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聽蕭|主流板塊不清晰

股海聽蕭|主流板塊不清晰


主持人:本週市場糾結於2000億美元清單落地問題,情緒悲觀,漲跌快速變化,難以捉摸。

海風若雨蕭蕭:沒什麼不好理解的,其實市場是很清晰的。指數低於2700了,你說國家隊護盤也好,養老基金建倉也罷,海外資金認同投資價值也行,屬於只輸時間不虧錢的位置,肯定有大資金會在左側建倉,但是這些資金往往是低吸,一般不會主動拉高,還會出現反向打壓市場的行為,誰不希望成本越低越好呢?比如週三,外資一度單日流出30億元就輕巧挖了個坑。

主持人:三週前你就跟我聊過,50指數是明顯強於市場的築底形態,所以50指數穩定了,主板就跌不到哪裡去。

海風若雨蕭蕭:至於漲跌的快速變化,其實是這種建倉大資金和散戶化的市場風格對沖的結果。市場糾結於貿易爭端等一系列問題,當然,這些問題都是客觀存在的,影響肯定也很深遠,短期內基本是無解的。所以跌下去有人買,漲上去都是拋盤的快速變化,尤其是市場近期重點炒作的一些低價超跌股,你可以對比下15年7-8月間的市場,那一輪國家隊救市過程中,市場就是主打各種超跌低價,最流行的就是“王的女人”梅雁吉祥系列品種,各種妖橫行於市,這種局面一直到了2015年10月以後,市場主打券商和新能源車代表的成長股才改變。2018年7月以來反彈過程基本也是如此,從基建板塊的路橋繫到次新股到樂視網等,都一個套路,沒啥區別。

主持人:市場炒作這些品種的根源是什麼?

海風若雨蕭蕭:主流板塊不清晰,科技成長沒業績,基建泛週期沒想象力,都屬於硬傷,市場認同度不高,大消費由於2季度機構集中持倉,出現消費降級和消費增速下降帶來的補跌,所以這個行情只能炒炒低價超跌,但是低價超跌又會遇到嚴監管,所以市場出現妖是必然的,但是成建制的出現則是不可能的,因為現在不是大牛市氛圍下寬貨幣松監管的環境了。上週我們也分析過了,9月的市場不確定因素就是貿易爭端的實錘和加息,前者會在9月上旬落地,後者會在9月底,美聯儲加息一般都是加息前美元強,加息後美元走弱,所以9月下旬之前,市場都可能持續受壓。

海風若雨蕭蕭

縱橫股海20年,最為擅長判斷大盤走勢、把握趨勢先機。對於市場和政策邏輯的解讀、板塊的把握及時、精準。操作手法簡潔,適用於普通非專業股民實操之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