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爆炸之後的城市,百年寸草不生,長崎,廣島,這樣也行?

科技是人類進步的重要推手,助推了人類向前發展。然而科技也使得人們更加恐懼,因為科技也使得武器裝備的殺傷力有增無減。比如說核武器,就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其毀傷力不斷得到增加。

核爆炸之後的城市,百年寸草不生,長崎,廣島,這樣也行?

對於人類來說,核武器一直是人類的一大夢魘,許多人都懼怕它的威力,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對於核武器的恐懼更是有增無減。畢竟在人類歷史上,就曾有兩座城市遭遇過核打擊,日本的長崎和廣島。

核爆炸之後的城市,百年寸草不生,長崎,廣島,這樣也行?

核爆炸之後的城市,百年寸草不生,長崎,廣島,這樣也行?

不過,對於這兩座城市來說,如果各位有幸可以遊覽到這兩座城市,不通過城市中的紀念碑,根本無法得知兩座城市居然還遭遇過核打擊。可以說,戰後的這兩座城市,散發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氣氛。那麼,為什麼這兩座城市遭遇核爆炸之後,還能夠在未來這麼欣欣向榮的發展呢?

負隅頑抗終遭打擊

核爆炸之後的城市,百年寸草不生,長崎,廣島,這樣也行?

二戰末期,德國投降後,還處於戰爭狀態的軸心國就剩下亞洲的日本了。我們都知道,當時被軍國主義思想洗腦,日本全國上下都瀰漫著戰爭的氣氛。面對不斷取得勝利的美軍,日軍當時既害怕又生氣,於是採取了各種極端的方式抵抗美軍的入侵,比如組織神風敢死隊對美國軍艦進行撞擊。

核爆炸之後的城市,百年寸草不生,長崎,廣島,這樣也行?

與此同時,日本還在國內積極準備最後的戰爭手段,比如“本土決戰”、“十億玉碎”之類的極端準備。當然,日軍的瘋狂還是讓美軍吃了不少苦頭,有鑑於這種情況,英美軍隊放棄了大規模登陸日本本土對日進行最後決戰的想法,打算使用其他手段進行。

最後,美國想到了已經研製成功、還未投入使用的“曼哈頓計劃”成果——核武器。在1945年的夏天,美國總統杜魯門簽發對日本使用原子彈的命令。

核爆炸之後的城市,百年寸草不生,長崎,廣島,這樣也行?

在原子彈的爆炸後,廣島和長崎變成了一片廢墟,城市中的房屋變成一片焦土,大量平民遭遇核輻射帶來的疾病困擾,這樣的情況嚇壞了東京大本營,他們經過商議,終於在8月15日公佈了《終戰詔書》,向世界宣告日本向盟國無條件投降的決定,日本終於投降。

核爆炸之後的城市,百年寸草不生,長崎,廣島,這樣也行?

核爆之後,後果嚴重

在核爆炸之後,美國和日本不約而同的向全日本宣告,希望日本平民遠離這兩座城市,因為爆炸帶來的影響實在是過於巨大,日本國內更是陷入了巨大的恐慌和混亂。

核爆炸之後的城市,百年寸草不生,長崎,廣島,這樣也行?

根據數據統計,原子彈爆炸帶來的威力,使得在原子彈爆炸的半公里內,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瞬間化為一塊塊木炭。在他們燒焦的屍體內,內臟器官已經蒸發。3毫秒後,空中爆發了一個300碼寬的巨大火球,將周圍的空氣燃燒起來,將四周的一切生命液化掉了。緊接著是威力相當於20000噸TNT炸藥的爆炸,洶湧而來的蘑菇雲升到5萬多英尺的空中席捲了爆心地的灰塵、泥土以及那些被殺死人的屍體所液化成的氣體。

核爆炸之後的城市,百年寸草不生,長崎,廣島,這樣也行?

核爆炸之後的城市,百年寸草不生,長崎,廣島,這樣也行?

可以說,原子彈的爆炸,給當地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威力十分可怕。

事實證明,美國和日本政府的提醒還是對的,根據戰後的統計數據顯示,原子彈爆炸地的白血病發病率明顯高於其他地區,可見日本政府的提醒是十分及時和有效的。然而問題又來了,有數據顯示,原子彈爆炸後百年不能住人,為什麼發生廣島、長崎的原子彈爆炸還未過100年,這兩個城市又重新回到了以前生機勃勃的景象呢?

核爆炸之後的城市,百年寸草不生,長崎,廣島,這樣也行?

重煥生機,原因為何?

實際上,雖然原子彈給日本造成了巨大的傷害,但是,原子彈爆炸產生的威力,包括我們看到所有的數據,都是理論數據。而且,美國投放的兩顆原子彈,爆炸地點都在空中,威力有所減小。而作為美國的試驗品,實際上兩顆原子彈相較於現今的核導彈,威力只是小巫見大巫罷了。

核爆炸之後的城市,百年寸草不生,長崎,廣島,這樣也行?

與此同時,日本作為一個沿海的島國,離海比較近,海風很容易就將原子彈爆炸帶來的汙染物帶走,這也給重建帶來了契機。

誠然,如今日本已經成為亞洲數一數二的經濟體,綜合國力早已經恢復,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忘記戰爭帶來的創痛,只有珍愛和平,才能遠離戰爭,希望中日想過熱愛和平的人士都能為新世界的和平作出自己的努力。

核爆炸之後的城市,百年寸草不生,長崎,廣島,這樣也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