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食遇見人工智慧,還需要廚師嗎?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宜家推出了一本顛覆傳統料理教學的菜譜,繼前段時間在宜家民主設計日宣佈與國際知名品牌合作後,又一次進入大眾的視野。伴隨著便捷、高效、數據化等理念深入到家庭廚房和餐飲行業,越來越多與美食相關的事物被打上了"智能"的標籤。從智能菜譜、智能廚房到智能餐廳,今天小編跟你聊聊美食與智能的那點事。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1

做菜就像玩填空遊戲一樣簡單

宜家最近幾個月像開了掛一樣,先是改造購物袋的風潮,然後在宜家民主設計日上宣佈與國際知名品牌設計師合作。前段時間宜家推出了一本新書《Cook This Page》,它就像報紙上的填字遊戲一樣,只需將需要的食材擺放到菜譜對應的位置上,然後一卷,進烤箱烘焙就好了!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包裹食物的紙張使用的是可食用的石墨,安全上完全沒有問題。其中最貼心的設計要屬配料用量這塊,你只需要把鹽、糖等佐料的顆粒填滿菜譜上的圓圈即可,廚房新手再也不用為“適量”是多少而煩惱~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1/8茶勺的黑胡椒碎圖示

在《Cook This Page》之前,宜家還出版過一本類似的菜譜書籍《Hembakat är Bäst》(自家制最美味)。菜譜中的食材根據自身的特性被塑造成幾何的形狀排列,通過改變食材的方向、羅列順序,在色彩清新的背景上呈現出3D的立體效果,令人躍躍一試。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雖然這本菜譜在某種程度上觀賞性多過實用性,但卻是大膽的創新,為菜譜的設計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小編看到這個後,預測在不久的將來,你可以從特殊材質印刷的食譜上挑好你想吃的,撕下來放到類似微波爐的一種高科技裝置中,只需等待幾秒,“叮~”,就能享用美食了。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2

夢想照進現實

還記得以往許多科幻影視劇中都描繪了一副這樣的畫面:主人公在一份超薄的電子菜譜上挑選今天的晚餐,只需輕輕一點,一頓豐盛佳餚就出現在面前。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今天它以外賣訂餐的方式出現在人們面前,與我們的生活形影不離。你所想要的各種美食都呈現在一套智能的系統上,想吃什麼點什麼。雖然不如電影中描述的那麼快速,但已經很大程度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小編一直很想擁有《神奇動物去哪裡》中奎妮的“魔法廚房”,只要輕鬆操縱魔杖,默背幾條咒語,米其林三星都能分分鐘拿下,關鍵是碗盤還不用動手洗。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全自動烹飪鍋、自動洗碗機、水槽廚餘一體機等設備的問世,使得擁有這樣一個方便的廚房也不再只是幻想。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回到家定好菜單,對照說明書,把需要的食材跟配料一次性全部放入鍋中,按下按鈕,等待一會,出鍋前再簡單的翻炒一下就能享用了。沒有油煙,不擔心瓦斯洩漏,下廚更加健康安全,一鍵烹飪的設計對廚房新手也是十分貼心。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吃飽了,把碗盤往洗碗機一放,飯後廚餘倒入水槽,就能舒舒服服的躺下休息了。想起媽媽每次下廚後還要清理剩飯剩菜跟碗盤辛苦的模樣,很希望智能廚房能更快的普及。

3

從“三無”到“四無”,智能餐廳不只是噱頭

三無產品日益減少的今天,無服務人員,無收銀櫃臺,無採購專員甚至無專業廚師的“四無”餐廳卻越來越多。電影《機器人總動員》就描繪了未來人們吃飯的場景。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顧客一到餐點,不用離開舒適的座椅,在屏幕上選擇想吃的食物,也不用動手,機器手臂自動餵食,甚至幫您擦嘴洗臉,真正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當然現在的技術還沒達到那麼高級。不過完善的自助點餐系統、手機掃碼實時跟進菜品進度、機器人智能的服務已經能輕鬆提供給顧客。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除了滿足客戶對美食、環境、服務的追求。很多餐廳還藉助智能設備為用戶提供了更個性化的服務。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在以色列有一家叫Cati的餐廳。餐廳所使用的就餐盤子都安裝了手機座,可讓你輕鬆拍出高質量美食照片,並且服務人員也會協助你擺出更多食物的pose,滿足各種拍照需求。真是戳中了許多愛餐前拍照消毒的小夥伴的心~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小編也沒有別的要求,能有一個那樣的盤子就好~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無獨有偶,美國洛杉磯芙萊伍德市街上有一家“宇宙餐廳”,它不僅僅是宇宙主題裝修,每張椅子都內涵玄機。在餐廳坐滿的時候,周圍的燈光變暗,廣播緩緩響起“宇宙飛船即將發射”,這時椅子會自動向後傾斜,座位前的小屏幕上出現銀河裡的各種美景。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顧客在享用美食的同時俯瞰整個宇宙,幻想自己置身於星際飛船,在各個星球之間穿梭。飛機豪華艙什麼的都弱爆了,真是吃個飯都能上天的節奏啊~

4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餐飲業

過去科技不像今天發達,無論是在家做飯還是在外用餐都讓人身心俱疲,用工難、成本高的問題讓餐廳無所適從。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下過廚的小夥伴都清楚一桌菜的來之不易。從思考菜譜到食材的挑選再到開火烹飪,好不容易做了一桌菜,吃完了還得記得清理碗盤,身累。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破產姐妹》裡,Han的餐廳就沒有先進的點餐系統,更別說智能的烹飪設備了,上菜慢,上錯菜都是常有的事。也難怪Max總對老闆“抱怨”了,心累。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另一方面,餐廳還陷入了招工難的困境。長時間的站立,較低的薪水,讓求職者在面對高物價生活時選擇不去考慮餐飲行業。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現如今菜譜的創新、廚具的更新、廚房機器人的研發以及智能手機的普及、餐飲系統的完善、外賣行業的日益成熟等等都為智能廚餐飲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軟件、設備的支持,智能廚房、餐廳的出現會異常艱難。

5

一切從美食出發,不忘初心

智能、綠色、健康化是未來餐飲的趨勢,但好的味道才是這一切的核心,研發出的產品如果不能提供高質量的菜餚,再高端的說辭也都是空話。

許多產品打著“智能”的旗號,卻一直處於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窘境,是因為他們把重心放在了外觀設計以及智能概念的灌輸上面。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商家自身下廚的經驗少,也沒有去到美食的故鄉實地考察,生產出的產品很難抓住顧客的痛點。急於投入到智能餐飲的浪潮而忽略了食品本身是很不明智的做法。相較於追尋體驗智能設備帶來的新鮮感,《孤獨的美食家》中的大叔卻在吃飽吃好的道路上堅持自己的選擇。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大叔去的餐廳裝修都比較簡單樸素,沒有花眼的點餐屏幕,也沒有光怪陸離的燈光。但是大叔每一口都吃的特別認真,特別滿足,隔著屏幕小編都口水直流。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那是因為餐廳滿足了我們最基本的訴求--餓。智能餐飲再智能,也要回歸到菜品本身。讓我們少一些營銷的套路,用美食來坦誠相見。

6

智能美食的腦洞風暴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我們完全可以期待有一天,能像《美食從天而降》裡一樣,隨時隨地下一場美食雨~被炙烤的天,你拿出手機輕鬆一點,天空就飄落各種口味的冰淇淋雪花;凍成狗的日子,手機一搖,滿天都是熱乎的關東煮,敞開了吃。又或者不久的未來,偉大的發明家創造出神器的溫室,裡面保存著世界各種食材的種子,每棵植物都有獨立的溫室培養,保證你在任何時間都能吃到喜愛的水果蔬菜。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腦洞再大一點,也許將來科學家能把各種美食都濃縮成了一個小小的芯片,把它植入到特殊的培養皿中,種漢堡得漢堡就不再只是童年稚氣的想象。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等到家用機器人完全成熟的時候。你的生活中突然出現一個像“大白”一樣的機器人管家,不僅會熊抱安慰失落的你,還能提供美味精緻的料理,想想也是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今天對智能跟美食的那些事就聊到這裡,不知道大家是否有一些瞭解?希望大家保持一顆愛吃愛做夢的心,萬一夢想實現了呢~

當美食遇見人工智能,還需要廚師嗎?

*圖片和資料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