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川普興奮的美墨自貿協定,在媒體眼中怎麼成了「賣國」條約?

近期有個別美國媒體刊文認為新版的美墨自由貿易協定,損害了美國的利益。其實一份貿易協定涉及國與國經濟關係的方方面面,當然不可能讓所有的行業和群體都滿意。美國和墨西哥新近達成的自由貿易協定究竟是誰佔便宜,當然也是見仁見智。不過這份協議是在特朗普的強烈要求下籤訂的,至少特朗普代表的美國利益群體,在這份協定中肯定是佔便宜的。

至於美國國內有群體攻擊美墨自由貿易協定,可能是出於對特朗普的政治攻擊,也有可能是自身利益受到損害採取的行動

讓特朗普興奮的美墨自貿協定,在媒體眼中怎麼成了“賣國”條約?

沒有得利,特朗普簽署新協議幹什麼?

僅從目前披露的新版美墨自由貿易協定片段看,雖然最終的協議比特朗普此前叫囂的版本有所退讓,但是美國在新版協議中還是獲利頗豐首先,增加了“日落條款”。美國雙方最終達成的協議執行期限為16年。可以預見墨西哥在16年之內不可能超過美國,也就是說屆時美國還有機會根據協議的執行情況從墨西哥再敲詐一筆。雖然最終達成的日落條款將協議執行期限規定為16年,而不是此前特朗普提出的每五年續簽一次,至少讓特朗普少了兩次藉機敲詐的機會,但是相比舊版協議,美國仍然有機可乘。

第二,墨西哥在汽車行業做出了重大讓步。墨西哥最終接受了特朗普提出的將40%-45%的汽車零部件由時薪不低於16美元的工人制造的要求,其實就是出賣了墨西哥汽車工人的利益。目前墨西哥汽車工人的時薪只有約3美元,10年內想要大幅提高到16美元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這條協議的達成,事實上就把原來可以完全在墨西哥生產的汽車零配件中的40%轉移到了美國。

新版美墨自由貿易協定雖然不是百分之百按照特朗普的意願寫就的,但是特朗普也至少實現了九成以上的目的。因此在美墨自由貿易協定草案簽署後,特朗普歡欣鼓舞,甚至有些忘乎所以,至少從特朗普和他的執政團隊的表現看,他們覺得這個協議對於美國是大大有利的。如果說搶走這麼多利益還算吃虧的話,恐怕也是一種霸王邏輯吧?

讓特朗普興奮的美墨自貿協定,在媒體眼中怎麼成了“賣國”條約?

美墨自由貿易協定當然有負面影響

新版的美墨自由貿易協定相對於舊版協定,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佔了上風,當然不是一個符合經濟規律的協定。所謂40%以上的汽車配件,必須由時薪16美元的工人生產,其實就是特朗普在美墨之間人為設置的貿易壁壘。這種人為障礙肯定會提高北美地區汽車生產的成本,降低北美地區汽車產品的競爭力。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看,設立這種貿易壁壘的目的就是要阻止資本和生產要素向利潤更大的墨西哥轉移,可以保住美國工人的就業機會,相應的還會增加美國當地的稅收。既然特朗普要的就是這種效果,當然不能算吃虧了

僅僅從經濟規律上看,這種貿易壁壘的設立肯定會影響美國民眾的福利,增加美國消費者的負擔,阻礙美國產業的升級,但是對於這些長遠利益,最多隻能再幹六年的特朗普,顯然考慮的並不多。美國的鋼鐵產業、汽車產業本來已經是夕陽產業,在國際產業分工中已經不具有任何競爭優勢。如果美國與其他國家的經貿關係是一種自由競爭的關係,美國的這些夕陽產業會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逐步淘汰。憑藉著美國現在強大的科技優勢,美國完全可以利用新科技、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或者發展出其他新業態,實現產業升級和充分就業。但是在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的庇護下,這些傳統產業的利潤率還能維持在一個很高的水平,他們當然沒有動力和願望進行一場新的革命。以鋼鐵產業為例,特朗普對主要鋼鐵進口國加徵25%高關稅之後,美國本土生產的鋼鐵產品價格順勢上漲,個別品種的產品漲幅甚至突破50%。雖然鋼鐵產業的日子好過了,但是並沒有改變美國鋼鐵產業生產率低下競爭力不足的問題。

溫室裡的花朵永遠不可能成為參天大樹,而且當今後美國用強大的政治、經濟和外交實力搭建起來的“溫室”崩塌的時候,美國的不少產業還會受到毀滅性的衝擊,可能這才是美國精英階層對特朗普最反感的地方

讓特朗普興奮的美墨自貿協定,在媒體眼中怎麼成了“賣國”條約?

特朗普“求仁得仁”,既然她執著於為美國爭取短期利益,長期發展機遇的損失當然也就是不可避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