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敢不敢在敘利亞戰場上與俄敘聯軍正面對抗,爲什麼?

杜達特洛夫斯基




一、美國的中東新戰略是求財而不圖名。美國近幾年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愈發嚴重,特朗普上任以來,實行的就是全世界薅羊毛、經濟掠奪模式的單邊主義貿易政策,別說是打仗,就是美國的海外駐軍,特朗普本意上也不願意再投入經費。共和黨的戰略重心在中東,特朗普在中東也進行了一系列謀劃,總體就是肢解歐佩克,掌控石油定價權,不但可以穩固美元結算權,為美國獲得巨大石油經濟利益,還可以通過石油價格浮動,打擊俄羅斯經濟,特朗普的算盤打的精著呢!沙特為首的遜尼派基本受美國控制,而伊朗為首的什葉派則積極對抗美國,使美國戰略不得以實現,美國出兵敘利亞為的是佔據敘利亞地緣政治,並進一步壓制伊朗,不是為了跟俄羅斯拼輸贏的。



二、美國對俄羅斯的戰略還是力求拖垮。俄羅斯雖然是前蘇聯解體後的產物,經濟、軍事、國際地位和政治影響力都要遠遜於美國,可有一條美國就忌憚不已,那就是俄羅斯具有強大的核武庫,雖然常規戰爭,俄羅斯不可能是美國的對手,但也會急劇消耗美國的國力儲備,如果真到了存亡時刻,普京的核武威懾也不會只是說說就算了的,這樣以來,常規戰爭美國沒好處,世界大戰、核戰美國不願意奉陪,那麼不與俄羅斯正面衝突就是最好的選擇。俄羅斯成立之初,經濟就在崩潰邊緣,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有了較大起色,但是因為俄羅斯出兵克里米亞問題,遭到美歐經濟制裁,經濟總量一下子由2.3萬多億美元,下降到1萬多億美元,直到2017年,也不過才達到1.4萬多億美元。可以說在經濟制裁下的俄羅斯,美國只要拖住它在敘利亞不斷投入,就會讓俄羅斯經濟產生巨大危機,要比正面戰爭效益好得多。



三、美國執行聯合多國圍毆俄羅斯政策。俄羅斯雖然經濟不是很景氣,但是俄羅斯豐富的能源資源和地大物博優勢,也不是美國一家就可以全面制約的,北約東擴、經濟制裁為主的圍堵封鎖和空間擠壓,旨在從內部瓦解俄羅斯。美國作為唯一超大國,不管是經濟、軍事、政治,還是科技、貿易和地緣政治控制,都有絕對的優勢,按照以往的話,對俄羅斯的封鎖圍堵有較大優勢,可是特朗普自以為是的單邊經濟戰略,引發了多國的反抗和美國利益團體的不和。美國雖然在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370多個軍事基地,並實際控制了全球16條海道咽喉,但是區域經濟需求和地區發展特點,就連歐洲國家都不可能斷絕與俄羅斯的能源貿易往來,美國想完全把俄羅斯圍困住是不可能的。雖然美國沒有斷絕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政治孤立和封鎖圍堵,但是僅靠美國想在短期內見成效,那只是痴心妄想。

總之,美國不管是在敘利亞戰場,還是在烏克蘭東部,都不可能與俄羅斯正面對抗,不是沒有實力,不是打不過,實在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美國做的最多的就是,支持慫恿第三者與俄羅斯發生矛盾和關係惡化,美國一邊看戲,一邊在國際上醜化俄羅斯,這做法也實在是夠噁心人的!


極度駭客


美國不敢與俄羅斯發生正面戰爭,發生了小規模衝突吃了虧,也不敢承認的。美國的實戰能力要遜色於俄羅斯的,如果直接發生大規模衝突,那點武器優勢還沒發揮出來,就會敗下陣來的。美國輸不起啊!打輸了一場小仗,大國就成了老二了。毛主席說美軍是紙老虎是有根據的,不是胡說的!


旁觀者7061


敢!美國幾百人就放在那了,讓毛伊敘打,不敢,毛子張牙舞爪,虛張聲勢,老美氣定神閒,高手過招,高低己分,奈何不得老美!這就叫實力自信!


心情很好28


以美國的實力出手自然沒問題!就怕國內受到打擊!俄羅斯敘利亞伊朗都已經逼到牆角了!美國的目的是使其快速分裂!並不打算一決雌雄!所以應該是法國以色列出手錶示一下!美國應該會在烏克蘭和日本那頭出手!制約牽制俄羅斯!繼續消耗其經濟實力!中東這一塊還不至於窮途末路!青山依然在!也不急於一時!


嘎哈呢哥


這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需不需要的問題。世界上只有二哈,才會無緣無故張口咬人。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強國,出兵懟人,並不是為了替天行道,主要看看打完能不能撈到好處。川普推崇的是貿易戰和金融戰,目前從中國股市撈走不少銀子,又在逼迫加拿大和墨西哥,好處大大的,敘利亞這種窮鄉僻壤的地兒,對川總沒啥吸引力。

圖一:川普是個行走的表情包。畫外音:我絕不會讓普京從敘利亞抽身。

自古以來,上兵伐謀,下兵伐城。川普要比普京老謀深算得多。川普要為美利堅爭奪的是全球利益,並非一城一地,不會是區區一個伊德利卜省,甚至不會是一個敘利亞。美國儘管沒有出兵土耳其,但實際上通過貿易戰,整跨了土耳其的經濟,川普已經得到了想要的一切,這是飛機大炮都不一定能得到的。而俄羅斯目前惟一的戰略重點就只集中在伊德利卜省。勞師遠征,未必會得善終。

當前川普在全球打貿易戰,忙得很。如果能把敘利亞變成另一個阿富汗泥潭,把俄羅斯拖進去,而且拖得越久越好,這對美國才最有利。俄羅斯在爭敘利亞這個芝麻時,川普已經在全球收西瓜,不聲不響地實現了自己競選時的諾言:讓我當總統,還你一個強盛有錢的美利堅。2018年的美國,是近年來少有的經濟狀況一片大好的時期。一掃上任奧巴馬當政時的經濟頹勢。

圖二:川普說:我只想打貿易戰,少給我擺槍擺炮。

如果真是鐵了心想打常規戰,目前所謂的俄敘伊三國聯軍,在美軍率領的盟軍面前不堪一擊。以1990年代橫掃伊拉克的戰爭為例,美軍用了半年,調集了各路大軍90萬人,北約主要盟國出兵,包括中東國家也擺出兵力,以牛刀殺雞之勢,殲滅了薩達姆的精銳部隊。實際作戰時間不長,只用了42天。目前沒有理由認為美國的國力和號召能力,低於1990年的海灣戰爭。俄羅斯到時必然會祭出核武器大法,於是各退一步,回到起點。

儘管叫得震天響,實際上俄羅斯並沒有大規模派遣地面部隊參戰。只有小規模的特種部隊和一些摩托化分隊留在戰場。俄羅斯對帝國終結者阿富汗,心有餘悸。所以從一開始非常害怕地面大軍會陷入敘利亞戰場的游擊戰中拔不出來,於是就儘量打非接觸戰爭。讓海空軍主導戰爭。不管打不打得贏,都不會出現重大損失。

圖三:川普:為中國的進步點贊,堅決不出兵敘利亞才是高招。

從參戰到現在,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大兵總計不過6萬而已,而且這6萬並不是現在全在戰場,包括了輪戰,刷存在感的部隊。俄羅斯實際上是學習中國,把敘利亞戰場,變成又一老山輪戰,讓海空軍的各個部隊輪流參戰,以戰爭提高軍隊作戰能力。目前據說84%的空天軍單位參加過敘利亞實戰。

儘管目前普大帝和阿薩德,希望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發動總攻,一舉拿下伊德利卜省,但遠不是戰局終點。美國在敘利亞一直有特種部隊和間諜活動。對於川普來說,完全可以將水攪得更渾,每當戰局對於俄敘有利時,美國都可以授意白頭盔出來拍幾個假片子,搞搞事情,然後用巡航導彈發動攻擊,消弱並抵消敘軍戰力。


厲兵


美國現在不敢在敘利亞與俄伊軍事對抗。如果他開始與俄軍直接軍事對抗,那麼戰線就太長了,美國只有被拖死的國運。傅銘


傅茂根


事實上,美國媒體為少數政治精英、財團所操縱控制。所以儘管表面上美國標榜“新聞自由”及“權利的媒介”,然而在現實中,美國各傳統媒體(報紙、電視)都有各自的傾向性,不可能做到客觀、中立、公正。美國媒體既不是“第四權力”,也沒有實際的“權利”。

曝光總統醜聞,可以視為“言論自由”,但“自由”的本質卻是美國兩黨之間,以及政黨內部的權力鬥爭。根本上,美國媒體仍然被美國少數政治精英、財團、政府所操縱控制,是為他們服務的輿論工具。諸如,美國主流媒體中的《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新聞週刊》等,在歷次美國對外戰爭中,如“科索沃戰爭”,“伊拉克戰爭”等,採取捏造事實,誇大數字的方式作出虛假報道,誤導世界輿論。凡是美國看不順眼和不聽從的國家、組織和其領導人,美國媒體就打著“新聞自由”的口號,編造謊言,以所謂的暴行、醜聞,妖魔化對方。為了誤導公眾,對正義的聲音則充耳不聞。這就是美國“新聞自由”的虛偽性。



快九點八點半拜訪


美國不敢同俄羅斯軍隊正面發生衝突,兩個軍事大國,兩核大國,雙方都明白直接衝突意味著什麼。俄羅斯戰鬥民族,前蘇聯解體,烏克蘭問題,北約東擴,俄羅斯被美國擠壓的空間越來越小,普京憋著一口氣,在敘利亞先發制人。對伊德利卜發動空襲,美國不會打擊俄羅斯在敘軍事基地,會對敘政府軍進行空襲,以色列也不會閒著,中東就沒太平過。


東風181311980


在現在這種複雜的國際形勢下,美不會明目張膽的與俄敘聯軍為敵。首先俄敘聯軍已經佔領了敘絕大部分領士,叛軍已經是苟延殘喘,扶不上牆。第二,如美強行派兵參戰帶上所謂的盟軍,勢必會引起世界大戰,這樣的政治,經濟上的風險是特朗普不可能承受的。


千里送來的羽毛


這正是美國曾經在敘利亞戰隻手遮天,為所欲為,在短短兩年多後的今天之所以靠邊的關鍵所在——美國絕對不敢在敘利亞跟俄敘聯軍正面對抗。一是時間不對,二是戰場位置不對,僅此兩項就讓美國在無以為戰的條件下不得不甘拜下風。



小布什用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及其後來的超高的軍費支出,把美國財政先掏了個大窟窿,加上零八金融風暴使其美國政府債務債已達9萬億美元。奧巴馬執政認為美國直接介入的戰爭太費錢,所以就改了路子用巧實力去顛覆敵對國家政權,發動了著名的阿拉伯之春、顏色革命、及政變等手段的攪屎運動。這確實沒有讓美國財政新增戰爭經費,而且賬面軍費投資每年已從小布什的7千多億降到了5千多億,但到他下臺時美政府債務卻達19萬億,原來這巧實力都是拿錢堆出來的。



特朗普接掌美國七八個月,美債又漲了1萬億,半年後的今年3月再漲1萬億,杗額已達21萬億美元。現在又是九月份了,統計數字還沒公佈,預計美政府債務將達22萬億美元,僅利息一項每年財政就需支付1.5萬億左右。在這種條件下奧巴馬在敘利亞戰場對俄羅斯也得禮讓之分,何況是心思不在這裡的特朗普。但如果把敘利亞現狀放在二十年前,財政略有盈餘的克林頓時代,毫無疑問不敢正面對撞的是俄羅斯,只能看著敘利亞在伊拉克之前象伊拉克那樣不明不白地倒下。因為那個年代的美國軍力與現在相比沒有太大差別,而經濟狀況卻是現在無法比擬的,

這就是時間不對。


如果把敘利亞戰場搬到南亞或者東非,只要離開俄羅斯國家戰略預警及後勤保障體系的支撐,美國便不會給俄如此發揮的空間,在那種戰場,美軍的隱身三劍客將稱霸戰場天空,持續消耗俄敘聯軍的兵員、裝備、彈藥等戰力資源。有兩個航母戰鬥群便可徹底切斷俄軍後勤補充,用不了一年,北極熊就得認栽。問題是如果把敘利亞的位置放在南亞的孟加拉,俄羅斯也不會遠隔萬里去跟美國人拚老命;美國人也沒那多閒錢扔到那去挑動內戰,敘利亞根本不會亂。


但現實是敘利亞就在北極熊命門上,所以美國人想讓這裡姓了美,就隨時可以給北極熊來個鎖喉。而俄羅斯為保老命,背依國家戰略體系支撐,對手在地中海的航母在匕首面前沒有存活的機會,猛禽、閃電在口徑的威脅下,可用的機場不支持其作戰半徑覆蓋戰場,即使到達戰場也因處於俄戰略預警體下,蘇系機完全不必開啟自身雷達,僅憑數據鏈作戰,而F系就處於雷達開機就是靶子,不開就是瞎子,這仗怎麼打?那幽靈失去了這它們的護航還來自殺呀?失去了海上天上的支援,美軍地面部隊怎麼打仗?連俄軍老掉牙的蘇24、蘇25都可以騎在他們頭上拉屎,他們有當年自願軍那種勇於犧牲的作戰精神嗎?



所以,在當今美國的國情下,在敘利亞戰場位置上,美國沒有資格與俄羅斯正面對撞,並且不是因為北極熊的7千多核彈,僅憑常規軍力,美國人也無法為所欲為。一是因為美國的經濟現狀跟俄羅斯撞一下就得徹底崩潰,二是因為俄軍常規裝備的發展也是相當迅猛的,以匕首、口徑、伊斯坎德爾、龍捲風,蘇57、蘇35等新質裝備大量入役,並在敘利亞戰場充份實驗,展示的作戰實力讓美國也一清二楚。這也是美國忌憚的一大要素。這就是美國霸權戰略的悲哀,既要上人家門口耍橫,等人家操起刀來,還得立馬認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