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被認爲是「最窮」的三個縣,不在普洱,也不在大理

導讀:雲南被認為是“最窮”的三個縣,不在普洱,也不在大理。

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週年,在過去的40年裡,全國各地的面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經濟發展也是風生水起。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到處都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曾經夢想的小康社會 ,現在已經變成現實。回想當年的日子,從剛開始的吃不飽穿不暖,到現在衣食無憂的高品質生活,這個鮮明的對比讓我們感受到了發展的重要性,然而一些地方的經濟發展因為客觀原因,相比之下稍顯落後,很多網友認為雲南這幾個縣最窮,一起來了解一些。

其中第一個地方就是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金平縣是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轄的一個自治縣,位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南部,因為地處雲南邊陲山區,所以發展一直很滯後。該縣總面積3677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35.62萬人,縣生產總值(GDP)約為234501萬元。金平縣分佈著:苗族、瑤族、傣族、哈尼族、彝族、漢族、壯族、拉祜族、布朗族等9個民族。這裡被譽為是“草果之鄉”,是國內草果種植面積最大的縣,現有草果面積6.8萬畝。

雲南被認為是“最窮”的三個縣,不在普洱,也不在大理

第二個地方就是巧家縣。為雲南邵通下轄縣,位於雲南省東北部、昭通市西南部,西與四川省隔金沙江相望,地處滇川兩省腹心地帶,面積3245平方公里,全縣總人口約為612354人,全縣實現生產總值56.1億元,從生產總值來看就顯得非常滯後了 ,巧家縣是雲南省地形最為複雜的縣城之一,主要以山地為主,這也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縣工業基礎相對薄弱,處於起步階段。

雲南被認為是“最窮”的三個縣,不在普洱,也不在大理

第三個地方就是鎮雄縣。鎮雄縣為邵通下轄縣,位於雲南省東北,雲貴川三省結合部,從地理位置來看,還是很有優勢的,該縣總面積3696平方公里,人口1526647人,也是雲南第一人口大縣,鎮雄縣年生產總值約為96.4億元,從數據來看,還是很落後的,雖然人口很多,但很多勞動力都選擇在外務工,很大程度影響了經濟發展。鎮雄縣自然資源較為豐富,其中,煤炭和硫鐵礦分佈很廣,佔全省儲量的28.01%。

雲南被認為是“最窮”的三個縣,不在普洱,也不在大理

對於網友的看法,小夥伴們什麼不同的意見呢?(本文只代表個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