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施工進展如何 可在手機APP上看「日誌」


南陽:施工進展如何 可在手機APP上看“日誌”


工作人員用無人機測量道路

南陽:施工進展如何 可在手機APP上看“日誌”


工程開始施工

大河報訊: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謳歌輝煌成就、奮進偉大時代,展現行業風采之年,也是我省提出建設交通強國示範省的起步之年,做好全市幹線公路建設工作至關重要。南陽市公路管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以“項目建設攻堅年”和“攻堅落實年”活動為抓手,聚焦重點,精準發力,以S331線內鄉大橋鄉至內鄧高速師崗出口段改建工程為試點,開發使用公路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統,創新南陽幹線公路建設管理模式,推進南陽幹線公路高質量發展。

S331線內鄉大橋鄉至內鄧高速師崗出口段改建工程是新規劃省道331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秦巴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交通扶貧規劃改造路段之一,項目起自大橋鄉,與新S243線銜接,至終點內鄧高速師崗收費站出口段,全長14.325公里,路基寬24.5米,路面寬23米,設計時速80/小時,計劃工期12個月,2019年3月底建成通車。工程估算投資2.42億元。

南陽市公路管理局作為項目業主,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積極與項目委託業主內鄉縣公路管理局加強溝通,在項目施工現場管理、質量、進度、安全、環保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創新型突破。通過確立科學創新理念,加大新理念、新技術、新設備在公路施工建設中的應用,為提升南陽幹線公路科學創新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嘗試。

 節能增效科學管理

基於信息化網絡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廣泛應用,南陽市公路管理局為革新幹線公路生產經營、管理和組織方式,創新工作方法,整合內部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實現節能增效,提升核心競爭力,以內鄉縣公路管理局為試點,依託內鄉縣宛西公路工程有限公司,於2017年8月著手研發“公路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統”。

公路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系統主要由信息處理服務器、用於施工方全體員工的APP用戶端和根據授權,用於各級管理人員對全部系統數據分類管理的WEB後臺管理端三部分組成。

目前,該系統已具備信息獲取、信息傳遞、信息處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等功能。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不斷補充和完善,採用員工電子簽到,實現對人員有效管理。

由公司統一編制分配,為公司在崗員工每人設定唯一固定工號,登錄時輸入工號和初始密碼驗證後即可完成簽到,操作簡單方便。生產一線員工應在公司規定的區域範圍、時間節點完成簽到,方可被系統認定為有效在崗簽到。項目部在駐地建設的同時,遠程網絡監控系統同步跟進,在平臺管理端實現項目部視頻點名。

注重過程精細管理

工程建設的主要物資材料全部納入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對物料管理有監控。使用地磅稱重計量的物料,在進出公司存放場所時,地磅入口設立電子抓拍設備,對物料稱重過程進行監控管理,同時系統電子磅單與現場電子磅單數據同步,實現遠程打印磅單。

運往施工現場臨時存放的物料,運送至施工現場使用時,同時使用手機APP填寫相應項目、工區、單位、數量等信息,並上傳施工現場存放位置、運輸車輛、簽收票據等照片。

加註燃油時,使用數顯計量加油,同時向信息平臺上傳被加註設備照片,加註作業現場全景照片,加註前、後數顯計量數字照片等。

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將所有在建項目一律納入系統管理,實現了過程管理留痕跡。施工過程中由指定的現場管理員,使用手機APP填寫項目名稱、工程類型、工區、工程量等具體施工信息並上傳現場施工圖片,清晰顯示出作業內容、樁號、位置、幾何尺寸等信息。施工場所無網絡信號時,所傳輸的數據信息可自動緩存到手機,當有網絡時自動同步至信息管理系統。所有上傳的施工信息,最終形成電子施工日誌,圖文並茂,詳細記錄當天施工內容,調閱方便。

工程建設過程中機械設備的管理同樣需要精細化管理,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將所有機械設備納入系統管理,從而實現設備運行有軌跡。對所有機械設備安裝GPS衛星定位系統,系統後臺詳細記錄設備運轉時間和運行軌跡。運轉時間,體現設備是否出工,“幹了多久”;運行軌跡,體現設備是否出力,“幹了幾遍”。

通過運用信息化系統來管理機械設備,有效保證機械設備既出工又出力,對提高生產效率、保證工程質量、加快施工進度具有重要意義,有效控制經營成本,提高企業效益。

強化安全痕跡化管理

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設置安全技術管理模塊,做到有生產就有安全監督管理,實現了安全生產痕跡化管理。

在安全管理方面,公司組織安全生產管理部門、項目部及施工班組,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以圖片配文字的形式,詳細記錄工程項目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採取的管理措施和方法等信息。施工項目在安全生產人員配備、安全教育培訓、安全投入、安全例會、安全隱患排查、安全標示標誌牌設置等方面,通過手機APP以圖片和文字形式上傳至系統。系統後臺調取電子檔案,實時監督在建項目安全生產技術交底、隱患排查、整改措施等是否到位。

通過運用信息化系統管理安全生產,有效防止傷亡事故和設備事故危害,保護企業財產不受損失,保證生產建設的正常運行,有助於改進企業管理,全面推進企業各方面工作的進步,促進經濟效益的提高。

 落實環保實時管理

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對在建工程環保工作進行實時管理。

在項目施工現場,由指定的安全環保管理員,使用手機APP填寫部門、施工單元、類別、內容、樁號等信息並上傳現場照片,對施工過程中採取的各項環保措施進行實時上報,確保工程環保措施落實到位。在施工現場安裝揚塵在線雲檢測管理系統,信息化數據中心通過查看現場的PM2.5、PM10、PM100、溼度等環保數據,對施工現場進行實時監控管理,以確保施工過程中各項環保指標達到要求,保證環保工作行之有效。

重視質量跟蹤管理

幹線公路建設,質量是關鍵。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對工程建設所用的原材料以及在建工程施工過程進行質量跟蹤管理,使工程質量進一步提高。

施工前期,公司對原材料進行試驗,保證不合格的原材料杜絕進場;施工過程中,對各個施工環節及工序的內在質量和外觀幾何尺寸進行跟蹤檢測,確保工程質量達標。試驗、檢測內容,通過手機APP填寫具體類別、項目,並拍攝照片上傳至信息化管理系統,試驗、檢測結果在數據中心形成電子日誌,做到有據可查,保證工程質量有源可溯。

通過運用信息化系統管理施工質量,能夠有效控制原材料以及施工過程各道工序的質量,對於提高整體施工的工程質量有重要意義。對瀝青混凝土生產進行遠程監控管理,使瀝青混凝土質量進一步提高。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通過對內鄉縣公路管理局的創新試點,南陽市公路管理局站在新起點,實現新跨越,下一步將持續推進科學管理,強化精細管理,牢牢把握推進幹線公路高質量發展這條主線,進一步提升全市現有幹線公路的通行能力及綜合服務水平,打造南陽豫鄂陝區域性交通樞紐城市。未來,南陽公路事業必將匯聚八方力量,以海的氣勢,揚帆萬里,磅礴遠航!(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啟朝 韓斌 通訊員 王金奇 蘇龍沛 本版供圖 蘇龍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