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房事:放手,才能讓失控變可控

最近,一直讓全國人民不省心的房子問題又一次站上了頭條。這次的主角不是房價,而是房租。北京又雙叒叕成了出頭鳥。北京房租暴漲讓媒體刷了屏,也讓北京乃至全國人民操碎了心。據中國房價行情網數據顯示,北京7月房租較2017年同期漲幅達到21.89%。這是一個嚇人的數據!

中國房事:放手,才能讓失控變可控

北京今年7月房租較2017年同期漲幅達到21.89%

造成事件爆發的還有另一個推手,我愛我家的副總裁胡耀輝。這貨由於亂說話被圈裡人驅逐,憤而轉向媒體大吐苦水、口水和髒水。這也讓北京房租暴漲問題二次發酵,更長時間霸屏。

一、“黑中介”不該背黑鍋

在輿論的巨大壓力下,北京市政府依然延續了一貫的簡單粗暴:壓制。市住建委、房地產中介協會等相繼出面,約談自如、相寓、蛋殼公寓等10家租賃企業,逼他們承諾“三不得”,還要儘快拿出手中12萬套存量房投向市場。

看完讓人心塞啊。其實大家只要稍微看看數據就不難得出結論,自如和相寓們這是在背鍋啊。

首先,北京房租上漲是近五年來的常態,且漲幅始終保持在10%以上。其次,今年的租賃市場不是北京獨漲,而是全國普漲,其中成都、深圳、重慶等遠超北京,北京勉強進入前十。第三,長租公寓項目屬於資金密集型的高風險領域,靠抬高租金做二房東沒有太多黑心錢可賺,也不太受資本市場待見。這不,就在幾天前,做長租公寓的杭州鼎家科技就資金鍊斷裂,爆倉跑路了,節操掉了一地。

中國房事:放手,才能讓失控變可控

2018全國房價普漲,北京只排在第十位

綜上所述,本輪房租暴漲不能簡單的歸咎於幾個黑心中介作亂(他們沒那麼大能量)。如果僅僅是把它們揪出來,一頓猛批,再踏上一萬隻腳,然後是民眾狂歡,這根本是揚湯止沸,於事無補。如果看不到背後的高房價、高利率、QE和連年飆升的CPI,只做表面文章,指望著房租下降,除非業主都是活雷鋒。

二、“剛需”是個偽命題

但不管怎樣,此事件被很快壓制和“解決”,又儼然是一次“剛需的勝利”!

剛需,即住房(自購或租賃)的剛性需求者,他們被描述成一群熱愛大都市但卻被都市拋棄的人。但愚以為“剛需”其實是一個偽命題。在經濟學領域,需求只有兩種:有效需求(有需求、有購買力)和無效需求(有需求、無購買力),“剛性需求”這樣的定義,實在不知所云。

中國房事:放手,才能讓失控變可控

世界上本沒有剛需,說的人多了,大家也就信了

按照經濟模型,需求是呈曲線的,隨著價格的波動而波動,價格低需求就多,價格升高需求就變少。如果真有剛需,它的需求曲線應該是垂直的,也就是說它完全不受(或極少受)價格影響。

但房子真心不是。房價和租金稍有變動,它的需求曲線就讓全國人民跟著揪心,它怎麼可能是“剛需”呢?按照經濟學界的定論,連水、電、食鹽、藥品都不能算是剛需的情況下,房子跟剛需之間還隔著若干個公交線路、幼兒園和菜市場呢!

所以我說,世界上本沒有“剛需”,說的人多了,大家也就信了!

三、自由博弈才能動態平衡

住房沒有剛需。有效需求者和供給者在市場中自由博弈,最終達到動態的平衡,這本是亞當斯密們最希望看到的美好藍圖,而我們的民眾和政府為什麼就懼之若猛虎、非要把博弈的一方(或雙方)關進籠子裡呢?

根據經濟學第二定律,人們對於市場變化的應對能力是很強的。北京的房價和租金高企,短期內或許會有一批人憤怒、抱怨或者離開,會有陣痛,但這只是暫時的。不要懷疑中國人民的應變智商和能力。用不了多久,整個社會就會適應高房價和高房租,並相應地衍生出更多的行業和就業機會。

經濟學第一定律也告訴我們,如果房租高到一定程度,需求就會變成供給。原來手裡有房可租可不租的多套房業主拿出來租了、一批居住要求不高的業主也有可能把自住的房子拿出來租了(自己回老家或者去租別的更便宜的房子以獲取差價)、各種類型各種產權的建築會被以各種名目改造成適宜居住的房子上市租賃……如此一來,房子變多了、居住方式變通了、解決方案多元了,租金問題還是問題嗎?

但現在,迫於媒體輿論和所謂剛需的壓力,我們的政府為表勤政,來不及深入實地調查,僅憑几路媒體大神的鼓譟,就立刻動用了行政干預這把雙刃劍,快刀斬亂麻,一禁了之。這難道不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懶政和不作為嗎?

四、放棄管制,順勢而為

愚之見,解決北京乃至全國的住房問題,政府其實只需一招,就是兩千多年前的莊子和兩百多年前的亞當斯密所提倡的:無為!無為,無不為也,依靠一隻無形之手,順應市場,順勢而為!

中國房事:放手,才能讓失控變可控

依靠無形之手,順應市場,順勢而為

缺房就建(中國最不缺的就是土地,住宅用地少只是政策問題)、稅高就減,保證充足的房源和貨幣供應,明確產品屬性和產權歸屬,取消所有限售限購政策,鼓勵新建和流轉,降低或取消流轉成本,適量加收(可動態調整)房產稅……這樣做的結果是:

1、市場上的房源供給充足,流轉便捷無成本,房價和租金趨於合理,家家有房住,人人安居樂業;

2、房產稅作為“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好的鵝叫”的稅收方案是優於契稅+流轉稅的。因為它首先保證了居民有房住和所有權,然後把他們變成長期穩定的更優質稅源,一箭雙鵰。

3、土地出讓、建築建材、裝修傢俱,以及下游全產業鏈的聯動,在我國目前出口拉動疲軟的大背景下,形成動量巨大的可持續的內需拉動,將會給中國經濟注入極大活力。中國多年的發展證明,房地產作為經濟的重要一極是有巨大拉動力的!

4、合理的房價也讓特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的進入具備一定門檻,讓不適宜的行業和人群逐步分流,讓城市和城市之間、城市和鄉村之間形成動態平衡。這不正是我們的政府整天喊著要解決、要實現的完美方案嗎?

中國房事:放手,才能讓失控變可控

房地產作為經濟的重要一極,是有巨大拉動力的!

我相信我們的政府是英明和睿智的,站的比我輩更高、看的更遠。但不知為什麼,一個原本簡單的局面被攪成了亂局。政府成了四處巡查的救火車;或者庸醫,頭疼醫頭腳疼醫腳;或者更像是一場打地鼠遊戲,哪兒冒頭就打哪兒,打來打去,問題沒徹底解決,只留下各種段子和遊戲一場。

五、包容,而不受制於媒體

有時候我想,這會不會是一場媒體的騙局?是媒體的力量煽動和放大了民意、進而綁架了政府,讓更在意民意的政府(譬如歐美國家、也包括近年來的中國政府)不得不違背經濟規律,做很多蠢事。想想很多歐洲政府舉全國之力而上演的鬧劇(如全民發錢、獨立公投、同性戀立法等),以及在商場摸爬滾打了一輩子、特立獨行的特朗普和美國主流媒體水火不容的關係就知道,這一定不是特例。

中國房事:放手,才能讓失控變可控

媒體裹挾民意,在一定程度上綁架了政府

近些年來,隨著自媒體的普及和力量的強大,原先強勢的傳統媒體變得越來越式微。為了刷存在感,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經常揪住一些無關緊要的小問題上綱上線,煽風點火,搶佔道德制高點,呼風喚雨,製造社會熱點,把小事情炒上天才有滿足感。

所以,我固執地認為:一個理性的、有擔當的政府,一定要和媒體保持適當的距離,才有可能做大事兒、做正確的事兒、做有價值的事兒。我知道,次觀點定會招致主流媒體撻伐甚至謾罵。但,我堅持認為,它是對的!

六、結語

放手,才能讓失控變可控。

——中國的房事如此。

——中國的經濟如此。

——中國的很多事情亦如此!

中國房事:放手,才能讓失控變可控

放手,才能讓失控變可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