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小蛙數據 記者 | 若琪 採訪時間:2018年7月1日

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張家鼎的工作一路走來算得上順利。先後在《奮鬥》導演趙寶剛的指導下拍攝《深海利劍》;和王千源老師合作出演了《猴票》中的反派;在最近騰訊的自制網劇《骨語》中飾演富二代心理側寫師英鳴……

​張家鼎說,“近幾年的工作經歷讓我越來越自信了,從前我可能接個電話都有點緊張,但現在覺得沒什麼了。來北京以後,我一直在按照自己的計劃一步步成長,其實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戲裡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骨語》:一部純粹的刑警劇

由企鵝影視出品,騰訊視頻獨播的電視劇《骨語》以知名法醫王雪梅的工作經歷為藍本進行改編,講述一個非常規特案組連環捉兇的故事。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部非常純粹的刑警劇,因此裡面幾乎沒有破壞推理過程的感情戲份,可以讓推理迷感受到純粹的推理快樂。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對張家鼎而言,這次男二號戲份相當重,壓力也隨之而來。而他的角色從一開始毫無經驗的實習生成長為專業警員,也為他帶來十足的挑戰。“這部戲拍攝時候最難的大概在於不是順拍,可能第五集和第二十集是一起拍的,這樣人物成長過程中漸進的情緒感就需要拿捏得非常準確。”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張家鼎坦言,雖然難度很大,但合作時候也受到很多師兄師姐的照顧,是一次非常棒的工作體驗,“如果給自己的表現打分的話,我會打7分,因為覺得自己的表現還有大的提升空間。”

《骨語》速看第13集家鼎小哥哥破案視頻傳送門↓↓

演戲不苦,因為這就是演員的工作

和很多人不同,張家鼎的演藝之路一直很順遂。因為奶奶喜歡看電視劇,張家鼎逐漸有了做演員的想法,在全家人的支持下,15歲時他就開始學習表演,18歲那年考上中戲,從此進入了專業戲劇的殿堂。

畢業後,他原本在兒童劇團工作,機緣巧合之下他被選入了劇組,從此踏上了專業演員的道路。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從大眾的角度說,我是想通過演員向大眾傳遞正能量;但從自己來說,我一大部分的認知都是從做演員開始的,這是一個和我一起成長的身份。”演員之於張家鼎,不僅是一個職業,更是一種青春的陪伴。

工作的時候覺得最辛苦的是什麼?

“我從來都不覺得演員苦,因為我覺得這就是演員的工作和專業。”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對他而言,沒有什麼比演員的專業更重要了。

來自一個相對殷實和情感支持充分的家庭,張家鼎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什麼大起大落,更沒有非常叛逆的青春期,但正因為沒有激烈的情緒宣耗,他才有更多時間和精力精進自己的專業技能。

“人的經歷可以有很多種,我的生活目前是相對平淡的,但這樣可以讓我在穩定的狀態裡工作、學習和創作。”

零偶像包袱,最想出演中國版“美隊”

目前,張家鼎出演的角色都屬於和本人比較貼切的,雖然人物類型各有不同,但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猴票》裡他是先壞後好的反派角色;《深海利劍》中他是農村奮鬥出來的軍人;《骨語》裡他從一個懦弱的大學生成長為中流砥柱的警察人物。

這也是張家鼎一貫的選戲標準,“我沒有什麼偶像包袱,只要是製作和團隊好的戲,角色完整而富有成長性,有創作的空間,那麼我就會接。”

題材上說,張家鼎渴望嘗試一些新穎的題材,角色方面倒沒有太多限制,不過在他心裡一直有個英雄夢,“我想演中國版“美國隊長”,不過這只是一個想法,我還是願意演很多角色的,”他笑了笑說。

對於自己的表演,張家鼎還有不滿意的地方,“我覺得我還是會在意自己演的好不好,而不是去享受每一個表演的當下,這一點上我非常欣賞合作過的王千源老師。

“他拍戲時態度認真、表達準確,同時還享受其中,並沒有它當成工作和負擔,”張家鼎說,王千源老師的狀態就是他前進的方向。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戲外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生活是電影、健身、格鬥和吉他

即便是私底下的生活中,張家鼎也會爭分奪秒看片學習。即便是洗澡的功夫,他也會開著手機,“我覺得時間太少了,而要的事情又很多。其實我還想要抽出時間學英語,陪家人,但現階段還是想專注於工作。”

業餘時間裡,張家鼎一直有健身的愛好,他還喜歡綜合格鬥、吉他和游泳。“我從很早就開始健身了,控制身體的狀態對演員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呆萌而有態度的白羊座男孩

在朋友眼中,張家鼎是很呆萌的大男孩,但同時也很有自己的主見,但這其實是張家鼎工作以來心性轉變的結果。

“以前我是很聽話的,對很多事情都無所謂。但工作以後不一樣了,我對很多事都有自己的態度。”

“我覺得太圓滑世故的演員戲也不會好,好的演員要浸入自己的感受去詮釋角色,所以好演員一定是有稜角的。”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陸續接到更好的製作和劇本,對張家鼎是一種無形的鼓勵和肯定,但他的演藝之路並不是一直順利。

“剛畢業的時候,接到一部戲出演男2號,當時有點膨脹,就回家等著了,結果2個月後這個戲黃了,自己空等了兩個月,還要付房租。”畢業後的張家鼎第一次意識到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也明白生活不易,不能太心高氣傲。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現階段,張家鼎的工作很滿,雖然很累但也非常踏實,“如果有機會的話,未來我想製片人,畢竟話語權才能做出想做的東西,現階段我還是想一步一步在演員界開疆拓土。”

喜歡今天的演員嗎?如果想與他合作更多作品,歡迎來後臺聯繫小蛙,我們致力於幫演員找到喜歡的角色,幫劇組找到合適的演員!(對,還不收錢!)此外,如果有更多小夥伴想發聲,看這裡↓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演員發聲團熱力招募中!

如果你想像前幾位小夥伴一樣,想要表達,將自己展現給更大的平臺,讓更多同行認識和了解你……歡迎加入我們的發聲團!

接下來,小蛙數據將為100名演員小夥伴提供無償人物專訪,滿足大家的發聲需求!

參與辦法:

在公眾號後臺回覆“我要發聲”,與工作人員預約採訪。

人數有限,先到先得哦!歡迎大家來找我們玩!

◆ ◆ ◆ ◆ ◆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專訪|《骨語》張家鼎:稜角是自己磨出來的

小蛙數據

專業影視人推薦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