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術」三「創造」 「三用」做到妙

三“術”三“創造” “三用”做到妙

——翰高集團文創文旅文化產品營銷論壇

古城淮陽的萬畝龍湖,年年歲歲、靜靜書寫著——“為荷而來,蓮蓮不捨”。 陳楚古街西側的蓮舍以她“三香四更”的誘惑,招引來一撥又一撥撿拾農耕民俗、中原江南、文化初心的遊客。 2018年8月1日,締造翰高集團文創文旅文化的優秀匠工匯聚蓮舍,開展了一場為期兩天的“三文產品營銷論壇”。 大咖雲集,蓮舍論道,自然有一出出精美絕倫的巔峰對決,誰能抵得住她的誘惑?即席擷取幾朵浪花與讀者諸公分享“論者”精華。

三“術”三“創造” “三用”做到妙

圖解“三術” 縱論“三文·三創”

論壇起始,“壇主”房墉幽默風趣,拿起彩筆在白板上草繪了一張“匠心”示意圖,囊括了翰高轉型轉創以來的心血結晶:“用力用情用心”“創新創意創造”“製造打造創造”“技術藝術學術”“文旅文創文化”“效率效果效益”。 “壇主”的“三術”攜風帶雨,呼嘯而來。

國際經濟發展的大潮起落無常,奔騰向前;精神文明、優秀文化浸染著我們的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大海揚波,“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的聲浪激盪著國人的情懷,“振興鄉村,全域旅遊”已成為撿拾優秀文化的舉國共識。

三“術”三“創造” “三用”做到妙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翰高秉持文化初心,先人一步轉型轉創,組織帶領員工用心用力用情做事,開拓創新創意創造的路徑,打造品質品位品牌的基業,已在別人醒悟時漸行漸遠 ,接二連三地收穫著第一桶、第二桶“金”。 創新無止境,追夢不滿足。在“三文”路上砥礪前行的翰高,沒有停下鏗鏘的腳步,把格局與境界定位在製造打造創造的“三品”目標上,把經驗與積累定格在“三術”的提升上,把情懷與努力鎖定在“三效”的表現上。 順應潮流,蔚為大觀,是翰高融入國家經濟大潮的切入口,也是翰高大步走向歷史發展的必由路! 一張示意圖,滿懷“匠心”情,火了空間,熱了論壇,燃燒了與會“壇友”的激情!

三“術”三“創造” “三用”做到妙

解讀蓮舍 評說“三用·三造”

蓮舍,是翰高應時而動“西進北上”的“匠心”傑作,是淮陽三產新興二產引領一產助攻的“爆閃”亮點,是植入“大美周口”“滿城文化半城水”謀求文旅提檔升級戰略的“匠工”效應。 翰高“三用”,在於點亮淮陽;翰高“三造”,在於引爆周口;翰高“三創”,在於對接國家全域旅遊業發展!“壇主”以此解讀蓮舍建設的前前後後—— 蓮舍啟動建設至今,不過500天時間,卻已成為淮陽文化新高地、對外交流新窗口,成為“周口最美小院”、“中原金質民宿客棧”,“上承廟堂之期,下接民心所向”的口碑,是翰高“匠工”效應的初步顯現。

三“術”三“創造” “三用”做到妙

蓮舍景觀,是翰高匠工的創新創意。她那流水曲橋、修竹碧苔的倩影,引領了周口美女“旗袍走秀”的新時代; 蓮舍園藝,是翰高匠工的浪漫塑夢。她那就地取材、移花接木的移步換景,叩開了“簡約新徽派,中原民國風”“凱旋門”; 蓮舍裝修,是翰高匠工的“雕蟲小技”。她那大道至簡、“三香四更”的極致,吸引了“中國圍棋甲級聯賽河南淮陽專場賽事”的賽手; 蓮舍格調,是翰高匠工的精雕細琢。她那“無中生有”、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技藝,足以讓每一位耳聞目睹的男女老少遊客“瞬間心動”; 蓮舍美食,是翰高匠工的刻意追求。她那精挑細揀、精益求精的地道廚藝,那原汁原味、濃香四溢的美食美味,沒有人能拒絕它的誘惑! “蓮舍在淮陽做到的讓人看的動心,實質就是用心用情用力的‘匠工’效應。城市建設尤其是文旅項目,必須滿足市民與遊客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房墉說,“匠工”創意是智力之泉,以小博大,一通百通,變廢墟為寶藏。“匠工”不但要謀得“遠”,還要看得“全”,更要做得“到”。 ——這就是翰高轉型文旅歷盡艱辛積累的“匠心”寶典。

三“術”三“創造” “三用”做到妙

暢所欲言 劍指“六產·三效”

論壇的下半場,“壇友”登臺亮相,“壇主”退做裁判,圍繞文旅攻略,各亮獨家所長。 文旅專家何航舟當仁不讓亮出“殺手鐧”。他談笑風生闡釋人生必做的“兩件事”,文旅產業的“六要素”,時下風生水起的“第六產業”,創造性地解讀了吃住行遊購娛,毫不保留推出了林場“五大”獨門秘笈:四槐院(美食)、槐堂書房、林場茶社、森林釣場、水上樂園,同時首次公開8月8日開業的信息。 自稱“女漢子”的槐府高管冀薇旭侃侃而談,為“讓業主居住高品位的社區,分享高品質的服務”。她高調推出槐府文化營銷的“五大”利器:背景利用——中華槐園、三槐堂;戰略合作——影視基地、城市影樓;特色“硬菜”——槐府美食城;營造氛圍——周邊商業圈;金質品牌——槐府房產及翰高軟實力。 來自北京區楊宋文創園的總經理助理魏淑菊話語間柔韌有度。她先是檢點思想轉型不到位,沒有從實業及時轉向服務業,需要加強學習,壯大格局;再是細數楊宋的環境打造、招商項目推廣等等,吊足了“壇友”的胃口;最後和盤托出幾道“硬菜”:光影項目掛牌入駐、劉慶邦工作室開業辦公、巖彩博物館及巖彩衍生品營銷的“抓實落地”。

三“術”三“創造” “三用”做到妙

相比之下,環境優美的蓮舍高管範永利則略顯拘泥,談吐不“利”,表現得底氣不足,自然少不了裁判的批評。眾“壇友”伸出友誼之手,幫其出謀劃策:著力打造蓮蓬、荷葉、蒲扇、香包、泥泥狗等特色文旅產品,必能勝出淮陽文旅江湖,獨佔鰲頭——“壇主”真是恨鐵不成鋼,他感嘆道:“看來,蓮舍還得練啊!” 花溪灣老將韓奎、房守齊老驥伏櫪,比藝群雄,三言兩語勾畫了出棋妙招:組織推出“花溪灣”品牌的花種、烏雞、絞股藍、蒲公英等產品;還有,只有預訂才有的“稀缺品種”——花溪灣地鍋雞,廣告詞就是:“想嚐鮮,來花溪灣!”

槐府營銷經理孫亞峰從專業的角度給“壇友”建言獻策,拓展思路:林場增加基地實訓項目,戶外遊樂、草皮露營、攀巖比賽;蓮舍增加霓虹彩繡、黃酒釀製、民俗開發項目;槐府敞開書院,增加情趣閱讀、院內健身……不一而足。

三“術”三“創造” “三用”做到妙

群狼起舞 締造翰高匠工輝煌

三“術”三“創造” “三用”做到妙

行文至此,作為一名與會的“壇友”,好想說幾句題外話與諸位分享。 如果把翰高集團看作虎狼之師,我們深信這個團隊的“頭狼”,真是不容易。 他嘔心瀝血為團隊開闢了一條生路,卻從來不告訴誰開路過程中的艱難艱辛。 他總愛說教,甚至有些喋喋不休。其實不是誰不優秀,他是想讓每一個員工更優秀;誰真的優秀了,他才有微笑。

他總愛嚴管,甚至有些苛刻挑剔。其實不是他要求高,而是社會的要求在提高;我們感到不舒適時,卻沒有感覺到他內心的焦慮與焦急。 他總愛批評,甚至常常在公開場合。不是不給誰面子,也不是誰的錯誤不可原諒,因為陽光透明是對大家的負責,意在提醒大家今後多加註意,做到更好。 他不會放棄誰。老大從來都渴望與團隊一起成長,我們入睡時可能想不到,他每天的失眠與悸動,是擔心大家的努力沒有收穫。

理解頭狼,理解老大。團隊是船,我們都在船上。作為舵手的老大,知道怎樣讓我們成為更優秀的水手,讓團隊的大船行得更遠。 老大給我們的是明天。我們深信:只要“人人成為創新的文旅楷模,人人參與創意的文創圓夢,人人自帶創造的文化光芒”,群狼起舞的明天,一定會有無比燦爛的陽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