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大觀元寶九疊篆當十

九疊篆可能你不是很瞭解,但是說起道教符籙,你可能會有印象。其實,道教符籙的筆法就是九疊篆的寫法。九疊篆是以小篆字體為基本結構,為了適應官印不斷增大的印面,為了印面充實勻滿,將篆字的筆畫盤旋曲折,層層疊合而成的篆書字體。就像這種:

鑑賞:大觀元寶九疊篆當十

陸錫興先生在《九疊篆的來龍去脈》一文指出,漢代覆文是較早的秘文,以堆疊同樣文字為特徵,南北朝時期形成了一種篆體秘文一雲篆,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雲篆的特徵是破壞字的原來結構,筆畫往來盤曲,似祥雲纏繞連綿不斷。雲篆在唐宋時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成為道教的隱秘文獻的重要形式,唐宋墓葬出土的鎮墓真文就是此類秘文。

王育成先生在《中國古代道教法印研究》中得出,黃神越章印等道教法印,在漢代即已出現並大量使用,其印面文字或為漢隸或為漢篆,到了隋唐卻變成一種重重疊疊的道符式印文,而這類印章唐宋鎮墓石所用符篆有相類之處,卻更為繁蕪。漢代道教法印所用字體為漢隸或為漢篆,到了隋唐變為更具疊篆意味的形式,與鎮墓石符篆相類。陸錫興先生推測九疊篆書與當時雲篆的關係有三種可能:“一種是道教印模仿官印,另一種是官印模仿道教印,再一種就是兩者同出一源。我認為最後一種同出一源更合乎事實。”

最近,深圳雍道文化有幸徵集到一枚宋代九疊篆錢幣——大觀元寶九疊篆當十。

鑑賞:大觀元寶九疊篆當十

鑑賞:大觀元寶九疊篆當十

大觀元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號錢。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等多種版式。宋錢版別極多、書體多樣、歷代罕有。大觀錢文有行書、篆書、九疊篆,還有便是北宋徽宗的“玉劃銀勾”瘦金體。

今展示的一品當拾九疊篆大觀元寶,直徑3.1釐米,重13克,此錢為折三形制,正面九疊篆“大觀元寶”,背九疊篆“當十”,其書體規範、章法嚴謹,行筆流暢,佈局合理、其字端美俊美,筆畫自然,古樸莊重,神韻盎然,書寫者功力非同一般,此錢開門見山無疑。

九疊篆大觀通寶最大特點集中在筆劃處,給人第一的直觀感覺是筆劃摺疊均勻,筆劃佈局呈正方形,填滿這個錢面。每一字每一筆劃的摺疊處都是九十度角。為了修平一些突出的筆劃,對其進行平縮修飾。為使錢面中的四字外緣達到齊平的效果,做了收平筆劃的處理。由於書寫錢文的人深知漢字的筆劃佈局特點,構思時注重摺疊筆劃恰到好處,保持筆劃間距的相等,靈活地對筆劃簡略的字適度變形,修平不規則筆劃的走勢,強調整體效果的和諧。這枚錢幣具有鮮明的九疊篆的書法特色,筆劃經過折拐後,彎曲卻不失流暢,給人以整體上的韻律美。

泉藏古藏論古今,不管唐宋元明清

方圓之間天地大,古往今來歲月明

中國的古代錢幣就像一個巨大的寶藏,這種外圓內方的通貨在中國連綿使用了數千年,尋常百姓家裡,拉開抽屜,總能翻出一個兩個這樣的小東西。如今,日子富足,經濟繁榮,收藏熱一波高過一波,像大觀元寶九疊篆這種設計風格別出一格的錢幣,卻是不多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