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弘揚新時代教師之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一流的教師,就培養不出一流的人才;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辦不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在2014年和北京師範大學師生座談時,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全國廣大教師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重要,就在於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知識、愛與責任,使教師成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沐浴著職業的光輝,每一名教師都應該在新時代讓自己發光發熱,弘揚新時代教師之美,爭做一名人人稱讚的“四有”好老師。


時評|弘揚新時代教師之美


教師之美,美在靈魂,要做一名師德高尚的模範之師。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肩負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應該堅定理想信念,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養,既要注重教書,更要注重育人,既要言傳,更要身教。要堅持立德樹人、德字為先,從一點一滴抓起,從一言一行做起,教育引導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小樹立健康向上的目標追求,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為人師、行為世範”,廣大教師要自覺加強師德師風修養、追求高尚情操、錘鍊高尚品格,用人格塑造人格,用尊重換取尊重,用智慧點燃智慧,做一名有德之師、模範之師。

教師之美,美在智慧,要做一名勤勉篤學的博學之師。“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紮實的知識功底、過硬的教學能力、勤勉的教學態度、科學的教學方法是成為一名好老師的基本素質。知識儲備不足、視野不夠,教學中必然捉襟見肘,更談不上游刃有餘。教學相長、學無止境。廣大教師應該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把學習當作一種責任、一種追求,當作一種生存方式和生活態度,不斷拓寬知識視野、更新知識結構,夯實業務基礎、提高育人本領。特別是年輕教師,更要勤學善思,多向老教師請教,多向優秀教師學習,迅速成長起來,爭當教書育人的行家裡手,做勤學之師、善學之師。

教師之美,美在擔當,要做一名真情奉獻的仁愛之師。教育牽扯千家萬戶,關係到每一個家庭,是最大的民生。一名學生,就是一個家庭的幸福;一名學生的前途和未來,就是一個家庭的前途和未來。教育工作者使命高尚、責任光榮。習近平總書記說過,“老師責任心有多大,人生舞臺就有多大”。很大程度上來說,大家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高尚和奉獻,就是選擇了崇高與擔當。如果身在學校卻心不在講臺,沒有把精力和心思用在教育教學上,就容易在金錢、物慾、名利同人格的較量中迷失自己,也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老師。廣大教師要有一顆仁愛之心,以關愛每一名學生為己任,遵循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堅持因材施教、分類指導,以真情、真心、真誠教育影響學生,當好學生的良師益友,為學生的一生奠基,真正做到春風化雨、潤人心田,當好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教師之美,美在追求,要做一名勤于思考的創新之師。教育是創新的先導,教師則是改革創新意識的傳遞者。當前,新技術、新設備正不斷湧進我們的校園,因循守舊的教育理念方法不符合現代教育要求,沒有激情也沒有未來。廣大教師要牢固樹立改革創新意識,積極站在教育改革前沿,踴躍投身教育創新實踐。要在實踐中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樹立先進教育理念,積極探索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改進教學內容、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創新精神在每一名學子身上閃閃發光,讓改革創新成為教師隊伍的一種自覺的思維理念、行為方式和目標追求。

本文鏈接:http://www.71.cn/2018/0906/1016164.shtml(轉載請保留)

(作者:王興海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縣委辦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