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藝、何政軍攜手演繹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劇《姥姥的餃子館》

由陳小藝、何政軍主演的改革開放40週年獻禮劇《姥姥的餃子館》將於10月初登陸一套黃金檔首播。

陳小藝、何政軍攜手演繹改革開放40週年獻禮劇《姥姥的餃子館》

《姥姥的餃子館》是世紀長龍影視有限公司出品的家庭倫理劇,由王曉明執導,陳小藝、何政軍、劉超、魏小軍、劉浩聞、閆巍、梁霆煒、高文峰、徐藝方、方貽萱等出演。入選廣電總局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首批推薦劇目名單的《姥姥的餃子館》,以改革開放四十年為時間脈絡,該劇講述了薑桂芳為了一家老小穿衣吃飯,帶領兒女利用手藝開起餃子館謀求幸福生活的故事。

陳小藝、何政軍攜手演繹改革開放40週年獻禮劇《姥姥的餃子館》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也適逢中國電視劇60週年。時代奔騰,電視劇六十載,從《渴望》到《媳婦的美好時代》,從《老農民》到《生逢燦爛的日子》,從《編輯部的故事》到《歡樂頌》等,這些立足百姓日常,觀照不同時期百姓精神追求變化的劇作,不斷開拓著現實主義的創作空間。

陳小藝、何政軍攜手演繹改革開放40週年獻禮劇《姥姥的餃子館》

尤其近年,現實主義創作漸成主流,形成立足不同時空背景、不同類型題材的探索實踐。入選廣電總局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首批推薦劇目名單的《姥姥的餃子館》是一個新近案例,該劇由世紀長龍影視公司出品,王曉明執導,以改革開放四十年為時間脈絡,通過講述主人公薑桂芳開創餃子館的故事,勾勒出時代側影下“中國家庭”的動態樣貌。

陳小藝、何政軍攜手演繹改革開放40週年獻禮劇《姥姥的餃子館》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北車站國營餃子館面臨著改革,廚師薑桂芳下崗。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她開了一間小小的餃子館。六張半桌子,裱在相框裡的獎狀掛滿了一整面牆,她給小館取名為“姥姥的餃子館”。一家三代人的悲歡離合,四十載的時代記憶在這裡展開。

如何通過一張小餐桌回顧、描摹時代變遷?

最重要的是“寫實”。《姥姥的餃子館》以小見大,薑桂芳一家人的故事,大事小情裡折射出的是千萬普通中國家庭的故事,現實投映之下,觀眾對發生在劇中人物周圍實實在在的社會變遷當能感同身受。

陳小藝、何政軍攜手演繹改革開放40週年獻禮劇《姥姥的餃子館》

在《姥姥的餃子館》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徵。善良淳樸的大女兒、強勢果決的二女兒、反叛獨立的小女兒還有重情重義的李傳玉……他們有著各自的迷茫和堅持,也因此擁有不同的人生軌跡。鮮明的人物形象源於對現實生活的合理刻畫,這些真實的人物形象構成了劇的現實底色。背景道具上,小到四合院裡的石板桌、老舊的電視機、黑白相片、貼著瓷板的大鍋灶臺,大到人物整體的穿衣風格、刷在街道牆上的紅色大字,都營造出濃濃的時代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