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與將軍有什麼區別?

伯勳先生


元帥在古代是表示統帥全軍的軍事統領,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到晉朝就有了正式稱呼,晉國名將先軫因為屢立戰功,被稱為“謀元帥”,但這不是正式官職,直到南北朝才正式成為統帥全軍的官職,但掛帥的往往是皇親貴族而已,他們大多是打醬油的,有名的大將只能當先鋒官;宋朝的元帥是比較多的,甚至還有女元帥,像我們耳熟能詳的梁紅玉掛帥、穆桂英掛帥(有不有其人就不知道了)。

將軍是武將的統稱,既是高級武官的職位,也是高級軍政官員的稱謂,比較籠統,古代的武將都是靠打出來的,靠真功夫一步步爬上將軍職位的。

古代的元帥比將軍地位高,元帥統帥全軍,將軍帶領部分兵力衝鋒陷陣。


1955年2月8日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該條例明確規定:對創建和領導人民武裝力量或領導戰役軍團作戰,立有卓越貢獻的高級將領,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分別授予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十人為元帥。 分別授予粟裕、黃克成。譚政、肖勁光、王樹聲、陳賡、羅瑞卿、許光達、徐海東、張雲逸等十人為大將。

1988年我軍實行新的軍銜制,將元帥和大將軍銜取消,這比較符合國際潮流,與國際接軌;元帥就只有永遠的留在我們的記憶之中。


將軍是高級軍事將領的統稱,是一個軍人在軍隊內部的級別,現在的將軍軍銜有少將、中將和上將,上將的軍銜最高,現任的軍委副主席和軍委委員、軍委各部的主要領導及部分大戰區的首長都是上將。


元帥和將軍都是戰爭的產物,是在戰爭中磨練出來的,元帥是將軍中的將軍,元帥要運籌帷幄,將軍要勇往直前;元帥因故而策,將軍因勢而動;元帥決策在後方,將軍決戰在戰場;元帥抓戰略,將軍抓戰役。總之一句話,元帥是將軍,但將軍不一定是元帥。


其實韓信與劉邦的一段對話就更好地詮釋了元帥與將軍的區別,有一天劉邦與韓信在一起聊天,劉邦問韓信“我能帶多少兵?”,韓信說“漢王你最多帶十萬人”,劉邦又問“那你能帶多少?”,韓信回答說“我嘛多多益善”,劉邦臉一沉,話裡有話地說“那你現在為什麼為我所用呢?”韓信是個聰明人嘛,他說“因為我只能夠將兵,而漢王你能夠將將”。


遺產君


元帥是軍隊裡最顯赫的頭銜,在中國古代最早是統帥全軍的軍事一哥,到南北朝時期,元帥開始正式成為統領全軍的官職名稱,後來就有些氾濫了,一般作為率軍作戰的主帥,相當於二戰時期的方面軍司令吧。而將軍則是高級武官的職位,地位要比元帥低一些,以明朝為例,有帶兵實權的統兵之官,分為總兵、副總兵、參將、遊擊將軍、守備等銜,而翼元帥府和五軍都督府等統軍首腦,就相當於現在的元帥。

元帥一詞用以表示最高軍銜,始於16世紀的法國軍隊。至上世紀80年代,很多國家都設有元帥軍銜,蘇聯甚至設有蘇聯大元帥、蘇聯元帥和蘇聯海軍元帥 、軍兵種主帥和軍兵種元帥四個元帥等級軍銜。例如蘇聯陸軍的軍兵種元帥還分為炮兵元帥、裝甲兵元帥、工程兵元帥、通信兵元帥等。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955年首次授予軍銜,將軍級分為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元帥是最高軍街。有十位戰功卓著的軍事家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一開始我軍還有設立大元帥的構想,理由是蘇聯的斯大林就被授予大元帥,所以毛主席也理應是大元帥,軍方還製作了一套大元帥軍銜和禮服。不過,這事被毛主席拒絕了。

1988年,我軍實行新軍銜制的時候,取消了元帥軍銜,最高軍銜為上將。這也符合國際潮流,目前大多數國家已經取消了元帥軍銜。就是俄羅斯也取消了蘇聯式的元帥軍銜,只有俄羅斯海軍還保留俄海軍元帥的軍銜,不過從沒授予過,現任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科羅廖夫,軍銜也僅為上將。

目前,在主要軍事強國裡,都取消了元帥軍銜,和平年代,一般不設元帥

軍銜。非舉國大戰,一般不授予元帥軍銜,這已經成為各國共識。只有極少數國家還保留著元帥、主帥和次帥等古老軍銜。


科羅廖夫


古人常把“將帥”放在一起使用,比如說象棋,紅方最高級別的棋子是“帥”,而黑方最高級別的棋子是“將”,這就說明在象棋那個時代元帥和將軍是平等的。

回到我們現在來說,在中國軍隊現有的編制下,將軍們很多,多的數不勝數,少將到大將軍銜都可以稱為將軍。最出名莫過於十大大將了,徐海東大將,黃克誠大將,陳庚大將,慄裕大將,譚政大將,肖勁光大將,張雲逸大將,羅瑞卿大將,王樹聲大將,許光達大將。


而元帥從新中國成立以來,就只有那麼十位。新中國的十大元帥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從數量上來看,新中國的元帥應該是比將軍要高一級別的。


一個看歷史的小矮人


元帥和將軍都是國家軍銜的一種,最大的區別在於,元帥比將軍的軍銜等級要高,當然作戰水平也不一樣。另外,不同國家對軍銜的授予級別有所不同,比如蘇聯時期元帥軍銜等級當中還細分為蘇聯大元帥、蘇聯元帥、軍兵種主帥和軍兵種元帥各級。朝鮮中的元帥還細分為“元帥”和“次帥”兩級,而將軍又細分為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所以,將軍又是將級軍官的統稱。

在新中國建立初期,我國還設置有大元帥軍銜,此軍銜本來只授予毛主席一人,但是毛主席拒絕接受這一軍銜,所以被擱置。大元帥雖然被擱置,但是毛主席按照建國功績的大小,授予了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軍銜(這裡的十大將軍,為十個大將軍銜)。在1988年7月1日,我國取消了元帥和大將軍銜,1993年又取消了一級上將軍銜,目前我國最高的軍銜為中將,其次為少將。所以,我國目前保留了兩個將軍軍銜。


朕史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元帥必定是將軍,但是將軍不一定是元帥。千軍易得,主帥難求。1955年授銜的時候,總共有上千人被授予將軍,其中元帥只有十人。他們分別是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葉劍英、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和聶榮臻元帥。這十人個個戰功赫赫,對人民軍隊的建立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將軍一般分為幾個等級:少將,中將,上將,大將。少部分國家還有準將軍銜,這也算是將軍的範疇。我軍目前實行的是少將、中將、上將三級制。元帥這一軍銜,在和平時期基本不會出現,一般只有在戰爭時期才會授予做出重大貢獻的將領。我國在1988年取消了元帥和大將軍銜。

作為世界上軍事實力最強大的美國,並沒有元帥這一軍銜。雖然美國沒有元帥,但他們設立了五星上將,相當於咱們的元帥。美國的五星上將同樣也是在戰爭中作出過卓越貢獻的人才能獲得,美國也只有10人。


兵說


1.在開國打仗時才設元帥。在1955年,中國設了十大元帥和十大將軍。和平年代不設元帥。


2.在和平時期,師長少將以上都屬將軍。個別旅長也是將軍。將軍分少將、中將、上將。和平時,上將軍銜最高!


苗萬平談情感


在古代,元帥和將軍並沒有什麼區別,都是軍隊中的高級軍官。

相對而言,將軍這個詞用得比較多,比如漢武帝手下的兩個戰神,衛青是大將軍,霍去病是驃騎將軍,這就是全國軍隊的最高統帥。

一直到宋朝,元帥這個詞開始流行起來,北宋滅亡前,宋徽宗讓他的兒子康王趙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元帥這個詞開始流行起來。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起義軍喜歡用元帥自稱。

不過,最為人熟悉的元帥和將軍,是現代的軍銜制度。

民國時期,我國的軍銜制度分為三級,將校尉,其中只有將級的軍官才能叫做將軍。

新中國,我們建立新的軍銜制度,軍銜設7等20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設而未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1. 大將、上將、中將、少將;

  2. 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3. 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

  4. 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

1988年7月,我國的軍銜制度取消了大元帥和元帥,將軍這個級別是上將、中將、少將,自此,元帥成為我們永遠的記憶,永遠懷念我們偉大的開國元帥們


歷史知事


在古代,元帥,是率部隊出征時,第一領導人的稱呼;而將軍,是武將的稱呼。

在現代,元帥,屬於軍隊內最高軍銜,只有高級別的將領,才具備授予元帥軍銜的資格,有的國家按兵種授予高級將領元帥軍銜,譬如二戰時期,德國軍隊有陸軍元帥、海軍元帥、空軍元帥等。

而將軍,是高級軍事將領的統稱,是一個軍人在軍隊內部的級別。將軍等級比較多,一般有少將、中將、上將,個別國家在少將前有準將軍銜,比上(大)校高一級,但卻比少將等級低;個別國家還有大將軍銜,但有大將軍銜的國家就沒有準將軍銜了。


當代有的國家有將軍,卻無元帥軍銜;有的國家戰爭年代有元帥,和平年代就不再授元帥軍銜了。

但每個國家的元帥以及將軍設置沒有統一標準,一般元帥軍銜等級很少,就是元帥;但個別國家有大元帥,譬如二戰時期,蘇聯授予斯大林大元帥軍銜。

在某些國家元帥只是榮譽軍銜,譬如二戰時期的日本,元帥是授予離世的大將等高級將領的,所以帶有榮譽性質。

總之,從軍銜角度來講,元帥,是軍隊內的最高軍銜,只授予高級別的將領,一般而言,元帥位高權重,更關注戰略層面,進行戰略籌劃。

而將軍,軍銜顯然要比元帥低,其更專注於帶兵打仗,實施具體戰術指揮。

可以簡單地這麼認為,元帥,比將軍大,是將軍中的將軍,可以指揮將軍;將軍,比元帥軍銜低,服從元帥指揮。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國平軍史


將帥不分,授十人其實就是降低朱澎的威望,稀釋他兩的權力,一個常委,一個政治局委員全面主持軍委工的副主席跟分管軍工,教學,政工的幹部一個級別嗎?在朝鮮的聯合國軍只曉得澎德懷,美軍至今也只曉得澎元帥,其他人一問三不知。


歡盡朵


元帥將軍,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其最本質的區別是:

1.元帥是三軍內最高軍銜,也是非常高的軍事統帥。

2.將軍是對達到少將級別的所有將領的統稱。

總而言之:元帥是指某一具體的級別,而將軍是某一範圍的統稱。



在我國新中國成立後,為了形成正規而又規範的軍隊體系,近而實行了“軍銜制”,隨後又頒佈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在其中第規定軍官的軍銜等級區分如下:

(一)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大元帥、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

(二)將官: 大將、上將、中將、少將 

(三)校官: 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四)尉官:大尉、上尉、中尉、少尉,近而實行了“軍銜制”。

新中國成立後,實行“軍銜制”,授於朱德、彭德懷、林彪、賀龍、劉伯承、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10人元帥軍銜和勳章,即“十大元帥”



授於粟裕、陳賡、羅瑞卿等10人大將軍銜勳章,授於楊勇、楊成武、宋任窮等55人上將軍銜,授於175人中將軍銜,授於801人少將軍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