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爲「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實戰是檢驗戰鬥力的唯一標準

實戰化對抗性訓練是軍事訓練

最直接、最有效的組織形式

是檢驗與生成戰鬥力的途徑

著眼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部隊必須緊盯

“能打仗、打勝仗”核心要求

加強實戰化對抗性訓練

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摔打磨礪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近日,某特戰旅從身邊細節抓起,嚴格落實實戰化要求,從嚴抓好實戰化訓練落實。小編精心整理後,羅列出9個問題。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一起去解答這9道“加法運算”吧——

精神傳達+喊過口號=思維轉變?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思想上的“馬放南山”

比現實中的“刀槍入庫”更可怕

因此,精神傳達+喊過口號≠思維轉變

該旅在上級精神傳達環節

堅決克服“雨過地皮溼”

和“一陣風”的思想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多措並舉引導官兵

轉變思想

將所有工作

都服務於打仗中心

汗溼衣透+渾身痠痛=訓練紮實?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若是一昧增加強度

只重量而不重質

無論你加多長時間

沒有敵情觀念

到頭來增加的只是身體疲憊

練不實打仗本領

所以,汗溼衣透+渾身痠痛≠訓練紮實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該旅深知這一要義

科學統籌訓練計劃

並嚴格督導計劃落實

杜絕偷懶溜邊

盲目蠻幹現象

檢查頻繁+機關指導=效果明顯?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部分單位

把頻繁檢查當做工作指導

在無形中加重了基層負擔

影響了訓練精力

因而,檢查頻繁+機關指導≠效果明顯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該旅在實戰化訓練中

不搞多頭部署、分頭調研、重複檢查

堅持同向發力、形成合力、見底見效

基層黨委支部結合工作實際

合理安排人員分工

將責任到人、落實到位

連續考核+難度增強=訓練質效?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一段時間以來

官兵練兵備戰的緊迫感增強了不少

但目前仍用單純的發數、秒數

評定量化,登記成績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導致部分不能具體量化的科目

一定程度上存在漏訓弱訓現象

大大小小的考核接踵而至

官兵們也存在疲於應付的現象

所以,連續考核+難度增強≠訓練質效

要點背熟+想定編好=指揮精準?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指揮員的指揮素養直接關乎戰爭勝敗

部分單位指揮訓練看似熱熱鬧鬧

實則紙上談兵

情況預想一廂情願

敵情設置萬年不變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沒有從難從嚴

沒有從戰場實際出發設置敵情

如此這般

要點背熟+想定編好≠指揮精準

該旅針對這一點

直接將指揮所搬到野外

錘鍊過硬打贏硬功

時間訓夠+科目結束=能力提升?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當前,抓緊抓實訓練是各級的共識

但時間訓足了是否就意味著能力提高了

單位時間能不能出效應

還是個問號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訓練場還存在一部分人練

另一部分人坐著看的現象

無論優劣一鍋煮

所以我們要看到

時間訓夠+科目結束≠能力提升

該旅針對這一情況

採取“一幫一”的方式

以優帶劣,共同提高

活動圓滿+成果出來=水平具備?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近年來,各級比武活動舉行了不少

多數單位取得了優異成績

就連國際賽場

也有不少單位斬獲優異名次

但是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

活動圓滿+成果出來≠水平具備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取得成績本來是件好事情

但有的單位卻將大部分工作

放在材料總結、書面報告上

不注重成果轉換

甚至連梳理經驗做法

都照搬以往的

換代升級+東西不少=戰時管用?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近年來,不少新武器下發部隊

的確是有利部隊戰鬥力提升

但是在戰場上能否發揮實際作用

還有待考證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比如武裝泅渡袋子

用顯眼的橘黃色

很不利於我們秘密滲透

狙擊獵殺

所以我們要認識到

換代升級+東西不少≠戰時管用

尖子凱旋+獎牌掛上=整體過硬?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加大對考核尖子獎賞力度

的確有效激發了官兵練兵熱情

但更要看到不少單位為出成績

拼湊尖子、只顧尖子

導致“兩頭冒尖”日趨嚴重

所以我們要敏感認識到

尖子凱旋+獎牌掛上≠整體過硬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直面戰場靠的是整體過硬

用個人成績代表集體水平

以個別少數衡量整體質效

是不對的

應該根據實際合理調配

為什麼中國特種兵都被外軍稱為“學霸”? 尤其數學能力太強


實戰化訓練永遠在路上。這既是由戰爭規律決定的,“戰勝不復”,正如人不可能同時踏入同一條河流,人也不可能同時踏入兩場一模一樣的戰爭;也是由軍隊的使命任務決定的,軍隊只有打仗和準備打仗這兩種狀態。因而,實戰化訓練既要化於“常”,生活、學習、工作、訓練都要圍繞實戰、著眼打贏;也要化於“長”,無論酷暑或嚴寒,無論工作日或節假時,持之以恆、久久為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