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nterpoint:中國手機市上半年3家增長,榮耀手機比小米多一倍

8月23日,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公佈了2018年上半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報告。

該報告顯示,在國內智能手機的整體銷量同比下滑10%的情況下,榮耀手機逆勢猛增32%,增速位列國內第一,近小米的2倍。

Counterpoint:中國手機市上半年3家增長,榮耀手機比小米多一倍

榮耀手機和小米的競爭已經結束

在國內銷量整體低迷之下,僅有3個品牌實現了銷量同比增長:榮耀手機、小米和華為手機。其中,榮耀手機增長32%,小米增長18%。同為互聯網手機品牌,榮耀手機的增長率比小米多了將近一倍,這充分證明了榮耀手機的產品競爭力日益增強,遠超小米。

曾經,榮耀手機和小米一直被外界看作“一生之敵”。不過,榮耀手機總裁趙明在2018年7月底霸氣宣稱“榮耀手機和小米的競爭結束了。在互聯網手機品牌中,2017年一季度之後,我們一直處於銷量第一。這一階段的競爭已經成為過去時。”

Counterpoint:中國手機市上半年3家增長,榮耀手機比小米多一倍

賽諾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榮耀手機在中國銷量為2605萬臺,銷售額378億元,遠遠超過小米的2463萬臺、322億元。

不僅如此,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財務支出嚴重虧損。在小米手機最新公佈的財務報告顯示,小米集團2018年二季度行政支出高達104.57億元,較上年同期的2.29億元激增45倍。高額的行政費用直接導致了小米的經營利潤由上年度同期的盈利轉為虧損。

從這次Counterpoint給出的增長數據和小米集團財務支出來看,榮耀手機的確已經拉開小米不止一個身位。榮耀手機國內穩固的市場地位,已經不再把小米作為同一個級別的競爭對手。

技術與渠道的全面壓制

從技術方面來說,小米曾經依靠價格戰搶佔市場,現在看來確是透支未來之舉。如今正在自食其果,消費者對其高端旗艦機的興趣正在逐漸降低。此外,小米持續給自己貼上“性價比”的標籤。嚴格來說,好的性價比對消費者是有好處的。但是問題在於,小米在控制產品成本的時候,沒有對品質進行有效把控,從紅米系列到旗艦產品,幾乎每代產品都會曝出大面積質量問題。因此,小米已經被貼上“低價低質”的標籤。

而榮耀手機則堅守產品為本,用品質為品牌代言。榮耀手機在今年推出了多項領先的技術,如GPU/CPU Turbo、THE NINE液冷散熱等科技創新層出不窮。Counterpoint數據分析說“高質量產品、出色的設計、領先的技術、競爭力的價格及完善的渠道保證了榮耀品牌的迅速增長”。

榮耀手機在用“很嚇人的技術”保持對小米的壓制的同時,渠道優勢也愈發明顯。榮耀手機以“輕資產”模式打造線下渠道。截至2018年6月底,榮耀線下體驗店累計建成666家,同比增長260%;建成榮耀專區專櫃8000家,同比增長200%;榮耀線下合作伙伴門店也已經突破萬家。小米之家線下門店開到了300多家,但是對比榮耀手機,顯然還是落了下風。

據GfK數據,榮耀手機上半年海外銷量同比增長150%,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所以,榮耀手機把目光放到了廣闊的海外市場,提出了要實現全球三年前五的戰略目標。如今看來,榮耀手機一直堅持創新與品質的發展戰略確實是明智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