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玲:我國城鄉要素將逐漸融合形成多向循環流動

陳文玲:我國城鄉要素將逐漸融合形成多向循環流動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原司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中小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院名譽院長陳文玲

 

“2018中國特色小鎮博覽會暨特色小鎮和小城鎮發展高層論壇”於1月13日至15日在湖南長沙舉行。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原司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中小城市發展戰略研究院名譽院長陳文玲出席並演講。

陳文玲分析了特色小鎮建設與鄉村振興戰略的關係,第一,特色小鎮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第二,特色小鎮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的引領和新的增長引擎。第三,特色小鎮是鄉村振興的驅動力。第四,特色小鎮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連接脈,是城鄉發展的重要聯合體。

在進入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時代,連接已經無處不在,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航空網、港口網等等硬連接使城鄉形態發生了根本變化,在陳文玲看來,六大融合正在發生。

第一是城鄉形態的融合。未來肯定是城中有鄉、鄉中有城。

第二是要素的融合。城鄉之間的要素融合,過去農村要素單向向城市流動,將來的要素一定是雙向流動、多向流動、循環流動、融合發展的。

第三是產業融合。很多三四線城市,尤其是以產業為支撐的特色小鎮會成為產業下沉的承載力。

第四是市場融合。城鄉市場高度一體化已經把原來千家萬戶分散的小市場矛盾解決了。

第五是文化的融合。特色小鎮是承載體,既承載歷史的、人文的文化,也承載現代文化,承載著商品文化、餐飲文化,還有文化演出,各種類型的特色小鎮都是新的載體,這種文化融合在特色小鎮非常突出。

第六是人與自然的融合。現在很多綠水青山的地方變成了特色小鎮,有無限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