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郵消費金融緊急排查合作方風險隱患

北京商報訊(記者 崔啟斌 宋亦桐)持牌消金機構為了擴展業務多數依託線下合作機構和消費場景方,但也容易出現騙貸等違規行為,持牌消金巨頭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郵消費金融”)近日就被捲入“暫停全部線下渠道受理普通‘郵你貸’業務”的輿論漩渦中。針對該消息,9月6日,中郵消費金融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為了順應監管要求,公司啟動了為期4個月的包括線下助貸機構、委外催收機構、場景合作機構等在內的各類合作機構的風險排查工作,主動排除各項風險隱患,整改可能存在的問題。

“今年以來,銀保監會就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及‘掃黑除惡’等工作開展了部署,要求打擊非法違規發放貸款機構及在日常業務活動中出現的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基於此,決定主動開展合作機構風險專項排查,並於近日向各營銷中心下發了開展合作機構風險專項排查的通知。”中郵消費金融相關人士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8月7日,銀保監會發布的《中國銀保監會關於銀行業和保險業做好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有關工作的通知》中確實提到,對於銀行業領域,要重點打擊以故意傷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嚇、威脅、騷擾等非法手段催收貸款的;面向在校學生非法發放貸款,發放無指定用途貸款,或以提供服務、銷售商品為名,實際收取高額利息(費用)變相放貸等違規行為。

據中郵消費金融官網介紹,中郵消費金融成立於2015年11月,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設立的全國性金融機構。從產品類型來看,中郵消費金融旗下包括“郵你花”、“郵你貸”、“郵你購”三大類,其中“郵你花”、“郵你貸”均屬於信用貸;“郵你購”則屬於商家合作的分期貸。

針對消金巨頭主動排查風險的原因,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薛洪言表示,由於缺乏優質的線上場景,不少消費金融機構依託於線下渠道獲客。除了自營的網點機構外,通常還會涉及到大量的代理機構和消費場景方,若不能對線下渠道進行有效管控,很容易出現亂收費、騙貸等違規現象。

從近年來的業績可以看出,中郵消費金融發展勢頭強勁。根據中國郵儲銀行在年報中披露,截至2017年末,中郵消費金融總資產達到134.94億元,淨資產9.98億元,淨利潤6775.13萬元。另據郵儲銀行發佈的2018年中期業績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末,中郵消費金融總資產176.97億元,淨資產29.20億元,上半年實現淨利潤7612.82萬元。

中郵消費金融此前也被監管下發過罰單。2017年8月28日,中郵消費金融因為業務涉嫌違規被廣東銀監局罰款80萬元。根據處罰信息顯示,是因為其違反規定從事未經批准或未備案的業務活動。而具體是何種業務活動,並沒有更多的信息得到披露。

薛洪言表示,對於一些持牌機構而言,在市場競爭過程中忘記了自身持牌機構的身份,對標非持牌機構進行展業和創新,沒能更嚴格要求自己和恪守監管規則,很容易出現輿論風險事件。消費金融機構需要做好長期經營、持續經營的準備,在合規經營、適當的利率定價和保障借款人利益的前提下,夯實基礎,向精細化運營模式轉型。

中郵消費金融緊急排查合作方風險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