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有新人》第二期玩套路卖惨,虽是俗套但揭示了小剧场现状

在综艺界,有一句话叫做“唯有套路得人心”,是的,不光当下的影视剧,就连综艺节目也在玩套路,比如互撕、炒CP、卖惨等等。最常见的综艺俗套是,选手演艺水平不怎么样,那就诉说自己或自己家的惨状,以博取评委和观众的同情,到头来,一个比一个凄惨,一个比一个悲伤。

而没想到的是,最近东方卫视《相声有新人》也俗不可耐,开始步一些影视剧、综艺节目的后尘,玩起了套路。

《相声有新人》第二期玩套路卖惨,虽是俗套但揭示了小剧场现状

比如,《相声有新人》第一期玩得是互怼模式。两位交大博士怼郭德纲、怼谢金组合,清华博士李寅飞、河北相声人周培岩怼交大博士,到最后,博士夫妻的“公式相声”成了群嘲对象,以致网上声讨的话语铺天盖地。这样的做法是否有利于推新人先不说,至少,《相声有新人》的热度、关注度上升了不少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相声有新人》第二期玩套路卖惨,虽是俗套但揭示了小剧场现状

尝到了甜头,节目组第二期剪辑的原则是集体卖惨,谁在场上卖了惨,就留下谁的镜头。因为节目组知道,这些“新人”整体水平显然不足以支撑高收视率,那怎么办呢?水平不够那就剧情来凑呗!

来自大连的姜涵瀚、孔陆洋这对搭档的经历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节目中姜涵瀚自爆干相声行业4年来,已经赔了400多万。而来自深圳的曲艺、孟凡广介绍他们说相声每个月只能赚2000元,这可是在深圳啊,恐怕连房租都不够,别说吃饭了。

《相声有新人》第二期玩套路卖惨,虽是俗套但揭示了小剧场现状

赔了400多万还在坚持说相声,每个月只赚2000元也在坚持说相声,不知道他们是执着还是执拗,更不知道他们以何为生?

《相声有新人》第二期玩套路卖惨,虽是俗套但揭示了小剧场现状

有人说了,郭德纲老师、张国立老师,你们看看,他们都惨成这样了,就让他们过了吧!如果是别的舞台,嘉宾、评委或许就让他们过了,可相声是需要真本事的,卖再多的惨,功夫不行,照样难以通过。这也是郭德纲为什么不让他们通过、叹息一声转身离开舞台的原因。

是的,小剧场演员们不是卖惨,而是真的很惨,惨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小剧场都在惨淡经营。德云社火爆了之后,全国大中小城市冒出了不少相声小剧场。然而,随着小品、二人转等喜剧艺术的崛起,相声这一用口述形式描绘故事单一的短板暴露无遗。当下,除去德云社、青曲社、嘻哈包袱铺等几家之外,全国的小剧场都在惨淡经营。这就是现状,没有办法。

《相声有新人》第二期玩套路卖惨,虽是俗套但揭示了小剧场现状

2.后备力量不足。虽说看着现在相声挺红火,人们以为相声走向了繁荣,其实,台面下还是很心酸的。如今的相声界,演员如同一个金字塔,顶上有部分人做得还不错,但金字塔下,看似有不少人,但小剧场里很多都是草台班子,演员大多兼职,白天正常上自己的班,到了晚上才来说几段相声,试图挣点劳务费贴补家用,这样的状况,何谈后备力量?

《相声有新人》第二期玩套路卖惨,虽是俗套但揭示了小剧场现状

3.相声基本功不行。相声是讲究基本功的,常说的说学逗唱缺一不可。为什么交大博士一出场就被郭德纲淘汰?为什么他们的“公式相声”一说出就遭到无数嘲讽?因为夫妇二人虽说研究了几十年相声、出版了三大本相声书籍,但他们嘴里不是说学逗唱,而是加减乘除,这样的相声演员在大学里可能还应付一番,到了社会上,到了商演上,则一定不好使。

《相声有新人》第二期玩套路卖惨,虽是俗套但揭示了小剧场现状

4.原创能力不够。正如博士相声演员李宏烨所认为的:大多数相声演员并不具备原创能力,所以才只好剑走偏锋,用低俗吸引观众。所以,他号称自己做得了学术,搞得了科研,说得了相声,拥有全国最强的相声原创能力,现在通过“公式”,已创作了560多段相声。可问题是,这560多段相声商演了几段?让人知道的有几段?即便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其致命伤依旧是原创能力不足,所以现在很少听到他们的新段子。

《相声有新人》第二期玩套路卖惨,虽是俗套但揭示了小剧场现状

让自己笑似乎比较容易,但通过语言让别人笑则是一件难事。荧屏上,演员们在卖惨,但这又何尝不是如今全国相声小剧场的现状呢?正因为如此,相声界尤其是所谓的主流相声界就更应该直面现状,正视问题,找出症结所在,从而经过若干年的努力,真正把中国相声的新人培养出来,真正让中国的相声事业迎来春天。

您说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