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德國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會怎樣?

靜伺花開


那德國就是歐洲的“滿清政府”,被屈辱的不平等條約束縛,割地賠款,被英法宰割,永遠踩在腳底下,法國也就達到了真正的使德國不成為其威脅的目的。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當然這只是英法等利益獲得國的一廂情願,以嚴謹著稱的德國人,即使在準備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腳步,也走的異常沉穩,沉穩到英法只有頻頻點頭認可的份,眼看著一步步走向戰爭深淵,卻無能為力。

不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可以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德國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起國,結果卻遭遇失敗的俄國,這是德國始料未及的,英法對待它們的方式,則更是出乎德國人的預料,完全不給它們活路。


一方面要求德國賠付鉅額戰爭賠款2260億德國馬克,限定42年內賠償完畢,世人皆知黃世仁的高利貸厲害,楊白勞被活活逼死了,德國要按這個數這個期限弄下去,也是死路一條,這個戰爭賠款數額是當時德國國民收入的數十倍。

德國政府根本無力負擔,更不可能實現什麼42年付清的“約定”,而且德國最富裕的工業區,是德國人的稅利奶牛,卻被英法等國分而食之。

進的少了,出的甚至比戰爭時期都大,在德國人看來,打仗都不至於有這麼慘,因此說一戰後世界對待德國的安排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埋下了隱患,其實就是很現實的說法。

其他的割讓領土、瓜分殖民地,限制海陸軍的發展,甚至海軍艦隻被各國瓜分,這些都不說了,就戰爭賠款一項,就足以把德國摁在殖民地的位置上,歐洲“十大好人”(給別人拉套掙錢)的位子上,永世不得翻身。


歷史三日談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初中時一個同學的疑問:“德國在二戰初期取得輝煌戰果後,為什麼不停下腳步,好好發展再與英美決戰?”這與題主的問題內核差不多,其實納粹德國必須發動二戰,不然他們將自我崩潰。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納粹黨的政治綱領

我們知道,如果一個黨沒有指導思想就沒有戰鬥力,就算這個指導思想與現實格格不入,但能為廣大民眾提供一個可以想象的空間,為自己爭取最大的民心。

納粹黨最早的政治綱領在希特勒的《我的奮鬥》中暴露無疑。全書主基調就是這是個弱肉強食的世界,我們日耳曼人必須用戰爭為自己贏取生存空間。在種族主義的號召下,納粹黨贏得了德國人民的選票,成為全國第一大黨。

而在《我的奮鬥》發表後,全世界其他國家看後覺得可笑,認為這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這只是希特勒騙取選票的方法。但他們錯了,希特勒是個誠實的人,在二戰結束後,人們反過來重新閱讀《我的奮鬥》,發現納粹德國犯下的滔天罪行與書中宣傳的政治綱領一模一樣。所以在納粹黨建黨之初就是蓄意要發動戰爭的,這是原罪。

第二:德國民眾對“凡爾賽體系”的仇恨

一戰時,德國打贏了幾乎所有戰役,卻輸掉了戰爭。原因在於國內經濟、政治的崩潰,德國上層軍官根據美國威爾遜總統提出的“和平十四點綱領”判定:只要德皇同意退位,建立和英法一樣的民主政府就可以體面的退出戰爭。

結果是美國人說話不算數,而說話算數的英法都要懲罰德國。懲罰的力度超過了德國人承受的底線。比如,解散德國軍隊、賠償1300億金馬克、割讓國家領土等等,與“和平十四點綱領”完全本末倒置。憤怒的德國外長在簽字時質問道:“如果說我們德國犯了什麼罪,那只是我們打了敗仗。”這句話在暗示另一種結果:如果德國贏了就不會受這樣的侮辱。

這種復仇心理深耕於廣大德國民眾心中,他們想:再打一次世界大戰,就能獲得自己失去的一切。

第三:龐大的軍工體系和高福利國家

納粹黨上臺後,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民眾失業問題,當時全世界都處於大蕭條時期,經濟壞到了極點。而希特勒很快通過重整軍備,擴大軍需生產,修建高速公路迅速解決了失業問題。

生產了這麼多武器如果不消耗,失業問題就會重現,只能發動戰爭消耗武器,才能維持龐大的軍工企業。

並且希特勒大規模提供工人福利待遇,發錢發房送旅遊。當德國工人出現在紐約街頭時,美國記者很驚異地問他們:“你們怎麼有錢來美國玩?”德國工人自豪地答道:“是政府免費送我們來的。”

如此龐大的福利都是要花錢的,錢從哪裡來?自然是掠奪有錢的猶太人,沒收他們的財產,補貼德國民眾。但猶太人總有被榨乾的一天,到時怎麼辦呢?發動戰爭去掠奪其他國家的財富。

綜上所述,納粹德國在上臺之前就是奔著發動戰爭去的,上臺之後,做的事情也是圍繞戰爭準備的;加上德國民眾普遍的復仇心理,上下一心,二戰從納粹黨上臺那一天開始就是註定的。


歷史風雲錄


如果德國在1939年沒有入侵波蘭,而是選擇和英法兩國和平共處,這並不意味著德國就能迅速過上安穩的日子,畢竟各國之間的明爭暗鬥,早就將德國捲入了一個政治漩渦。這主要是因為,德國的地理位置,致使其必然成為衝突的最前沿。德國的西邊,是法國,這兩個國家一直不對付,在普法戰爭之後,兩國可謂是“世仇”,後來法國在“一戰”中僥倖得勝,算是報了仇,可兩國的矛盾越積越深。德國人自己也很不服氣,“一戰”後的凡爾賽體系,對德國處罰過重,使得德國人民怨聲載道,法西斯勢力就此崛起。即使沒有日後的納粹黨,德國政府也需要面對一系列難題。

德國的東邊,是蘇聯,在1930年代之前,兩國關係尚可,德國也對蘇聯進行了“援助”,如果沒有納粹黨,兩國關係必然是越來越好,而不是越來越糟。納粹黨公開將蘇聯視作“死敵”,這讓蘇聯對德國保持戒心,而且後期發展到了劍拔弩張的狀態,蘇德戰爭一觸即發。因此,如果納粹黨沒有上臺,德國依然保持既有的統治階層,他們或許不會對蘇聯採取激進的策略,而是力圖改善兩國的關係,如此一來,德國在東線算是暫無憂慮。德國也可以充當蘇聯與英法的牽線人,這也類似於“二戰”後德國的定位,處在“冷戰”最前沿,自家還分成了“東德”和“西德”,這就給兩個世界體系提供了交流的機會,最終“冷戰”也止於德國的統一。如果沒有“二戰”,德國的處境也不會改變,這個定位,只能日益加強,在蘇聯和英法之間努力實現斡旋,以實現自身的安全。

英法在“二戰”前大搞綏靖政策,最主要的目標,是實現禍水東引,讓德國和蘇聯爆發戰爭或者衝突,英法就可坐收漁翁之利,在關鍵時刻出手製衡德國。假如德國不是納粹黨上臺,也不推行戰爭路線,而是繼續“魏瑪共和國”時期的路線,英法也不會再搞綏靖政策,而是更加的重視與德國的關係,甚至與德國結盟,來抗衡蘇聯。德國政府也必然利用這種機會,加緊擺脫“凡爾賽體系”的約束,雖然暫時被英法當成“手中刀”,可早晚會脫離英法的控制,德國畢竟是大國,英法只能壓制一時,無法壓制一世。

但是,德國始終需要有個強大的靠山,才可以在歐洲對英法實現反制,也可對蘇聯實現制衡。此時的德國,畢竟是“一戰”的戰敗國,這個沉重的包袱,以及愈演愈烈的內部矛盾,隨時都會摧毀整個魏瑪共和體制。放眼望去,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只有美國可以充當這個角色,魏瑪政府依然會採取當年納粹黨的策略,去美國實現融資,甚至直接投靠美國,尋求美國的支持。美國此時依然奉行“孤立主義”國策,可羅斯福總統本人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美國內部諸多精明的政治家,也將力主和德國保持友好關係,以實現對歐洲的制衡,甚至直接影響英法的決策。最終,歐洲將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美國和德國為一支力量,英法為另一支力量,蘇聯自成一家,三者將在歐洲保持力量均勢,發生戰爭的可能性將大幅度降低。

這對於美國來說,自身的安全將得到保障,可美國也會失去建立霸權體系的機會,依然在英國人構建的體系中生存,雖然美國遲早會取代英國,但這個過程肯定會更加漫長。對於蘇聯來說,自身的安全也得到了保障,也就不需要大規模發展軍事工業,而是將更多資源投入到農業和輕工業方面,蘇聯的經濟結構也將更加合理,甚至會在後期對接西方的市場,美蘇之間的關係,也不會太糟。蘇聯的國力也會逐步增強,而且是實現了兩條腿走路,也不會遭受“二戰”的損失,後期的潛力是難以預料的。德國最終也能擺脫“凡爾賽體系”,魏瑪共和將一直延續,德國可以避免“二戰”後的命運,領土將得以保留,內部也不會分裂。只不過,歐盟恐怕將不會出現了,因為歐盟存在的前提,是歐洲處在兩大陣營的夾縫中,假如沒有“二戰”,歐洲一切如舊,歐洲老牌列強,也不會在短期內衰落,歐盟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


圖維坦


德國為什麼要發動二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作為戰敗方的德國遭到了空前的掠奪。



本來,按照常理,打敗仗了就要進行戰爭賠款,這也可以理解,但是英法等國做的太過分。

按照《凡爾賽條約》,德國喪失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八分之一領土,16%的煤炭產地和半數的鋼鐵產業,普法戰爭期間佔領的阿爾薩斯和洛林重新回到法國,北石勒蘇益格迴歸丹麥,薩爾煤礦由法國開採15年…………



此外德國還要賠償113億英鎊,最要命的是必須全部以黃金支付,可是德國根本拿不出來那麼多錢。

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國家爆發經濟危機,德國通貨膨脹嚴重,社會動盪不安,直接導致了納粹黨的崛起。


如果德國不發動二戰,那麼德國會在顏面掃地的情況下努力生產,但是軍事實力十分薄弱,只要法國願意,隨時可以闖進來奪走德國的一切。德國會就此一蹶不振,就像兩千年前的迦太基一樣。

不過我們可以往好的地方想,德國不開戰,至少不會有上千萬人的傷亡,德國的經濟會特別發達,科學技術領先世界。德國恐怕比今天還要富庶。


綠色落日


一、德國的戰爭經濟猶如飲鴆止渴

1、一戰凡爾賽條約後,德國不僅失去了大量領土,還支付了鉅額戰爭賠款,導致國內出現嚴重的通貨膨脹,整個經濟已經處於崩潰狀態,而“好心”的美國給德國提供了兩百多億馬克的貸款用於維持德國基本經濟的運行。但德國國防軍一直在秘密研製武器裝備,以重振德軍軍備,為希特勒上臺後擴軍奠定了基礎。而在隨後的1929年全球大蕭條下,德國經濟一度再跌入谷底,直到希特勒上臺。

2、希特勒1933年上臺後,任命沙赫特為德意志銀行行長和經濟部長,開始進行一系列的重振經濟計劃,並大力推行封閉式經濟政策。一是加大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通過消除大部分外貿進出口政策,保護國內經濟,使得國內能達到自給自足的狀態,以消除國際經濟危機對德國的影響;二是一方面通過推行國有資產私有化,由政府大量舉債通過公共基礎建設消除失業人口,另一方面把龐大的失業人員一部分變成軍人,一部分投入到軍工建設等。

3、希特勒推出一系列強有力措施後,短短几年時間基本上已經消除了失業率,重工業和軍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而德國總體經濟開始向重整軍備轉化,直到1936年德國的軍備力量已經超過了英法等國,GDP增速達100%,希特勒基本上已經消除經濟危機,德國一躍之間成為了歐洲頭號強國。

由於希特勒通過大量舉債振興經濟,1936年德國的公共債務已經增加了100多億馬克,到了1939初德國的債務總額達到了近400億,當時的軍費支出達到了450億馬克,而德國一年的財政收入只有150多億馬克,龐大的債務和財政赤字,德國已經沒有能力填補這一缺口。希特勒推出的經濟措施猶如飲鴆止渴,實際上已經榨乾了德國,財政已經處於破產的邊緣。

希特勒既要重振德軍的野心又要保障人民的高福利生活水平,嚴重的財政赤字,常年入不敷出的狀態,希特勒只有通過發動戰爭擴張與帶動經濟需求,才能維持國內經濟正常運轉,如果不發動戰爭,德國將會是一個破產的國家。


賽門軍略


如果德國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可能嗎?當然可能!那麼德國會怎麼樣?不過首先東西方國際戰略力量(西方國家聯盟主導勢力與蘇聯聯盟勢力)的走向必須完全有利於,或是優勢性在德國方向發展。自然東西方國際戰略力量走向不會自己有利於或是優勢性在德國方向發展,毫無疑問肯定需要德國自身才能創造完全。

如果東西方國際戰略力量的走向完全有利於、或是優勢性在德國方向發展已經要求產生(似如德國已經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即使爭取的可能只是屬於一定時間階段,但對於德國都要毫不猶豫為了這個一定時間階段,必須發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來要求保持這個有利於或是優勢性於。

要不然德國一旦放棄這個一定時間階段想要轉身固守,特別是想以和平方式消化這些地緣利益取得(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不過同時也就等於德國放棄了競爭,直接主動要求自身完全被動在東西方國際戰略力量面前,這就要導致德國已經取得的所有地緣優勢影響(通過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所產生的巨大作用性於東西方國際戰略力量瞬間化為烏有。

肯定這是德國不能容忍發生的,因為和平不是德國能夠定義的,也是根本左右不了東西方國際戰略力量的交鋒。左右不了而又要求和平,結果就是德國完全淘汰出局,那麼隨步最後德國必須只能完全被動成為其中某一方國際戰略力量要求下的馬前卒,要不就要成為東西方國際戰略力量必定攤牌的犧牲品。

顯然想要就此安穩過日子根本不可能符合德國基本安全原則,也是完全不對應國際戰略主題意識。德國之所以能夠吞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獲得成功,雖然採取的是戰爭政治,但注意不是更高一級的政治戰爭。而戰爭政治簡單來說就是強勢要求結果,一般通過軍事武力的炫耀威脅、戰爭手段的準備恫嚇,政治通牒的有力跟進。

可是這種成功不是由於德國軍事擁有多麼超越性強大,而是因為西方戰略力量已經開始嚴重被動在東方戰略力量咄咄逼人的主動局勢意識之下的結果。因此這種成功不代表德國任何可以改變局勢意識性,包括力量性,只代表切入準確性,這種成功本身就存在必然止於西方戰略力量要求的一定遏制需要範圍以外結束。

因此但當德國繼續是以戰爭政治再次針對波蘭,無疑就已完全超出了西方戰略力量要求的遏制需要範圍意識。再加上波蘭本身就是位於歐洲大陸相當重要敏感的東西方國際戰略力量最前沿爆破點。肯定德國在此要求的結果就是戰爭,而不是重複吞併成功,然而波蘭卻是可以直接決定德國命運沉浮的絕對定義地帶!

德國當然應該清楚。但不是決定東西方戰略力量命運沉浮的絕對定義地帶,這點德國不一定會去考慮(歷史上確實如此)。這就是力量差距所在,這就是關鍵交鋒時刻,所以波蘭肯定不能簡單成為德國要求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發起的地帶。

因為只要德國打響戰爭,德國也就全面被動在了東西方國際戰略力量要求的意識之下,剩下的只不過都是些平面的主動性了。因此針對波蘭,德國需要的是戰爭政治來完成政治戰爭。因為政治戰爭才是最基本戰略要求組成範疇的其中競爭事物,而不是戰爭政治屬於傳統政治操縱層面所能繼續擔當完成的事物。

畢竟政治要求進行的競爭角度只是從政治認知範圍出發,而戰略已然做為近現代以來完全對應競爭世界要求的必須事物,卻不是政治能夠繼續要求領軍國家競爭的時代已然來臨。至少戰略是從全局範圍角度要求的競爭優勢性界面意識出發,這就是“範圍決定可能”要求建立的基本理論視角觀。

命運值不同位置點,就是力量差距所在,反映出德國在此無法完成成為即東西方國際戰略力量之後第三支戰略對等意識力量(與德國實際是否具有可以對等戰略實力無關),就是無法取得全局範圍優勢性。那麼必然德國做為政治通牒要求有力跟進的隨後有效保證,戰爭手段的準備就不是什麼恫嚇波蘭了。

而是直接要求兌現,以必須確保政治的繼續有力性。無疑德國只能選擇針對西方戰略力量直接要求展開競爭,可是前題德國需要主動與東方戰略力量(蘇聯)能夠達成競爭共識,也是必須,以避免成為東西方國際戰略力量公開要求對付的敵手。但是正因為如此需要主動、因此結果對於德國最多就是隻能聯合,不可能聯盟。

更由於早期列寧已經就將波蘭完全打造成為蘇聯戰略世界(西方)具有符合道義要求的強大進攻跳板效應,因而德國只要戰爭打響波蘭,蘇聯即使隨即參與到,都為此具有能讓西方戰略力量可以要不要對其進行公開宣戰的法理選擇憑據。但針對德國、西方戰略力量在波蘭這個特殊敏感的地理交集位置上只會完全對應法理要求肯定宣戰。

這就要使得德國與東方戰略力量的蘇聯因為戰爭波蘭導致雙方的國際戰略地位關係發生根本性改變,如果西方戰略力量只對德國宣戰,不對東方戰略力量的蘇聯宣戰,就等於具有主導國際政治意義的西方戰略力量已經公開意識默認東方戰略力量的蘇聯擁有競爭主導要求的基本權利,成為了準主導要求關係。

而德國因為同樣要求競爭主導要求的權利遭到徹底被否決,勢必德國就要自然成為東方戰略力量的蘇聯現實要求奪取的目標。這對於德國來說肯定就是一個絕對不好的消息,縱然平面德國可能繼續掌握較大強勁勢頭的慣性主動,但在全局優勢性的意識上已經完全處於劣勢,顯然這就完全違背了關於戰略要求的競爭優勢性。

所以為了避免德國戰略出現全局劣勢性,也為了避免東方戰略競爭主導要求就此被西方戰略力量的主導性承認導致惡劣局面無可挽回,因此就需要德國將東西方國際戰略力量的命運同時與德國對齊在波蘭!這是關鍵交鋒時刻!必須德國針對波蘭的戰爭政治強而不發,只要不發,東西方國際戰略力量就是必須始終處在原有敵對位置上,那麼德國肯定仍然需要戰爭準備來強力針對波蘭觸發國際戰略就此直接交鋒。

而不是為了奪取波蘭這個國家的土地,因為政治戰爭不是要求結果,而是通過結果要求意識,要求通過波蘭達到德國戰略要求的全局優勢性準確定音。給予東方戰略力量的蘇聯就是一個選擇無條件聯盟,同時附帶警告否則德國認為東方戰略力量的蘇聯由於就是準備針對德國。

那麼德國面對的敵人就是東方戰略的蘇聯,而不是西方戰略力量,為此德國就會全面倒向西方戰略力量,並公開承諾為了歐洲的安全無條件全面武裝加入西方陣營來堅決捍衛波蘭的領土完整有效,不受來自東方任何強大的威脅侵犯。直接瞄準列寧已經打造的波蘭戰略意識徹底要求瓦解,完全將蘇聯當年有意割讓的領土坐實關門,留下賣國口實。

無疑只要德國不發,保持對等站隊要求條件,那麼西方戰略力量因為存在機會性,肯定永遠想要爭取的只會是德國,而絕不是東方戰略力量的蘇聯,更不會有半點主動聯合東方戰略力量的蘇聯來對付德國的意識產生。波蘭就更不要說了,本來驚恐萬狀,此時只會是求之不得,因為波蘭真正最擔心害怕的並不是德國而是東方的蘇聯!

如果蘇聯拒絕,德國當然選擇完全倒向西方戰略力量來要求直接全力對付東方戰略力量的蘇聯,不僅正中懷抱,而且正對時間,必然由於波蘭西方戰略力量就會從其它區域對德國進行一定利益補償,可是千萬不要小看了這個一定利益補償,不管多少,都代表西方戰略力量的認可,認可也就同時滿足了德國可以大張旗鼓的開足馬力進行來自西方全支持下的超越蘇聯龐大規模要求的快速戰爭準備打造,相應的德國國際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就要迅速得到提升。

對比損失,德國根本不會失去任何,並且德國更是已經牢牢與西方戰略力量形成同盟關係,而蘇聯的損失恐怕到時候只會是承受不起,不僅戰略遭到徹底報廢又致使割讓坐實,賣國的罪名無疑肯定逃脫不了,何謂成功與風險共存就是這個道理,特別還是蘇聯的戰略已然成為全局劣勢性,並且更要命的是蘇聯好不容易為此打造的戰爭準備優勢性在這種情況下面對德國就是全方位短時間內變成劣勢性。

同時時間顯然已經不利於蘇聯了,而是完全朝向有利於德國的要求方向發展,如果德國想要!那麼第一次世界大戰蘇聯向德國簽署的要求停戰條約,隨著德國戰略力量的大規模現實部署,就可以更加強勢的在西方戰略力量的全配合下公開要求蘇聯無條件兌現。這就是德國如果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完全可能的建立理論,那麼德國相當應該很好!要知道戰略是相對的,不會因為戰略是你建立的,就不會針對你,什麼叫做從強大走向強大再到更強大就在力量能夠擁有的優勢性上。


東都有湘


這是一個不可能的問題,如果換個問題德國不發動一戰還有可能。

一戰前德國綜合國力超過英法僅次於美國世界第二,德意志或者說是普魯士民族從其歷史看不但善戰而且好戰。當統一國力又超過英法之後,不可能在甘心居於他人之下,德皇威廉曾說德國也要有大片陽光之下的土地,當時世界英法擁有最大的海外殖民地,況且普法戰爭之後法國割地賠款雙方乃是死仇。

一戰的過程不再贅述了,只要記住西線戰場一直在法國境內,戰火從來沒有燃燒到德國本土,而東線佔領了大量沙俄土地,所以很多德國人認為德國不敗而敗,是有人在背後暗算了德國。

巴黎和會《凡爾賽合約》是失敗的,各大國主要是美、英、法之間分歧和衝突造成的,在巴黎三大國任意兩方都可結盟對抗第三國,任意一國都會被其他兩國針對。按照法國預先的想法,徹底肢解分裂德國、鉅額賠款、割地等等手段讓德國回到統一前。如果這樣做了真的德國不可能再發動戰爭了,可惜美國、英國不想讓法國壯大起來,而且暗中偷偷幫助,經濟上扶植,對於德國一些違約的行為視而不見。

德國認為《凡爾賽合約》巨大的屈辱,年輕一代在屈辱中長大渴望復仇,希特勒的出現適逢其時迎合了這種思想。所以兩次世界大戰至少在歐洲被認為是一場戰爭,中間有二十年的休戰而已。一戰是二戰的因,二戰是一戰的果。


sfls12


德國會怎麼樣不知道,希特勒會下臺,德國政府債臺高築是肯定的!希特勒為了坐穩元首位置,國內大搞建設,提高民生保障福利,大搞軍事化!這些錢,或者說是資源,哪裡來?不去別人家搶政府赤字會導致政府破產,然後希特勒同學也會在選舉中落敗


8歲開始發呆


假如沒有發動世界大戰,德國的唯一選擇就是把蘇聯拉入軸心國,否則德國最終也只能被鎖死。當時的德國缺資源,缺糧食和土地,這使得他不可能脫離世界而存在,要麼獲得殖民地,要麼獲得一個資源盟友。

蘇聯本來也同意加入軸心國,只是因為要價太高被德國拒絕了。當時蘇聯提出的條件是巴爾幹半島的控制權,北歐的合法佔有權以及中東的控制權。這個條件德國接受不了。

二戰是一個歷史轉折點,那就是由經濟殖民化變成經濟全球化。這種格局的導火索就是由德國點燃的。當時的英法兩國是全球兩個超級帝國,幾乎全球的殖民地都是他們的,他們壟斷了德國的工業原料來源。這才是迫使德國發動二戰的主因。

德國在戰爭中直接吞併了法國,打窮了英國。雖然德國最終失敗了,但是卻使得這兩國的實力衰弱,控制不了那麼多殖民地,殖民地便開始了獨立浪潮。由於殖民地獨立,他們的自產原材料便可以自由貿易到各國,也包括到德國。因此,德國雖然在二戰戰敗,但是德國工業卻取得了勝利。現在的德國過得比二戰以前滋潤得多。


優己


筆者認為,如果德國不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完全可以實現和平崛起,而且自1500年以來殺伐不斷歐洲也會從此安寧下來!

這不是主觀臆斷,而是有著充足的歷史依據。

我們且看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18年至30年代初納粹黨上臺以前,德國和世界各大國間都開展了哪些外交活動。

凡爾賽體系的建立表面上看給德國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割地賠款、限制軍備等等一系列苛刻的條款確實傷害了德意志民族的自尊心。但

是“禍兮福之所倚”,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災難往往和繼續並存。德國自19世紀中後期完成統一後,一直是歐洲的大國、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雖然戰敗,但是戰火併未波及到本國,相反卻把戰勝國法國、俄國以及周邊各個國家給蹂躪了個亂七八糟。與此同時,戰後由於先前同德國接壤奧匈帝國和沙皇俄國相繼瓦解,中、東歐相繼出現了一大批立足未穩而且充滿民族矛盾的中小型國家,這無疑是為德國提供了施加影響力的良機。

於是,德國總理兼外交部長施特雷澤曼開始以此為出發點,力圖帶領德國衝破凡爾賽體系的枷鎖實現國家的和平崛起。

施特雷澤曼首先將美國引入歐洲事務。1924年,也就是施特雷澤曼上臺的第二年就與美國財政部部長道威斯簽署“道威斯計劃”,開啟了美德合作以達到平衡歐洲各大強國對德國壓力的目標,同時還為德國的經濟復甦創造了條件。之後的幾年裡,在美國幫助下,德國支付了10億美元的戰爭賠款,卻得到了20億美元的貸款,併為後來成功化解魯爾危機創造了條件。

首戰告捷,接下來就是處理鄰國英、法、蘇三國的關係了,特別是長期以來作為世仇的法國。在對待法國的問題上,施特雷澤曼思路和先前德國曆屆政府的思路都不相同。自從19世紀末德國統一之初,對於法國德國一直抱有武力征服的軍國主義野心,即便是短暫的和平也不過是為下一場戰爭的緩兵之計。施特雷澤曼則本著現實主義和建設性的權力政治,力圖摒棄軍國主義從而形成一種新型的德法關係。

藉著解決魯爾危機的契機,1925年,施特雷澤曼與英國外交大臣張伯倫、法國外長白里安舉行三方會談,初步達成了德國以永久性放棄阿爾薩斯—洛林的領土要求換取英國、法國對德國西部邊疆的永久性承認和修正東部國界的自由並允許德國在國際政治經濟領域恢復大國的地位。

和英法的關係開始走向緩和,並確立了今後德國發展的戰略目標,特別是為將來收復東普魯士失地獲得了法律支持,這是施特雷澤曼的一大歷史功績。但是如何實現這個戰略目標,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特別是如何能完全達到和英法在國際事務中取得平衡的態勢。施特雷澤曼開始想到了從沙皇俄國蛻變出來的新興國家——蘇聯。

1925年10月和1926年4月,蘇德雙方簽署了以經濟合作為中心涉及通商、軍事、航海、法律保護等方面的一系列協定。特別是軍事協定,德國為蘇聯提供理論學說和技術支持並且派遣軍官團幫助蘇聯建設軍事力量,蘇聯則為德國培訓軍官團和試驗武器裝備提供場地。正是在這個時候,德國開啟了重整軍備的計劃。

蘇德關係的確立,為德國增加了進一步與英法討價還價的重要籌碼。以此為契機,德國於同年9月正式加入國際聯盟併成為第6個常任理事國。而且出人意料的是,在英法制裁蘇聯的同時,德國則不承擔任何義務。

1928年《巴黎非戰公約》的簽署使歐洲各國特別是德法兩國開始描繪建設一個和平穩定的新歐洲的願景。1929年德國與美國啟動“楊格計劃”則更進一步深化了兩國的全方位合作,為德國帶來了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

可以說,經過施特雷澤曼近10年的努力,德國已經找到了一條和平崛起的道路。加上法國綜合國力的持續衰弱和英國國內反戰思潮的瀰漫,德國按照施特雷澤曼的道路走下去完全可以實現收復東普魯士領土、和平崛起的目標。所以,從理論上講,德國是最不應該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國家。

只可惜,這些溫和但是卻實用的政策為一心只想報仇雪恨的廣大德國民眾所不理解,在德國國內騷動的政客鼓動下,健康每況愈下的施特雷澤曼被迫下臺。代之而起的納粹黨站在施特雷澤曼的遺產上卻背離其路線以武力四出擴張,最終把德國引向了災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