、刺激性成分不會輕易進入人體內部,保護內部組織受到外來成分的傷害。但同時,皮膚的屏障功能,也會阻隔化妝品中的營養成分。

皮膚的吸收功能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麼容易,塗在皮膚表層就可以輕鬆進入皮膚內部,大部分成分被緻密的角質細胞阻隔在皮膚表面,無法被皮膚吸收。如何讓有效成分進入皮膚內部,一直是困擾配方師的難題。

水分以及水溶性成分比較難進入皮膚內部;脂類和脂溶性成分和表皮的構成成分類似,相對比較容易進入皮膚內部;小分子成分(分子量<500),更容易被吸收;滲透劑會幫助化妝品成分被皮膚吸收。

不過有一點大家要明白,化妝品並不是被皮膚吸收的越多越好,也不是吸收的越快越好。化妝品中的成分對人體來說屬於異物,少量進入皮膚還可以適應,如果大量、快速進入皮膚內部,會引起排異反應,導致皮膚敏感、紅腫、刺痛。

塗在面部的化妝品,皮膚能“吸收”多少?

不被吸收能不能發揮作用

許多小夥伴都認為,化妝品只有進入皮膚內部才可以發揮作用,停留在皮膚表層沒有任何作用。這種觀點是不對的。化妝品對皮膚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有些需要進入皮膚內部發揮作用,有些需要停留在皮膚表層。

比如保溼,化妝品最重要的作用之一。需要一些可以滲透進皮膚內部發揮作用的成分;也需要一些留在皮膚表面的保溼劑,比如甘油、透明質酸鈉等;還需要一些封閉性好的油脂成分,在皮膚表層形成一層油脂膜,防止皮膚內部的水分蒸發,達到保溼的效果。留在皮膚表面的保溼劑和潤膚劑,不用進入皮膚內部,但卻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再比如防曬,防曬成分分為物理防曬劑和化學防曬劑,無論是哪種防曬劑,都是在皮膚表層和其他成分一起,形成一層保護膜,阻隔紫外線進入皮膚內部,破壞人體組織。這些防曬劑都是停留在皮膚表層發揮作用。相反,如果防曬劑被皮膚吸收,反倒會對皮膚內部組織造成傷害。

有些護膚作用,化妝品中的有效成分被吸收後才可以發揮作用比如美白、淡斑,引起皮膚變黑和色斑的黑色素,鑲嵌在皮膚細胞中,這時就需要功效成分進入皮膚內部,才能抑制黑色素形成,分解已經形成的黑色素,達到美白、淡斑的效果。去皺、抗老化,也需要功效成分被皮膚吸收後才可以發揮作用。

綜上,消費者所理解的“吸收”,大多指的是“吸收感”,是配方師為了迎合消費者喜好做出來的“膚感”,並不是化妝品成分真正被皮膚吸收。能夠被皮膚吸收,進入皮膚內部發揮作用的成分非常少。皮膚對化妝品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的需要進入內部發揮作用,有的停留在皮膚表層,同樣可以起到保護皮膚的作用。

甄垚,化妝品配方師,從事美容、護膚行業超過15年,倡導理性護膚,反對跟風購買。每週不少於5篇護膚文章分享。(前面的文章底部有我的……),裡面有我全部的文章。您有任何護膚問題,歡迎留言給我,有問必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