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山野菜峨參林下種植管理技術

中草藥、山野菜峨參林下種植管理技術

峨 參 [ Anthriscus sylvestris ( L.) Hoffm.Gen ],又名小葉山水芹,多年生草本,莖粗直,高 1m左右,多分枝,近無毛。基生葉有長柄,柄長 5~20cm ,葉呈卵形,二回羽狀分裂,長 10~30cm ,一回羽狀複葉有長柄,寬卵形,長 4~12cm 。復傘形花序,直徑 6cm 左右,小總包片 5~8 ,披針形,頂端尖裂,邊緣有睫毛或無毛,花白色。果長卵形至長圓形,長 5~10mm,寬1~1.5cm ,光滑或疏生小瘤點。

果柄頂端常有一環白色小剛毛,分生果橫剖面近圓形,胚乳有深槽。果熟期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根及莖可入藥,可治療肺虛咳嗽、體虛自汗、頭痛、經痛等疾病。其鮮嫩莖葉還是良好的山珍野蔬,可拌菜、煲湯、包餡,風味獨特。喜溼、耐旱、耐蔭、更耐寒冷。丘陵、山地的針葉樹、闊葉樹林,有空閒地面的情況下,均可栽種,既不影響林木正常生長,又能收穫中草藥、山野菜。

中草藥、山野菜峨參林下種植管理技術

1 林地選擇與整地

1.1 適宜地塊

落葉松、紅松、油松、樟子松和柞樹、曲柳、椴樹林地,鬱閉度在 0~0.7 情況下,均可選用;坡度小於20° 的北、東、西坡均可;土層厚度應大於 20cm ,土質宜輕壤至輕粘土,表層腐殖質若能大於 5% 最佳;地表常年較潮潤但不積水的溝谷、溪旁長勢更好。較乾旱坡地和全光照條件下,峨參也能生長,但生長偏弱,收穫年限需長些。

1.2 整理地面

確定地塊後,清除雜草、根樁、枯枝、落葉,地表勻撒腐殖質土或細碎農家肥,施入量2~3kg/ m2,翻地20cm 深,順坡向做寬、高為(0.2~1 ) m× ( 0.05~0.1 ) m 的土床,長視地面實際情況確定,可以為2~10m 或更長,每床的形狀、面積因實際地面情況靈活而做,但應不小於2m2 。整地時期為10月或次年4 月上中旬。

2 採果和種子處理

2.1 果實剪採和脫種貯藏

5月下旬至6月上旬,隨時觀察,當發現果實充分形態成熟且未散落時,剪斷傘形果穗下端的果柄,鋪於乾淨地表,晾曬2~3天后,踩踏並搓揉,清除果柄等雜物,收集種子,裝入紗袋內,存於乾燥處。

2.2 種子催芽處理

若準備翌年早春播種,應將種子於 1 月初用冷水浸泡 24~48h ,然後與4~5倍體積的河沙均勻混拌,沙子含水率應為 25% 左右裝在編織袋內,存放在 0~5℃ 的冷涼場所,如山洞、菜窖。次年 4 月上旬,當種子發芽率達 30% 左右時,即可播種。如果準備秋播,不必做上述低溫沙藏處理,但應在播前浸於冷水中 24~48h 。

3 播種

3.1 林下床面直播

直播是指將種子直接播於林地林下床面,以後不再移栽,免去移栽過程。時間分為秋播或春播。秋播時間為10月,次年發芽早,苗大而根粗根多,春播適期為4月中下旬至 5 月初,苗生長量小於秋播。順床面開溝,溝深1cm ,溝距20cm 。將種子連同沙子撒入溝內,播種量2~3g/ m2 ,蓋土厚度0.8cm左右。

3.2 平地床上播種

以春 季 4 月 中 下 旬 至 5 月 初 為 宜 期。溝 深1cm ,溝距15cm 左右,播種量大於直播,一般為3~

4g/ m2 ,蓋土厚1.0cm 左右。

中草藥、山野菜峨參林下種植管理技術

4 播後管理及移栽

4.1 直播後的管理

播後立即向床面覆蓋 1cm 左右厚度的細碎樹葉,再向樹葉上噴水,使水透過樹葉,滲透到床面表土上,浸溼床面表土不少於8cm 。也可覆蓋前噴水,覆葉後在噴水。為防樹葉被風颳散,需用適量樹枝、木棍適當壓住樹葉。種芽能自然突破樹葉而長出,一般不需撤覆物。若覆蓋過厚,需適當適時撤出一些樹葉。留在床表的樹葉能保溼、保溫,也能減少雜草發生量。 6~9月,床面若有雜草出現,應隨時拔掉。當苗高5cm 左右時,若過密應按5~10cm 株距定苗,間掉多餘苗。留苗過多,苗莖較細且根用量少而細。作為中草藥產品經在床上 2~3 年生長,於第3~4年即可連根採挖。而作為山野菜生產,則一直留床生長。

4.2 播種苗移栽

在平地、緩坡地苗床播種後,也應在播種後覆蓋並噴水和隨時撥出雜草。秋播的在次年秋末移栽,春播的在當年秋末移栽,也可都在早春移栽。順床面每隔 20cm 開 1 條深為 10~15cm 的溝,將 2~3株苗在一起,按10~15cm 距離栽苗,栽植深度10~12cm ,將苗芯以下的根全埋入土中並壓實。向苗床上澆水,然後覆蓋 3cm 後樹葉,也可覆葉後再澆水,使水浸溼土層 15cm 深。生長季節的 6~9 月, 20~30 天撥 1 次雜草,確保幼苗健壯生長。 6~7 月,若見葉片欠綠,可向床面施撒 1 次尿素或二胺肥,施入量 20g / m2 ,施後 2~3 天如無降雨,最好噴 1 次水。

5 樹木修枝及採收

5.1 減少鬱閉度

當樹木鬱閉度大於0.7時,照射到地面的光照減少,會明顯影響地表峨參的生長。應從基部或中部鋸掉或砍掉下層長枝,若允許間伐,可適當間掉一些樹木。

5.2 採收

以中草藥為收穫目的,第3~4年的晚秋或早春,挖掘出達到要求的根株,對根較小的,應再留床1~2年。以山野菜為收穫應每年5月當主莖長到30cm 左右長度時,地表留3~5cm ,採收柔嫩莖葉,不可連根拔,下年繼續收穫。

中草藥、山野菜峨參林下種植管理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