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蘭《好熱好熱》:人聲與AI的跨次元結合

阿蘭《好熱好熱》:人聲與AI的跨次元結合

拋開“亞洲歌姬”和曾經作為第一位簽約艾迴日本總部的藏語歌手身份,阿蘭的歌壇起點是很高的,身上也有著很多歌手不具備的音樂屬性。這些,成了她音樂裡可以深挖的資本,也在回國攜工作室加入國韻文化後找到了真正屬於她的“角色”,在音樂上有了實質性的突破。

不管是她古風歌曲傳揚者的身份,從《一念執著》《千古》到《轉念》《離兮》,在這一領域擁有許多優質作品;還是藏語歌曲《吉祥三聚》、與國學藝術家方錦龍合作的佛學歌曲《拈花笑》,或者在8月10日推出的“跨次元結合”單曲《好熱好熱》,都標誌著阿蘭的音樂在類型化與全面化的不設限維度中找到了一個合適的跳板,有意走出過往的舒適區。

其中,《好熱好熱》就是一次對標華語流行音樂的合作範例,成為了音樂史上第一支人工智能與真人合作的歌曲。它開啟了繼AI智能創作後音樂形態與表達方式的跨時代節點,具有現實的里程碑意義。

“唯美歌姬”阿蘭的人聲部分與“AI歌姬”智能微軟小冰的完美結合,在突破次元壁、打造出一支洗腦而明快的跨次元神曲的同時,也衍生出無限的可能性。這次跨次元合作,一定程度將會改變人們對音樂的看法。

阿蘭《好熱好熱》:人聲與AI的跨次元結合

通俗的說,《好熱好熱》是一首完全有別於阿蘭以往歌曲風格,有轉折意義的歌曲。

雖然字面上的定義可以理解為“消暑神曲”,一開場是冰塊與可樂發出的清脆碰撞聲,讓人感受到烈日炎炎下的一絲清涼;同時儘管歌曲的律動和節奏讓人可以將它類比為《小蘋果》《海草舞》之流的“洗腦神曲”,旋律的簡單反覆、生動淺顯的歌詞、電音與人聲的穿插,都有讓人過耳不忘的功效,想參與其中。但若斷然把歌曲侷限在表層所想要表達的意義,未免有失偏頗,也並沒有能讓人充分get阿蘭歌曲的意義。

要知道,“功用性”永遠只是歌曲的一部分,並不構成主線因子,反倒是歌曲的表達常常通過“以小見大”的方式援引出更多理念。以至於從配方和格局來講,《好熱好熱》的實驗性意義,尤其是音樂史上第一支AI智能與真人合作歌曲的意義,都是不容小覷的。

在歌曲《好熱好熱》中,阿蘭完成了一次和智能AI“微軟小冰”的跨次元合作。

阿蘭《好熱好熱》:人聲與AI的跨次元結合

《好熱好熱》是由冉語優作詞、中國內地知名音樂作曲家倉雁彬作曲,阿蘭和微軟小冰共同演唱的歌曲。

從歌曲創作上看,復古DISCO舞曲風格,還原了80年代的質感;輕鬆明快的旋律,郎朗上口的歌詞,顯得趣味性十足,又無不給了歌手充分發揮的空間。因此儘管是阿蘭初涉類型風格,但《好熱好熱》的實際演繹絕對稱得上她成功邁出的重要一步。

同時,在歌曲中,阿蘭保留了自己的聲線輕盈靈動的魅力,可愛俏皮,不再停留於抒情,反而因為演唱的細膩平添了許多顆粒感。不再飆高音,將聲音的舒適區下潛到她最擅長的中音區,爽朗肆意的清亮音色,放寬了《好熱好熱》的特質。

阿蘭《好熱好熱》:人聲與AI的跨次元結合

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智能AI“微軟小冰”的加入,讓整個合作變成了一件具有里程碑開創意義的事件。

“微軟小冰”在互聯網圈一直很火,作為全球第一個以培養情商為目標的AI機器人它的技能是一件被公認的事情。在形態上被設定成一個18歲性格俏皮活潑的水手服少女,早在解鎖了唱歌、主持等多個功能,完成了許多人工智能範疇的工作。

但與人合作唱歌是第一次,尤其是“人工歌姬”搭配的還是 “唯美歌姬”阿蘭。

她們同樣的靈動輕快,彼此的互補關係,在歌曲上達成了一種水到渠成的合作,也讓具有首創意義的《好熱好熱》的合作顯得至關重要。

阿蘭《好熱好熱》:人聲與AI的跨次元結合

人工AI“微軟小冰”的電音開場,以一種俏皮的“好熱好熱,這天氣好熱”的形式先入為主,宕開全歌;阿蘭則在細節和情緒上迅速補入,以對話的形式和小冰完成了一次對唱。打破次元壁的歌曲,魔性生動,而有趣十足。

這樣的設定,讓人聲與AI智能的結合更加默契,成為了一首趣味無限的洗腦神曲,完成了音樂的交流與碰撞。

我們也大可相信《好熱好熱》只是一個開始,它揭開了阿蘭音樂裡的有一篇序幕,我們將在接下來的歌曲裡聽到更多新的阿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