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O現在新教材念「歐」,我們小時候一直學的不是「喔」嗎?誰能幫我解釋下?

棄用123321


問題的答案是這樣的。

1958年2月,兼收國語羅馬字、 拉丁化新文字、 威妥瑪式拼音和注音字母之長的漢語拼音方案被批准推廣。這套方案在教學中,各地的人們對方案中註解“o”發音的漢字“喔”的發音理解出了偏差。原因在於,喔字本身就有2個讀音(一個哦,一個窩),而如今英語教學又負面影響了漢語拼音教學,所以就有了三種讀法:

(一)正確的讀法(你聽懂了嗎?哦,我聽懂了——就是這個哦的讀法);

(二)wo(公雞打鳴喔喔喔。中國人起碼在東漢時期就開始用這個字來作為公雞打鳴的擬聲詞了);

許慎《說文解字》

(三)歐(注意,哦和歐在普通話中的發音,雖然很接近,但並不一樣;而歐和英語的o的發音,也是有細微差別的)。

我小學時候,老師教的讀音是第二種,wo。嚴格講,這個讀法不能算錯。畢竟在“波、坡、摸、佛”這四個漢字中,其讀法就是wo。

扯開一下。在漢語拼音教學中,對有的聲母的教學,存在一個用“呼讀音”來“帶出”“本讀音”的情況。

漢語拼音中,聲母本來的發音叫做本音。聲母的本音一般發音不響亮,為了教學、呼讀的方便,常在每個聲母本音的後面加上不同的元音,這樣發出的音叫做聲母的呼讀音,也叫名稱音。

b、p、m、f的本身的讀音是非常不清晰的,為了方便小朋友聽清,教學的時候加上了韻母o。但是,這幾個聲母都是雙唇音,意思是發音的時候有一個上下唇突然張開的動作,這和wo的情況很像。

語音學上,有個說法叫圓唇化,有時候就用一個小w來標註這種情況。換句話說,這幾個漢字之所以漢語拼音寫作bo、po、mo、fo,而不寫作buo、puo、muo、fuo,原因也在這裡。那就是,b、p、m、f在發音的時候已經捎帶了一個w或者u,就沒有必要再多加一個u啦。

o跟在其他韻母后面構成形成新的韻母的時候,其實是讀另一個讀音的。


這裡不得不介紹另一個概念,叫“音位”。所謂音位,就是在一種語言或者方言裡,很接近,但不區別意義的音素。比如zi、zhi、ji的韻母,雖然都寫成i,但其實是3個音。在漢語拼音方案方案中,同樣書寫為o的,其實代表了兩個不同的發音,一個是跟在b、p、m、f後的o,一個是跟在其他韻母后面的o,寫成這樣:

所有有的朋友問道,如果讀歐音,“波、坡、摸、佛”這四個漢字該怎麼念,原因正在這裡。如果真讀成了ou,那就很危險,畢竟普通話是有pou(剖)這個音的;而如果你們當地教學的時候受方言影響而歐和哦的讀法是差不多的,那倒也問題不大。

所以總結一下:上面提到的(一)正確的讀法;(二)wo,兩種是正確讀法。

最後,要感謝老一輩語言學家制定出如此精妙的漢語拼音方案,把很多複雜的問題都簡化成了小問題。要知道,大家往往出問題的那些小地方,其實背後是一個大學術問題(這裡幾百字是無法說得非常透徹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讀王力的《漢語音韻》)。

在應用層面,如果不這樣靈活處理,這套方案是很難成為大家學習祖國語言文字的好幫手的。今天文化水平如此之高了,人們依然出問題,何況是當年幾乎全是文盲的中國呢?


八磚學士


專家是閒著沒事幹怕拿工資臉紅,所以出來作么蛾子!漢語拼音尊重約定俗成和簡單實用的原則就行了,改成ou音就代表是韻母了嗎?讀著ou音,拼的時候是“哦”音,這麼奇怪彆扭的思路是怎麼想出來的?讀“哦”音不是更標準更符合漢語習慣與規律嗎?

有位名人說得好:中國目前的專家每兩個槍斃一個都沒有冤枉的!


我shi人間四月天


來專家一起跟我念 bō(菠)蘿,pò(破)車,wǒ(我)們,wo(握)草,水gōu(溝),lóu(樓)房,gǒu(狗)熊,gòu(購)買。你給我念念看看讀歐還是喔!!小孩玩的APP教拼音的發ou這個音,已經投訴了。


二傻狍子


昨晚老婆搧了我一耳光,讓我跪鍵盤,直到現在我都覺得委屈。\n兒子上一年級了,語文新教材上O念"歐",可我們小時候一直學的是"喔"呀!我按新教材教兒子:a(啊),o(歐),e(鵝)…老婆聽不下去了,拿著一張紙走過來:"小明(兒子名)他爸,你念念這倆拼音。”我讀到Lao (老),Po(剖)。你喊我老婆(剖)? 啪 !老婆反手就是一耳光。哎呦,我的媽啊,現在我還疼呢!\n


歐陽大拙


單韻母的發音方式是,擺好口型後,嘴唇不運動發出來的,所以這時發的是“歐”音。過去是因為沒按照普通話中的發音要求來發。發音時嘴唇動了。


安安145439612


我兒子今年上三年級了,剛上一年級的時候也遇到過這個問題,當時我為此特意因為這個問題和語文老師交流過。老師解釋的很清楚,在此分享一下!


首先結論是拼音字母“o”,既不讀“歐ou”,也不讀“喔wo”。拼音的韻母有單韻母和複韻母之分。a、o、e、i、u、ü 這些單韻母發音的特點是自始至終口形不變,舌位不移動。大家感受一下“歐ou”和“喔wo”發音時候的口型,“歐ou”開始嘴唇是圓的然後嘴型有個變小的過程,“喔wo”則是相反,嘴型由小變圓。所以它們和“o”的讀音肯定是不同,但他們都包含了“o”的讀音也就是嘴型圓的那部分,所以“o”也有圓唇音的稱呼。

“o”發音的時候嘴型很圓,而且要保持不動!


解釋完“o”的讀音,老師還接著說明產生分歧的原因。看看這個我們常見的掛圖。

“o”讀音的漢字標註為“喔”,這是一個顯著的錯誤,但曾經它不是錯的!

今天翻開新華字典,“喔”讀音標註為“wo”,而我小時候它標註的是“o”!大家來想一下,公雞打鳴的聲音是更接近“窩窩窩”還是“哦哦哦”呢?很顯然新華字典改動是錯誤的。

有的拼音掛圖設計者已經注意到了這一點,把“o”漢字注音改成了“”,這個字對於一年級學生筆畫有點多了,但也沒辦法,因為沒別的可用了。有人說為啥不用更常見的“哦”呢,因為這是個多音字。

至於公雞打鳴的問題嘛,不知道說點啥好,擱置爭議吧!


說完這些,老師還解釋了為什麼很多情況下“o”讀成“窩wo”感覺非常順暢自然。

比如“波”讀成“b窩 buo”很自然啊,但注音卻是“bo”並且用“buo”注音的字根本就沒有。這是因為

“o”這個圓唇音作為單韻母的時候,只跟“b、p、m、f、w”這幾個雙唇音和類雙唇音拼在一起,“u”這個音口型正好介於雙唇音到圓唇音之間,讀的時候自然就帶出來了,說這裡讀“wo”沒有什麼錯誤,不讀這個也沒辦法。


最後說一下,漢語拼音本身並不是不可挑剔和質疑的東西,只是對語音的一種描述方式,制定者們稱其為“漢語拼音方案”而不是“漢語拼音規範”,是飽含智慧和敬畏的。


身邊科學


其實就是專家閒著沒事幹,過幾年又變回來。我在輔導小學生功課的是,他們寫“口”的拼音總是寫成“ko”,只想說,真是誤人


昕123519476


一個是拼音(發音喔),另一個是英語(發音歐),我只想請讀“歐”的人拼一下“我”、“破”、“波”、“佛”這幾個字怎麼讀


白天不睡覺的夜貓


波潑摸佛四個字的拼音bo, po,mo, fo 是經過簡化的,應該寫成buo, puo, muo, fuo 大家再對照著:多,拖,諾,羅(duo, tuo, nuo, luo ),就明白了。所以,o讀歐也沒什麼不妥。


少峰926


漢語拼音的聲母“O”究竟是應該發“喔”音還是發“歐”音,我想大多數人是把英語發音和漢語發音弄混了!

漢語拼音的聲母就那麼幾個,其發音是約定俗成的,沒必要在這件事上死磕和糾結!

如果哪個半吊子老師硬要說o是發“歐”的音咱拿他也沒有辦法不是嗎?

說來也怪,有的老師也是不學無術,教英語的拿英語的發音教拼音,教漢語的拿拼音的發音教音標!這暴露了一個問題:真正愛學習愛鑽研愛研究的人少了,憑經驗憑想當然教書的人多了!

不過我還是建議那些學英語教英語的老師先是把漢語拼音學好!

自己的普通話說的不好,因為沒見過什麼大世面,過去一般很少幾乎不說普通話,因為一直在老家上班,所以說不說普通話無關緊要,也並不妨礙和大家溝通!前些年外出打工,尤其是來到那些所謂的大城市你不說兩句普通話還真不行,別人聽不懂你在說什麼!總不能聽了別人說的話,自己裝作聽不見吧!總不能不和別人溝通吧!最起碼得會接電話吧!否則別人說東你鬧西,人家讓你打狗你攆雞,這樣會鬧出許多笑話!

我很羨慕那些標準語說的非常溜的人,比如央視《新聞聯播》的主持人,對!學普通話就跟他們學!這樣總不至於把“喔”成“歐”吧!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就是一個民族比如漢族,由於南北(差異較大)東西(差異較小)地域不同講話和發音都有很大區別!如果有人問你,令人最抓狂的事情是什麼,如果是我,我就會回答,當別人和你說了半天你連半句也沒聽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