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條」出台團體標準 希望解決地方標準「打架」問題丨言論

“辣条”出台团体标准 希望解决地方标准“打架”问题丨言论

微信公共號:shipinanquanwang

日前,中國商業聯合會批准發佈了一項名為《擠壓糕點》的團體標準。這項看似尋常的標準,指向的卻是網紅食品“辣條”。

眾所周知,早在今年5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就對外公佈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調味面製品》(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該標準也被解讀為“辣條國標”。

可正當“辣條國標”進入“收尾”階段,行業裡的大批企業卻共同制定了與其內容“針鋒相對”的團體標準。

湖南省食品質量安全技術協會主辦的湖南食品安全網發佈的一條消息頗有深意——自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其官網上發佈《徵求意見稿》後,各檢測機構把《擠壓糕點》地方標準參照《調味面製品》標準進行檢測,而擠壓糕點中含有必不可少的食品添加劑“脫氫乙酸”,導致檢測不合格。“擠壓糕點”作為零食類產品,生產工藝和生產特點與主食類的“調味面製品”有很大的差異……

“標準裡所說的擠壓糕點,就是大家常說的辣條。”參與團體標準制定工作的湖南省休閒食品協會秘書長李意龍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透露,《擠壓糕點》團體標準的主要內容參照了湖南省地方標準《擠壓糕點》。

而湖南省休閒食品協會會長聶燦華在《擠壓糕點》團體標準發佈實施研討會上專門強調的一點就是,“截至2018年6月以前,湖南擠壓糕點的質量檢測合格率為100%。”

“脫氫乙酸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食物黴變,它在酸、鹼條件下均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尤其對黴菌的抑制作用最強。”李意龍說,脫氫乙酸是國家允許使用的一類添加劑,在糕點類食品中應用廣泛。“辣條國標《徵求意見稿》中不允許添加,這與我們幾十年食品生產實踐不符。”

記者查閱文獻了解到,脫氫乙酸目前被許多國家用作防腐劑,美國在1949年批准其為食品防腐劑,日本自上世紀70年代也開始使用。

儘管事實如此,但有關辣條的標準分歧卻始終存在。最開始是地方標準之爭,如今是團體標準與國家標準(徵求意見稿)之爭。

湖南是辣條的“故鄉”,湖南的辣條生產企業始終奉行參照“糕點”標準使用添加劑,並堅決反對《徵求意見稿》“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應符合《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中方便米麵製品的規定”等相關內容。

“按主食標準使用添加劑,不符合行業實際。”這是《擠壓糕點》團體標準制定過程中,參與企業間所達成的一個共識。

記者注意到,在團體標準發佈實施研討會上,有來自安徽、江西、四川、遼寧、湖南、湖北……多個省份的企業,這些企業的產值加在一起超過百億。

“如果算上未直接參會的支持者以及主產區湖南省平江縣,在總計500多億產值的辣條行業,團體標準的支持者絕對超過半壁江山。”李意龍說。

不過,如同《徵求意見稿》在制定過程中沒有邀請湖南企業代表參與類似,在團體標準參會的企業名單裡,也沒有看到河南辣條企業的身影。

“以前,辣條在省外銷售有時候得不到認可,因為不符合當地的地方標準。”李意龍認為,團體標準的第一個作用就是打破了省份的界限,尤其是在國家標準尚未出臺、地方標準彼此“打架”的情況下。

根據新頒佈實施的《標準化法》,團體標準是在符合安全標準要求的前提下的質量標準,是我國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如果辣條國家標準出臺後,仍然沿用《徵求意見稿》中對於食品添加劑的規定,與團體標準出現相互“牴觸”的情況,又該如何處置呢?

對此,李意龍說,制定團體標準的目的是為了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形成一個適合行業生存、符合食品安全的統一規範,當然也希望藉此讓國家標準制定者瞭解更多的行業聲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