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類聚,人以羣分

榜樣對一個人品格的培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們只要以成功者的範例作為我們的榜樣,運用在生活中,就可以擁有殷實又富有的人生。

生活在我們周圍的其他人的品格、生活方式、習慣和他們對事物的看法都有意無意地在影響我們。有時,我們自己深受其影響而不自覺。好的行為規則無疑地對我們的生活具有指導作用,而好的榜樣發揮的作用則更大。榜樣的行動是一種活生生的現身說法的教育,這種教育最豐富、最生動、最富有感染力。榜樣本身就昭示我們應該怎樣去做、不應該怎樣做。一個壞的典型能在頃刻之間摧毀一座美麗的道德宮殿。環境決定人,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之中就會產生什麼樣的人。

對於年輕人來說,品格正在形成之中,慎重擇友就顯得十分重要。年輕人極易吸收、消化他人的思想、愛好,極易模仿別人的行為,與他人產生思想上的共鳴。朋友之中,只要一個染上了壞的習慣,有了不良嗜好,其他人往往仿而效之,許多人就這樣不知不覺地染上惡習,日久漸長,竟至無法改掉,這就是交友不慎所致。牛津大學的葉格衛斯先生堅定地認為,年輕的朋友們在一起,極易形成一致意見,因為每一個人都易被對方所同化,因而大夥兒易趨於一致。經常相聚的人,連講話的腔調都十分近似。我們看一個人只須看他有些什麼樣的朋友就行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選擇一個好的朋友可能會成就自己的一生;選擇一個壞的夥伴,足以把自己毀掉。

所以說,年輕的朋友們,你們一定要記住這一點,你寧可獨自一人,沒有朋友,而千萬不可與那些庸俗卑劣的人為伍。你的朋友最好是那些品格高尚的人、具有崇高精神的人。他們應該與你一樣,當然他比你更好,那是求之不得的朋友。

年輕人應該有遠大的抱負,有志同道合的追求上進的朋友,對朋友的要求高也就是對自己的要求高。歷來多少英雄豪傑視擇友為大事。牛津大學較早時期的名人弗蘭西斯•霍勒平生喜歡與一些德行高潔、才學過人的人交朋友,在與這些朋友的高談闊論中他獲益良多。他曾感慨地說:“我敢斷言,我從我的朋友們那裡學到的為人處世的學問、所得到的知識財富遠比我從書本上尋章摘句得到的多。一位正直而富有才學的朋友就是一座聖潔的圖書館,只要你是他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你就隨時可以進入到這座聖潔的圖書館中。”

洛德•舍爾貝恩在年輕的時候曾專程去拜訪過令人尊敬的馬爾斯貝恩先生。此次拜訪給洛德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他寫道:“我曾走遍天下,拜訪四方名人,但沒有任何人給我以震撼感。及至我有幸拜見了馬爾斯貝恩先生之時,我的心陡然一顫,他像一位世外高人,在無聲之中淨化著我的靈魂,給人一種萬物無所欲、飄飄欲仙之感。至高至潔至聖之人,他必定具有非凡的感化人心的力量,這種力量絕非平常人所能有。”

正如在鮮花盛開的花叢中走過後,身上必然留下陣陣芳香一樣,與德行高雅的朋友們久處,自己的言行舉止也會高雅起來。凡是熟悉約翰•斯特林的人都發自內心地說,在與斯特林的個人交往中,斯特林給他們以種種有益的影響。許多人由衷地說道:“正是在斯特林先生的感悟和影響之下,我們才迷途知返,終成正果。”還有許多人說:“正是斯特林先生使我們明白我們是什麼,我們應該幹些什麼。”特契先生在談及斯特林先生時曾說過:“凡是與斯特林先生交往過的人,沒有不被他那崇高的品德所感動的。你只要與他生活在一起。你的靈魂就會得到淨化,你的精神就會變得崇高。每當我離開他時,我總感到我超脫了塵世許多元謂的煩惱,一種崇高的精神激勵我向上追求。”

崇高的品德、高尚的情操總會給人以鼓舞、以心靈的震撼。正如日月精華之氣滋生萬物一樣,崇高的精神滋潤著人的心靈。選擇與高尚的人為伍,你也會逐漸提升自我的人生品味。

那麼,你該跟誰交往呢?跟那些成功人士、那些已經功成名就或者正朝這個方向前進的人交往。

在生活中,要尋找那些熱情的人、樂觀的人、認為杯子半滿而不是半空的人,那些“生命給了他一顆檸檬,他就能夠作出一杯檸檬水”的人,那些工作勤奮的人,那些努力達到攀登頂峰路上每一個目標的人。

你需要那些奮發向上的同伴,那些具有積極心態、追求成功的人,那些自信的、自我管理、自我救助的人,那些願意將所知傳授給別人的人——包括教師、教練、主管、同事、家庭成員中的長者和智者、訓練員和領袖。所有這些人能夠,通常也都樂意,使你攀登頂峰的路途更為平坦。他們本身就是成功的人。

為了與那些能夠給你最大幫助的人交往,可參考以下幾點經驗:

1.應儘可能結交優於自己的人,並朝這一目標而努力

結交卓越的人士,便能見賢思齊;反之,若結交程度遠遜於自己的朋友,自己難免同流合汙。當然,這裡所謂的“卓越的人士”,並非是指家世顯赫、地位超絕的人,而是指有內涵、讓世人所稱道的人物。

“卓越的人士”大體上可區分為以下兩大類型:一為立身於社會主導地位的人們;其次則是指那些有著特殊才華的人們,例如長袖善舞,對社會有著傑出的貢獻、才能特出,或是學識淵博的學者、才華洋溢的藝術家等。這種傑出絕非憑一個人的喜好所界定,而須經由社會上的認同方可獲得。當然,其間或許有些例外。總之,希望你能結識這些人才。

至於怎樣與這些人結交,沒有成形的辦法,也許是毛遂自薦,或是經由知名人士的大力引薦;當然,也可以加入群英聚會的團體裡去尋覓朋友。居於其間,仔細去觀察擁有不同人格、不同道德觀的人們,不僅是一件賞心悅目的樂事,更對你有所助益。

2.保持判斷力,不可不顧一切地全身心投入

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渴望能和才華橫溢的人物成為知交;總認為假使自己也小有才氣,那更是如魚得水。即使達不到此一目的,也能滿足自己與其共榮的心理。然而,即使是和這些才氣縱橫、魅力十足的人物交往,也不可不顧一切地全身心投入。不喪失判斷力,才是最適當的交往方法。

3.別親近讚揚缺點的人們

最叫人頭痛的問題,莫過於虛榮心的作祟。由於虛榮心的矇蔽,人類往往挺而走險、作奸犯科。因此,無論從何種角度來看,結交程度不如自己的朋友,便是虛榮心作祟的一種表現。人們總希望自己能獨佔鱉頭於群體之中,冀盼能獲得同僚的稱許、朋友的尊敬、領導的青睞。

為了求取這種名實不副的讚揚,他們甚至不惜與不如自己的人們結交。這樣將導致什麼樣的結果呢?不久你遭夥伴同化,使自己變得與他們層次相當!

為了與那些能夠給你最大幫助的人交往,以上幾點原則是不可不瞭解、不遵守的。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