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孩子會嘲笑別人嗎?孩子回來說自己被人嘲笑,要怎樣進行教育呢?

張淑苗


幼兒園裡的小朋友偶爾也會有嘲笑他人的現象,但是這種嘲笑往往不是孩子的真實想法,而是源自模仿大人的話。如果家長髮現自己孩子從幼兒園放學回來後,給你說他(她)被班上的小朋友嘲笑,你可千萬別生氣喲。因為如果你生氣,在引導和教育自己孩子時可能就會“跑偏”。

我舉一個例子,有一個幼兒園中班的小姑娘,有一天在園裡課間對班上另一個小朋友說了一句話:“你的衣服真難看,像垃圾堆裡撿回來的。”被嘲笑的小朋友一聽就哭起來,老師怎麼勸也不開心。事後,這個被嘲笑的小朋友向媽媽告狀,媽媽是一位明事理之人,她知道對方小朋友的話絕不是自己大腦中想出來的,而一定是從什麼人的話中學來的。於是就對自己孩子說:“寶貝,別難過了,那個小朋友是在模仿別人說話呢,不小心用在你身上了,她的意思可不是說你衣服真的難看,而是想說好看,可不是會形容。”聽媽媽這麼一說,孩子立刻開心了。

上面這個例子,就是生活中常見的一個典型。在很多家庭裡,常常忽視孩子學習和模仿語言的場景。有時大人無心說什麼話,會被孩子聽到並記住。可是記住了卻不一定能在合適的場合,或合適的時機應用上。最為讓人難堪的是,有些大人帶有世俗和偏見的話,背後嘲笑諷刺挖苦別人的話,也極容易被孩子聽到記住用上。所以說,家庭是孩子語言學習的關鍵場所,家長們應該有意識去淨化,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

對於你孩子被別的小朋友嘲笑了,要看孩子的理解能力而定,如果不到五週歲,你引導半天孩子可能都聽不懂,那不妨用注意力轉移法,或者借用童話的方式稍加類比,孩子可能就懂了。總之,要引導孩子意識到別的小朋友不是真有惡意,就可以了。


韓國成老師


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幼兒園孩子嘲笑別人,不是惡意的。只是覺得好玩,不過孩子老是嘲笑別人是不好的行為。在我們班就發生了。

這是我們班的娃兒,我們班剛開始是最皮的了😂後面好點了。

我們班有時候在畫畫的時候總會互相嫌棄。

在某一天的美術課裡。

暄暄跑過來對我說:“老師老師,鼕鼕說我畫的醜”

然後我問孩子們:“小朋友們,說別人的畫不好看?”

孩子們說:“不能”

我問孩子們:“為什麼不呢?”


孩子們對我說:“那樣很不禮貌”

有的孩子會對我說:“那樣不尊重別人”

我再問孩子:“以後我們能不能說別人的畫醜”

孩子說:“不能”



又有一次孩子跑過來對我說。

孩子說:“老師老師,鼕鼕說我長得醜”

這次我還沒說話我們班的娃兒就說

娃兒們說:“誰說你醜的,老師都說過了,不能隨便說別人醜”

那個孩子說:“是鼕鼕”

可是那個鼕鼕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話給別人造成的傷害,所有的小朋友都看著他,他對著小朋友們吐舌頭。

然後我把鼕鼕叫到自己的身邊。

我問他:“為什麼要說別人醜”

鼕鼕說:“我說她醜,她不高興的表情真好笑”竟然真的捂住嘴巴笑了

我對鼕鼕說:“那鼕鼕,我說你醜,說你畫的超級不好看,你心裡會怎麼樣”

鼕鼕不說話。

我說:“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你說別人醜,別人也可以說你醜啊。你聽了心裡不高興,別人的心裡一樣也是不高興的。”

鼕鼕更加沉默了。接著他對我說。

鼕鼕說:“是她們老說我畫畫醜”

我說:“她們說你畫的醜你為什麼不告訴我”

鼕鼕:“我不好意思說”

然後我對著所有孩子說:“每個人畫的畫都是最好看的,因為都是每個人自己親手畫的。代表著每個人的心中的畫,我們不可以去嘲笑別人的的成果,如果你們嫌棄別人,那老師也可以嫌棄你們啊。我們是一個大家庭,不要笑別人,你們在笑別人的同時別人也會笑你們的”

後來我們班,當有人說別人醜或者畫畫醜凡事出現醜,孩子們全部對著那個人說:“老師說了不能笑別人不能隨便說別人醜的”

然後對著那個被別人說畫的醜的孩子說:“我覺得你的畫不醜,我們再用心畫多畫幾次,肯定會畫成老師那樣的。”


寶寶嘲笑別人的教育方法:


1. 注意言傳身教,大人要樹立榜樣,有一些話不能在孩子面前,因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的,一些行為習慣或者語言方面的習慣,一次孩子只看一次只聽一次就會深刻的記住了。如果孩子有了嘲笑別人的行為,作為大人的我們應及時干預,立即勸阻或制止,同時我們也要檢點自己的言行舉止,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是非觀,從而改掉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

2.不論條件是否優越的家庭,大人們都不要過分地寵愛孩子,應該經常給孩子講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兒歌,帶孩子多看一些傳統教育的影視片、木偶戲等,讓孩子從中學到要幫助他人而不是嘲笑他人,教育孩子從小助人為樂,自己喜歡的東西能與別人一起分享等。

3.成人對孩子的表揚獎賞應適度,並且要循循善誘,就事論理,讓孩子從小懂得尊重別人;培養孩子要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的習慣,逐漸擺脫以“自我中心”意識,隨後可以逐步讓孩子學會幫助別人一起解決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