竄貨售後作亂 想離開家電圈的老兵越來越多了 一旦失控可真不太好

竄貨售後作亂 想離開家電圈的老兵越來越多了 一旦失控可真不太好

表面風光卻有暗無天日之憂

Sammo||評論

現在看,扼殺家電產業的不僅有上漲的原材料、持續低迷的消費力,而且還有深耕多年,甚至被企業視為營銷法寶,卻呈現出表面風光的售後服務行業,還有一直解決不了的竄貨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想離開家電圈的老兵越來越多了。既有企業內部的人,也有分散在各地的很多品牌的中小經銷商。

雖然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但在家電業最困難的時候卻沒有選擇離開的老兵,為何在行業看似從底部走出來的時候,有了離開家電圈的念頭,而且是帶著無奈和失望走的。

不得不說,家電業出現這種情況是悲哀的,悲哀的不僅是企業,因為如果再想建立一支這樣擁有幾十年銷售經驗的隊伍,所花費的成本將非常高昂;同時悲哀的也是行業,如果這撥老人的離開,家電行業的運轉能夠效率更高的話,那也算時代所需,但現在看,很多時候是因為家電行業的亂,這種亂得不到遏制,對家電業的傷害將是致命的。

我們不想引起共鳴,而是想觸發反思:家電行業到底怎麼了?目前看,至少有三方面的問題急需解決:

其一,售後服務問題。

現在很多企業都將服務外包,有的企業是想借此吸引更多的客戶,來做大市場,從而達到吸引風投能夠獨立上市的目的。

但是正是這種外包,讓家電售後服務變得岌岌可危。不少企業將售後服務外包後,有沒有相應的監管,導致售後市場亂象叢生。典型的是忽悠消費者亂報價。比如前段時間集中爆料的空調維修價格虛高,巧設名目讓消費者買單的欺騙行為。

其實隨著家電產品質量的普遍走低,這種亂收費的現象會變得更加明顯,如果在缺少監管,企業睜一隻閉一隻眼的話,那麼家電售後服務行業將面臨巨大的危機。比如最近被爆料的延保服務,又因為第三方接手,向用戶多收費。這種情況得不到禁絕,會徹底擊垮家電服務業,反向傳導對品牌的傷害將是不可逆的,一些將售後外包的企業尤其應該引起重視。

其二,變本加厲的竄貨。

可能有人認為竄貨是經常發生的,想禁也禁不了,不需要過度解讀。

客觀說,有這種思想是極其危險的!因為竄貨本來就不是正常的商業行為,通過低價干擾市場的結果是,消費者會暫緩或放棄正常渠道的購買,而會從多方位尋找更便宜的貨源。

雖然看似總部並沒有損失,只是出貨的途徑不同。但是對地方穩定而言,卻是實實在在的干擾。而今天A片區遭殃,明天可能是B片區遭殃,一旦這種勢頭控制不住,大部分地區的經銷商的利益都會受損。

竄貨售後作亂 想離開家電圈的老兵越來越多了 一旦失控可真不太好

關門潮需要引發注意

現在看,已經有不少鄉鎮店開始關閉,其實多年的歷練,對於行業的波動他們能承受,但是日漸加重的人為干擾,卻是他們無法規避的。

維護片區穩定,嚴格打擊竄貨,這對一個企業來說,非常非常重要。

其三,銷售動盪的人心。

除了上述的兩點,讓銷售人員失去信心外,還有不知前途的未來。

如果排個順序,售後是相對好解決的,只需要收回外放的權利,讓售後在自身體系的管控下,自然能迴避掉很多現有問題。竄貨的問題,客觀說每個企業都有,就看企業的力度如何,如果下大力氣整頓,也是有希望改變現狀的。

最重要的是人心。這些銷售對未來充滿了未知,而很多家電品牌對這些情況有點疲倦,甚至熟視無睹。不能給銷售人員未來的企業和產品,也必然得不到銷售人員的賣命維護。這就導致相互較勁不斷循環,不論哪個環節崩了,都是很難修復的。

竄貨售後作亂 想離開家電圈的老兵越來越多了 一旦失控可真不太好

人心很難修復

不得不說,包括海信海爾美的在內的家電品牌,能成長為中國家電業乃至全球家電行業的脊樑,有其值得其他同行學習的經驗,而這也是中國家電行業的經驗。

【就說家電: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您留下觀點和看法,共同為家電業的健康發展出力。歡迎對家電感興趣的朋友,點擊關注“就說家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